【三秦文学】吴风平:【平安宫旧事】(散文)

点击蓝字关注👉三秦文学

三秦文学微刊ID:sanqinwenxue
不忘初心   梦在三秦

平安宫旧事

文/吴风平

平安宫是最近20年的新名字,是为了迎合旅游的需要而改的,它的原名叫平安寨,当地30岁以上的人都知道。
平安宫,位于陕西省平利县老县镇马鞍山村西边的凤凰山与金盆山交汇处的山峰顶上,西北边归汉滨区管辖,东南面归平利县管辖,是个一脚踏两县的地方。平安宫地势险要,西边是笔直悬崖,深达数百米,南边是一条山峰,仅有一条只能一个人通行的小路,东北边都是陡坡,并且有高达3米用石头砌的一道厚厚的石墙,现在为了方便游客观光,东边修筑了一条长约60米的水泥台阶路,是个典型的易守难攻的地方。
平安宫历史悠久,始建于汉光武帝年间。原来建筑是四合院式,虽然面积不大,约800平方米,但风格古朴典雅,历代都有大德道士主持,名声不亚于武当山,原因据传说古西城县(注:原安康县,现汉滨区)贫民姚琦、马武在此占山为王,除暴安良,杀富济贫,威镇一方。一日,姚琦、马武二人做了一个相同的梦,梦中骊山圣母对他们二人说近日将有一位逃难的皇帝,因被人追杀,会到山前求救,只要救下皇帝,就是大功一件,功德无量,梦醒后二人一说,感到纳闷,哪有两个人同作一个梦的呀?忽一日,只见一人衣冠不整,满头大汗,带着几十个随从,急匆慌张的来到山门前求救,姚马二人一看,来人虽然狼狈不堪,但长相威武,气质不凡,便想到了前几天做的梦,莫非眼前这位被追杀的人就是梦中所说的逃难皇帝?不管怎样先救人要紧,于是就把眼前这位逃难的人放了进来,待追兵来到山前,姚马二人率领将士奋力抗击,将追杀刘秀(汉光武帝)的叛军击退并逃走。因姚琦、马武奋勇救驾,解了刘秀之困。后来,二人又受骊山圣母点化,采取“明攻牛蹄岭,暗袭金州城(即安康城)”之计,一举夺取西城县(现安康市),姚马二将乘胜追击,终将叛乱平息。刘秀感念二人救驾有功,便封姚马为将军,二人成为一代名将。为感念骊山圣母点化之恩,就在原来的山寨处建造了庙宇,因这里恰巧位于平利与安康交界处,于是就两个县各取一个字,才有了平安寨这个名,其意平安平安,保一方平安,寄托了人们追求幸福安康的美好心愿。
平安宫是平利县近代最早恢复宗教活动的场所之一,每年的二月二、九月九、每月初一、十五,游人如织,香火十分旺盛,不仅当地信男善女前往朝拜,经常有河南、四川、湖北、重庆、广西、山东等外省香客慕名朝拜。
平安宫正殿里面供奉的首位神仙便是骊山圣母,此外还供有送子观音、地母、药王、袁仙姑等诸神塑像。值得一提的是袁仙姑,她有一个神奇传说——清光绪年间,袁仙姑出生于距平安宫仅两里多路的广沟村,因家境贫寒,被人收为童养媳。小姑娘聪明贤慧,从小便跟着公爹学医,为人治病,深受乡邻爱戴。因受婆婆的虐待,加上病魔,14岁便离开人世。她死后,被骊山圣母点化成仙,且不仅在当地显灵,还在很多地方显灵,因此问病求医者络绎不绝,且十分灵验。后来为了方便信众求医朝拜,就把袁仙姑的法身请到了平安宫供奉,这就是在大殿显著位置供奉袁仙姑的原因。
民国早期,平安宫来了一伙湖北的土匪,凶恶彪悍,赶走了庙里的道士,专门抢劫富裕人家,方圆百里的富裕户都遭受其害,当时平安宫山脚下有一吴姓大户,世代行医,也置有数万亩田地,名声远播,却没有被土匪抢劫。原来,平安宫下面住着一家吴家的陈姓佃户,每天给土匪做饭,见土匪只抢有钱的富户人家,就给土匪头目说,最好是不要抢吴家这户,土匪问及原因,陈姓佃户说:我租种吴家土地已经三年没有交过租子,因天干或雨灾,收成不好,吴家从来没有来要过租子,加上吴家世代行医,治病救人,救死扶伤,处处以德服人,是个好人,希望不要抢他们。土匪一听,认为有理,改日专门去了吴家,实地了解,果然是个慈善人家,于是就没有抢,而陈家坡、汪家院、罗家坡等等有钱大户没有一家逃过被抢之祸。从此后,安平两县就传开了锅,说土匪只抢别人,不抢吴家的故事由此而来。
平安宫老庙被毁于文革,现在的庙宇是八十年代初由当地信奉宗教的信士筹资新建的,经过几十年的不断修复,已经初具规模,虽然庙不大,但是因为历史悠久,加上神仙显灵,名声远播,香火经久不衰。
为了方便游客到平安宫旅游,政府修建了一条公路,汽车可以直接开到山门下,再也不用走十里山路了,当然,也有心诚的人步行上山的。为增加景点,在平安宫正殿东北边约80米的一个凤凰山顶上新修建了一座望风亭,站在亭上,不仅可以看到整个山下美景,更能感受到一种飘飘如仙的感觉,凉风让你陶醉,特别是在春天,满山桃李和七里香的花香,加上鸟儿的欢快叫声,让你流连忘返。在平安宫的南边80米山梁上,修建了一座钟亭,亭子中央悬挂着巨大的金黄色铜钟,叫平安钟,铜钟重达一吨,用力撞击,钟声悦耳,如同雷声,十里之外都可听到。游客们都会来到钟亭里,在心里默默许下一个美好的愿望,再撞响平安钟,期盼幸福美好的生活。
站在平安宫,望西可以看到黄洋河;看东看到的是县河;观南边可以看到我们可敬可爱的总书记去过的蒋家坪和关帝庙,还有吴家院子,擂鼓台、马鞍山;回首北边,可以看到著名的古战场,李自成兵困之地车厢峡和解放安康的主战场牛蹄岭。思古看今,留下来的美丽传说,见证了今天人们的幸福美好的生活,难道这就是平安宫给我们带来的平安么……。
(文中插图来自网络)
作者简介
吴风平,笔名:无言,流水,陕西省安康市平利县人。北京至德圣道中医药研究院院长,安康至德堂中医馆馆长;陕西省散文学会会员;汉滨区作家协会会员。自九十年代初,在《安康日报》《陕南文学》《安康文学》《三秦文学》《陕西邮电报》《陕西日报》《河北日报》《农家信使报》《农家乐报》《西部开发报》《三峡文学》《青年诗人》《诗歌报》《陕西老年报》《家庭生活》《青年文学报》等发表诗歌散文1000余篇,诗歌入选《世界作家文集》《三峡放歌》等选集,出版个人作品专辑多部。曾在《全国魁首杯文学书画入书大奖赛》征文佳作精选评比活动中,荣获《中国名家名作十支笔》,现为《世界诗歌作家文集》主编,《世界作家文集》签约作家。
(0)

相关推荐

  • 【三秦文学】吴风平​:【车厢峡新旧事】(散文)

    点击上方蓝字 关注三秦文学 编   辑:米兰花 主   编:鱼儿姐姐 车厢峡新旧事 文/吴风平 车厢峡,现名狗脊关,在安康市平利县西约35公里的老县镇凤桥村一组与汉滨区县河乡交界的大山沟里.峡长约20 ...

  • 【三秦文学】吴风平:【我的父亲】(散文)

    三秦文学微刊ID:sanqinwenxue 不忘初心   梦在三秦 本期编辑:张 小 鱼 执行主编:鱼儿姐姐 我的父亲 文/吴风平 父亲离开我已经整整18年了.多年来,总想写一篇有关父亲的文字,可总是 ...

  • 【三秦文学】吴风平:【蒋家坪的新事旧闻】(散文)

    小主,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吧 三秦文学微刊ID:sanqinwenxue 不忘初心   梦在三秦 本期编辑:鱼儿姐姐 执行主编:鱼儿姐姐 蒋家坪的新事旧闻 文/吴风平 蒋家坪是一个地名,位于家平利县老县 ...

  • 【三秦文学】吴风平:【古今趣事奠安塔】(散文)

    三  / 秦  / 文  / 学 古今趣事奠安塔 文/吴风平 奠安塔,位于陕西省安康市城区东部6公里处的黄洋河与汉江交汇夹击形成的陡峭巨岩----八公岩顶,即汉滨区奠安村.奠安塔分七级,高约32米,底 ...

  • 【三秦文学】吴风平:【登太白山记】

    三秦文学微刊ID:sanqinwenxue 不忘初心   梦在三秦 登太白山记 文/吴风平 十余年前就有登太白山的心愿,总是因为工作繁忙,一再的耽搁,还听说登太白山要么不登,要么就必须登三次,也把我吓 ...

  • 【三秦文学】吴风平:【听雪的心境】(诗歌)

    小主,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吧 三秦文学微刊ID:sanqinwenxue 不忘初心   梦在三秦 听雪的心境 文/吴风平 雪是每年冬季如期而至的 美丽姑娘 她没有娘家 穿的素装淡裹而又别致 她长着一双翅 ...

  • 【三秦文学】吴风平:【修 仙】(诗歌)

    三秦文学微刊ID:sanqinwenxue 不忘初心   梦在三秦 修  仙     文/吴风平 我欲修仙 于是四处朝山拜佛求道 历尽艰辛得到的是 成堆的经书和修心的法门 每天辛勤地敲着木鱼 口中念念 ...

  • 【三秦文学】吴风平:【秋的情愫】(诗歌)

    三秦文学微刊ID:sanqinwenxue 不忘初心   梦在三秦 秋 的 情 愫 文/吴风平 秋 如约而至  亘古不变 立秋.处暑.白露 秋分.寒露.霜降 六姐妹共同为她换上 五色缤纷的霓裳 让她的 ...

  • 【三秦文学】吴风平:【门前的河】(散文)

    小主,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吧 三秦文学微刊ID:sanqinwenxue 不忘初心   梦在三秦 三秦 门前的河 文/吴风平 我家门前的河,与其它众多的河一样默默无闻,她是一条小河,有一个很特殊的名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