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唐诗 李隆基 卷三

(0)

相关推荐

  • 此物最相思(第341章)

    自从来到洛阳,无论白天还是夜晚,对沈珍珠来说,都是从身体到心灵的折磨. 曾经在东宫里养尊处优的广平王妃,如今却沦为安禄山的泄欲工具,这让沈珍珠只求速死,无奈求生不得,求死不能. 安禄山不仅将沈珍珠当作 ...

  • 此物最相思——王维传(第266章)

    芙蓉宴后,李白迅速成了长安文化圈中的红人.大家都是明白人,即便李白才疏学浅,背后有玉真公主撑腰,自然也可以呼风唤雨,更何况李白确实才气纵横,诗风之浪漫瑰丽,一时无人可及. 王维自然也听说了此事,不由想 ...

  • 【书写经典】第190期,书写张说(唐)《送梁六自洞庭山作》

    [书写经典]第190期,书写张说(唐)<送梁六自洞庭山作>. 原文: 巴陵一望洞庭秋, 日见孤峰水上浮. 闻道神仙不可接, 心随湖水共悠悠. 释文: 放眼遥望巴陵地区洞庭湖一带的秋景,成天 ...

  • 此物最相思——王维传(第251章)

    高力士向李隆基进献的锦囊妙计,就是让素以能歌善舞闻名洛阳的寿王妃杨玉环在千秋节这天向皇上献舞一曲,配乐就用皇上创作的<霓裳羽衣曲>. 当李隆基听到这个妙计时,顿时眼前一亮,仿佛久已熄火的柴 ...

  • 读通鉴(100)汉奸投降匈奴的将领中李广利死得最惨

    读通鉴(100)李广利的末路 注:卫家及太子一党被灭,这时候权力又出现了新的空隙,武帝年纪也大,实际上这个时候才是政权最危险的时候. 征和三年(辛卯,公元前90年) 春,正月,皇上行幸雍,至安定.北地 ...

  • 《全唐诗》卷三 唐玄宗李隆基:今岁清明行已晚,明年寒食更相陪

    李隆基 (唐玄宗) 唐玄宗李隆基(685年9月8日-762年5月3日),唐高宗与武则天之孙,唐睿宗李旦第三子,故又称李三郎,母窦德妃. 先天元年(712年)至天宝十五载(756年)在位,因安史之乱退位 ...

  • 国学原典·集部·全唐诗(中)·卷三百零一

    卷三百零一 卷301_1 [题柏岩禅师影堂]王建山中砖塔闭,松下影堂新.恨不生前识,今朝礼画身.知卷301_2 [送人]王建河亭收酒器,语尽各西东.回首不相见,行车秋雨中.斋卷301_3 [春意二首] ...

  • 孔子研究第一书《孔子家语》全集,原文注释译文!卷三·贤君

    <孔子家语> 又名<孔氏家语>,或简称<家语>,儒家类著作.原书二十七卷,今本为十卷,共四十四篇.是一部记录孔子及孔门弟子思想言行的著作.今传本<孔子家语&g ...

  • 中国史学名著《贞观政要》原文·注释及译文 卷三·君臣鉴戒

    <贞观政要>是唐代史学家吴兢著的一部政论性史书.全书十卷四十篇,分类编辑了唐太宗在位的二十三年中,与魏征.房玄龄.杜如晦等大臣在治政时的问题,大臣们的争议.劝谏.奏议等,以规范君臣思想道德 ...

  • 史部汉书卷三十一陈胜项籍传第一纪信

       三年,羽数击绝汉甬道,汉王食乏,请和,割荥阳以西为汉.羽欲听之.历阳侯范增曰:"汉易与耳,今不取,后必悔之."羽乃争围荥阳.汉王患之,乃与陈平金四万斤以间楚君臣.语在< ...

  • 一代才女上官婉儿给李隆基献上一份遗诏,为何却成为她被杀的根源|唐玄宗|武三思|李显|武则天

    上官婉儿,众所周知是一个才貌双绝的大唐女宰相,实际上只是一个处在权力大漩涡中,身不由己的可怜女子罢了. 俗话说,"诗以言志".我们从她所作的<驾幸新丰温泉宫献诗三首>诗 ...

  • 卷三百六十五 ◎人事部六

    ○面 <说文>曰:面,颜前也.从{一自},(音首.)象人面形.〈爰页〉,(音于愿切.)面不正也.頢,(音括)短面也.颔,(音胡感切.)面黄也.〈酃页〉,(音刀丁切.)面瘦浅颥颥也.赧,面惭 ...

  • 卷三百六十四 ◎人事部五

    ○头下 <吴志>曰:孙权太子和被幽闭,骠骑将军朱据.尚书仆射屈晃率诸将吏泥头自缚,连日诣阙请和. 又曰:诸葛恪被诛,临淮臧均表乞收葬恪,曰:"臣闻雷震奋激,不崇一朝,大风冲发,希 ...

  • 卷三百六十三 ◎人事部四

    ○字 <礼记·冠义>曰:冠而字之,成人之道也. <春秋说>曰:字者饰也. 谢承<后汉书>曰:傅燮,字南容,北地灵州人也.本字幼起,慕南容三复白圭,乃改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