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逛红帮裁缝之博物馆

(0)

相关推荐

  • 儿时的年味③——做新衣

    小孩盼过年,其中重要的一条就是想穿新衣服. 五六十年代,一般买不到新衣服.我们家孩子多,平日里,我们大多都是穿着补丁加补丁的粗布衣,只有在年关,凭布票到供销社买一些便宜的凡布洋布和各种印花布料,花钱少 ...

  • 7旬老人重开裁缝铺义务服务乡邻

    上周,在南京市六合区横梁街道雨花石村宁通公路边,一间挂着"傅营裁缝铺"开业一周年了.只见裁缝傅正考娴熟地踩着锁边机,又用缝纫机将开口的衣袖补好,几分钟内就帮村民老张缝好了旧衣服.因 ...

  • 3月14日∣禅与缝纫机使用艺术

    人生第一次踩缝纫机,心潮澎湃啊~ 三八妇女节送给自己的大玩具,一台迷你微型缝纫机今天中午到货了.迫不及待的打开包装,把电脑搬开,摆上缝纫机,开始女红工作. 捣鼓了一下午,终于折腾出一条围裙.怎么形容呢 ...

  • 京江晚报多媒体数字报刊裁缝铺 文/墨砚

    我父母当年结婚的时候除了"三十六条腿",还有"三转一响",即手表.自行车.缝纫机和收音机.如今手表.自行车.收音机还有人在使用,而缝纫机随着成衣的价廉物美渐渐淡 ...

  • 【知识·科普】仅一把剪刀缔造时尚传奇的“红帮裁缝”

    近现代中西方文化交融时期, 一个裁缝群体脱颖而出, 他们顺应历史突破传统, 致力西式服装研制和培养人才, 为中国近现代服装作出了杰出贡献. 他们就是"红帮裁缝". 接下来跟着小编一 ...

  • 高云飞见到了朱总司令——红税工税务博物馆

    大连市税务局副局长高云飞,参加第二届全国税务会议,由于他在大连市税务局工作期间,进行了发票,账簿,工商业税征税方式等方面的规范化制度化建设,得到了税务总局李予昂局长的肯定,红税工近代税务博物馆,以实物 ...

  • 旧中国的黑帮“老大”,洪门(红帮)常用的隐语、黑话

    图片来自网络 说起帮会,那历史上的老大非"洪门"莫属,洪门是中国历史上最大的秘密结社组织.洪门起于明末清初,延续兴盛了数百年,有一句老话,"清帮是上海的,红帮是世界的&q ...

  • 红税工税务博物馆 1949-1952税种与相应的税票(3)

    1949年10月建政到1952年之间,国家发布了十六个税种(其他说法是十四种,经过我们红税工网站搜集历史资料研究后得出结论,其实是十六种),货物税.棉纱统销税.交易税.工商业税.印花税.房产税.地产税 ...

  • 税务局管理屠宰场(税收历史)——红税工税务博物馆

    民国四年(1915年)北洋政府建立屠宰税,针对牛马骡驴骆驼猪羊七中牲畜的屠宰行为征税,税率为猪4角银元.羊三角.驴1元.牛.马.骡.骆驼2元,抗战胜利后,改为从量从价计征,税务局派驻场员现场征收,税率 ...

  • 红税工税务博物馆——纸质历史资料修复方法1

    有博物馆的朋友询问,在我们收集历史资料的时候,经常遇到这样的情况,就是纸质的历史资料破损严重,如果这件资料稀缺且无可替代,怎么办?我们应该先把资料仔细研究,确定修整方案,然后进行保护性修整,这些修整不 ...

  • 骆驼牌照!你见过吗?——红税工税务博物馆

    建政初期的骆驼牌照,非常罕见.目前只有红税工税务博物馆有收藏实物,是1950年4月,宁夏同心县税务局填开的,税款为旧币一万四千元.需要分别填写驼主人,拉驼人的姓名,以及住址等信息.

  • 税务局管理酒的生产与销售(税收历史)——红税工税务博物馆

    建政之初,我们国家延续了民国时期,酒的专卖制度,税务局,酒专卖公司两块牌子,一套人马.1953年酒专卖公司的职能转交商业部,自此商业部管理酒的销售,轻工业部管理酒的生产,期间随着国内社会形势变化,在1 ...

  • 退休老税务成了石头大王——红税工税务博物馆

    青岛市税务局退休老干部孟庆颐先生,酷爱奇石观赏石,退休后更是全力追求这门艺术,并且把这门艺术玩出了新高度.红税工网征集到孟庆颐先生1953年8月份在青岛市政治学校的听课证,这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历史资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