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夷夏之辨”还是“卫道护统”?
相关推荐
-
讨武檄文:天下第二雄文
讨武檄文:天下第二雄文
-
清朝被太平军骂为夷狄,无法反驳,曾国藩的一纸檄文扭转败局
清朝晚期,国力衰微,各种矛盾层出不穷,终于在1951年酿成了金田起义.洪秀全率领的太平军从广西出发,一路北上抵达武汉后,又顺江东下,攻陷南京,形成了与清廷分庭抗礼之势.然而,清朝立国已经两百年,根基已 ...
-
尹锋:“横渠四句教”的现代解读
"横渠四句教"的现代解读 尹锋 北宋大儒张横渠先生之四句教"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开显了儒家的广阔胸怀,其文化价值为万世所共认, ...
-
《世界哲学源流史》中国近代哲学之三:洪秀全
中国近代哲学之三:洪秀全 洪秀全(1814-1864),广东花县官禄布村人,出身于农民家庭,从小受过一些儒家教育,后教过私塾.鸦片战争的失败,激起他救国的热忱,开始萌发"手握乾坤杀伐权,斩邪 ...
-
曾国藩檄文曝光,扒开太平天国失败冷门原因,清朝钻了空子
太平天国运动是继南明诸藩之后,对清朝统治的第二波大规模反抗运动,也是19世纪中叶中国最大的一次农民起义.教科书对太平天国起义的评价是:沉重打击了清王朝的封建统治. 从1851年广西金田起义,到1864 ...
-
5月共读 | 张宏杰《曾国藩传》
你有多久没有读完一本书了 又有多久没有读书到欢喜 读书是好事,但是一个人读不下去,有的还读不懂.别怕,加入悦读共读,每月带您至少读完一本书. 每本书我们都会邀请相应领域的专家担任领读老师,带领大家按照 ...
-
王羲之《道护帖》
王羲之《道护帖》
-
【书画欣赏】 王羲之 行书《道护帖》三种
砚田书院 传承文化 传播经典 1552篇原创内容 公众号 王羲之行书<道护帖>,又称六月十一日帖,6行,56字.高29厘米.入刻<宝晋斋帖>. 王羲之行书六月十一日帖,来源:& ...
-
王羲之《道护帖》草书欣赏
<道护帖>6行,56字,高29厘米.入刻<宝晋斋帖>. 释文:六月十一日羲之报:道护不救疾,恻怛伤怀.念弟闻问,悲伤不可胜,奈何奈何!曹妹累丧儿女,不可为心,如何?得廿三日书为 ...
-
道护帖 王羲之 单字放大收藏版
道护帖 王羲之 单字放大收藏版
-
王羲之行书《道护帖》
王羲之行书《道护帖》
-
移精变气的解释,触及卫道主义者的灵魂,其实就是生理课的初中部分而已
移精变气(也叫:移精化气),出自<黄帝内经>素问第十三篇, 原文:黄帝问曰:余闻古之治病,惟其移精变气,可祝由而己.今世治病,毒药治其内,针石治其外,或愈或不愈,何也? 很多人是这样翻译移 ...
-
王羲之行书欣赏《道护帖》
王羲之行书<道护帖>,又称六月十一日帖,6行,56字.高29厘米.入刻<>. 王羲之行书六月十一日帖,来源:<> 释文:六月十一日羲之报:道护不救疾,恻怛伤怀.念弟 ...
-
王羲之《道护帖》书法欣赏
<道护帖>6行,56字,高29厘米.入刻<宝晋斋帖>. 释文:六月十一日羲之报:道护不救疾,恻怛伤怀.念弟闻问,悲伤不可胜,奈何奈何!曹妹累丧儿女,不可为心,如何?得廿三日书为 ...
-
王羲之手札代表《道护帖》临写示例
王羲之被人们尊称为"书圣".其供今人学习的东西很多,案头上就有甘肃岀版社<王羲之书法>四卷,可以说学书法绕不开也离不开王羲之,他就是书法界的泰山北斗.他的手札<道护帖>,又称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