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平泉张子明:3万多根木筷榫卯相连 搭建精美宫殿模型
用筷子制成的古建筑宫殿模型一角。王玉洁 摄
揭开苫布,映入眼帘的是一个用筷子制成的古建筑宫殿模型,飞檐勾角,亭台楼阁,里面水流、灯、绿植……一应俱全,惟妙惟肖。观赏的人露出惊讶的表情:竟能用筷子制作出这么美的作品。
这个作品的制作者是平泉人张子明,他并无太多的专业知识,完成这个作品用了整整5年的时间。没有图纸,只是使用小刀、锯条、钳子,一点点将筷子刻槽、打磨、连接……用榫卯工艺将这一古建筑模型搭建完成。为了保持原生态,他没用胶水。
张子明介绍,小时候,他在姥姥家看到了高粱秸秆做的鸟笼,很感兴趣,便拎在手里不断地观察。长大后,每当看到不用的一次性筷子,他都会留起来,研究着做蝈蝈笼。
30岁时,他制作一个3层小楼模型。像盖楼一样,他用筷子搭建地基,然后把筷子刻槽,像垒砖一样一层一层往上搭。花了半年多时间,3层小楼模型顺利完成。
后来,张子明在上网时发现一张古建筑宫殿的照片,就准备用榫卯工艺制作一个模型。为了完成这个愿望,他可真是下了不少功夫。
工具准备好后,张子明到批发市场买了需要用的筷子,便开始了制作。每天,他一忙就是七八个小时,小心翼翼地刻、打磨、连接……手时常被刺出血,时间长还起了茧子。
一次,张子明用刀将一整根筷子刻出10个槽,用钳子一点点往搭建好的部分上卡,不料立棍突然折了,一天工夫都白费了。他不放弃,再重新搭建。
制作这个宫殿模型困难重重,张子明想过放弃,但一想到这是自己的愿望,再加上很多人想和他学习这门技艺,他还是决定坚持。
制作这个宫殿模型困难重重,张子明想过放弃,但一想到这是自己的愿望,再加上很多人想和他学习这门技艺,他还是决定坚持。
用了5年时间,张子明终于将这件作品完成了。用了3万多根筷子,模型的长宽高分别为2.8米、1.8米、1米。
“这桥链得刻成一个个小圈圈相连,太难了!各式门窗都可以打开,设计和制作得都太好了。”上门观赏者都赞不绝口。
“我喜欢殿檐和里边的升降水流、灯、绿植,比家里的都美。尤其是这个鱼缸,可升降到另一层,太喜欢了!”一位女士说,“若是有时间,我也想学学这门技艺。”
曾有人找到张子明,要出30多万元将这个古建筑模型买下来,他并未答应。“这是我的心血之作,我想一直保存下去。此外,我也想将榫卯工艺传承下去,有意愿、有天赋、有耐性的人我都愿意教。”张子明说。
来源|承德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