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阳辨证真假杂病诀
相关推荐
-
《伤寒杂病论真解》之“7、病有發熱惡寒者,發於陽也。無熱惡寒者,發於陰也。”
7.病有發熱惡寒者,發於陽也.無熱惡寒者,發於陰也.發於陽,七日愈.發於陰,六日愈.以陽數七,陰數六故也. 解:治病求本先责其标,本条文论标证之阴阳虚实辨证.阳虚则寒,阳胜则热,发热病标为阳胜热证,恶 ...
-
治病必求于本,何为本?
具体分析一下: 如何辨证口干口渴呢? 如果口干口渴,病人饮水舒服,甚至要喝凉水,这是热证,辨阴阳的话是阳证,结论是阳热证. 如果口干口渴,病人不想喝水,喝水后胃不舒服,甚至胃里还叮咚叮咚有振水音,这是 ...
-
六经阴阳辨证治百病
临证六经阴阳辨证,是万病之治疗指南. 六经辨证并非只治伤寒,温病.杂病俱在其中.人身十二经脉统分六经,经络所过的病变,<灵枢经>说:"是动则病"就是说,人体脏腑病变会反 ...
-
[《阴阳六经》],伤寒论六经辩证系统图解+六经阴阳辨证治百病讲义+六经开、阖、枢学说的渊源及应用
伤寒论六经辩证系统图解 伤寒六经辩证法,无论在辩证方面或治疗方面,都有着极完整的系统性和系列性.所谓系统性,就是数百个伤寒的具体证候,以病位的.病性的同一性组成六个病理阶段,即六经.六经又以同一的病因 ...
-
人活着,就是调阴阳!中医“平衡阴阳”的方子,防杂病,请欣赏
(本文仅供学习.参考,不能替代医嘱和处方.文中所述配伍.方剂,必须在中医师当面辨证指导下来借鉴.应用,切勿盲目尝试!) 本文理论依据:<方剂学>.<中药学> 你好,我是中医人, ...
-
四诊述要及诊治杂病的辨证思维
一. 望诊 中医特别重视望诊,临诊首要注意观察,从病人的神态.形体和某些特定表现征象,了解疾病的性质与轻重. 望诊之要,首先望神: 患者眼珠灵活,目光炯炯,神识不乱,语言清亮,精神充沛,面色荣润,动作 ...
-
辨证捷法(含六经捷法和杂病捷法)
六经捷法: 太阳经见证法 头项痛,腰脊强,发热恶寒,恶心,是足太阳膀胱经受证. 假如先起恶寒者,本病.已后发热者,标病. 若有一毫头痛,恶寒身热,不拘日数多少,便宜发散,自然热退身凉,有何变证? 辩 ...
-
【舒驰远《伤寒集注》六经辨证真传、阴阳辨证16字诀】
六经之理浩渺难穷,非泛涉之所能道.诏以管窥蠡测集注是书,如陟高山耸岫,愈进愈难着脚.方其注完太阳,接注阳明之时,觉神形俱疲,将有畏难自却之意而搁笔倦吟者,凡历旬日矣. 忽夜梦行至荒丘,得一老翁,貌端严 ...
-
满身杂病,都是阴阳失衡!一张方调阴阳,调失眠、尿频、上热下寒
中医里头有句话,叫做"不怕大病难,就怕杂病缠". 什么意思?人啊,如果患上了大病,那反倒好说,专心治这个大病即可. 但是,人要是被好多小病.杂病缠上了,那就不好办,你找不到头绪,无 ...
-
【古医留下来的“三阳三阴病及杂病的辨证捷法”】精
太阳经见证法 头项痛,腰脊强,发热恶寒,恶心,是足太阳膀胱经受证. 假如先起恶寒者,本病.已后发热者,标病. 若有一毫头痛,恶寒身热,不拘日数多少,便宜发散,自然热退身凉,有何变证? 辩证法 表虚自汗 ...
-
中医辨证应注意“三定一宜”,疑难杂病无处遁形
俞长荣 原创 我刚刚学会应用<伤寒论>某些汤方之时,先君就训以先祖"伤寒不过三"之诚,至今我仍恪遵这条医旨.所谓"伤寒不过三"意即:<伤寒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