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在武汉——没有昙花一现的昙华林

(0)

相关推荐

  • 最美大学之旅——华中师范大学

    南湖浪涌,桂香灵动,百年求索路,桃红李白映苍穹. 位于江城武汉中心城区东部的东湖是湖北省会最美的风景区,据说两千多年前的楚国大夫屈原曾在东湖泽畔行吟,三国时期的刘备曾在东湖磨山郊天,大唐诗人李白曾在东 ...

  • 最美中国-家乡武汉的风景-武昌的昙华林

    从前只要说到昙华林,我就会想到十四中,胭脂路,那是老武昌人的记忆. 每次走过这所中学,我就会想起儿子高考的那天,我特地从深圳赶回来站在十四中的门口等着高考的儿子走出来的情景. 记不得哪一年了,旅居美国 ...

  • 记忆中的风景丨武昌翟雅阁的国际范儿

    随着武汉三镇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快速崛起为一个"国际化中心大都市",各种时髦的文艺场所如博物馆.美术馆和画廊等,像雨后春笋般地涌现出来. 因而,国际化也成了一个热门的话题. < ...

  • 魂之所依——重访母校华中师范大学(之九)‖ 九、秋登黄鹤楼

    2018年10月11日,我在云浮东站登上了开往广州南站的动车,开启了我重访母校的旅程.行程结束后,我撰写了14篇随笔散文,并以<魂之所依--重访母校华中师范大学>为名,结集出版.如今时间过 ...

  • 魂之所依——重访母校华中师范大学(之十一)‖十一、母校之所在

    2018年10月11日,我在云浮东站登上了开往广州南站的动车,开启了我重访母校的旅程.行程结束后,我撰写了14篇随笔散文,并以<魂之所依--重访母校华中师范大学>为名,结集出版.如今时间过 ...

  • 历经2年“考古”修复,昙华林9栋百岁老房子即将开放迎客,武汉又添一个“打卡”好去处

    武昌昙华林历史文化街区,修缮后的瑞典教区旧址建筑群依山就势.格局灵活. 长江日报讯全长约1.2公里的武昌昙华林历史文化街区,集聚了自然.古城.宗教.建筑.教育.卫生等多元文化,是一部"活&q ...

  • 昙华林——武昌城市文化之根(作者:老武昌人)

    (本文涉及武昌老地名:昙华林.正卫街.游家巷.马道门函三宫.花园山.凤凰山.螃蟹岬.黄龙山) 昙华林是在全国都很有名气的一条历史文化街区,经过政府十几年持续不断的打造建设,它的历史文化价值,自然人文价 ...

  • 寻寻觅觅昙华林

    原武汉军区测绘大队战友与外地战友合影于昙华林. 在历史上,我们武汉军区测绘大队多年来都无固定的营区,不仅驻住分散,而且还不停地搬迁流动.据统计,截止1982年搬往武昌东湖营区为止,大队机关就驻住过1市 ...

  • 昙华林 ▏老张书舍与《老张日记》

    <老张日记>终于出版了,这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情,也是令人万分感慨的事情. 老张就是张福臣,曾经是武汉著名的民营书商,当年旗下既有图书批发公司,还拥有几家实体书店,生意做得风生水起.后来,又 ...

  • 还原历史风貌延续城市文脉 昙华林9栋百岁老房子“活”了凤凰网湖北

    原标题:还原历史风貌延续城市文脉,经过两年的保护修缮 昙华林9栋百岁老房子"活"了 来源:武汉晚报 武昌昙华林历史文化街区,修缮后的瑞典教区旧址建筑群依山就势.格局灵活. 修缮后的 ...

  • 古城改造 | 昙华林 9栋百年建筑 历经2年修缮焕发新生!

    全长约1.2公里的武昌昙华林历史文化街区 集聚了自然.古城.宗教.建筑.教育.卫生等多元文化 是一部"活"的武汉近代史书 在这里,融合中华传统和西方古典的历史建筑 见证了中西文化的 ...

  • 散文 | 昙华林(作者:海风在吹)

    昙 华 林 作者:海风在吹 也许是武汉太大了,也许越是身边的越是容易忽略掉,身为武汉人,许多本土的名胜古迹都不曾去游览过.比如伯牙子期演绎千古绝唱高山流水的汉阳古琴台,比如张之洞兴办的汉阳兵工厂,比如 ...

  • 严昌洪:陪同先生和师母昙华林寻根

    先导之声 2004年7月,我和王玉德.姚伟钧教授,还有我的研究生汤蕾,以及学校有关部门的老师,陪同章开沅先生和师母在民间文史专家刘谦定的带领下到昙华林寻根.事后,我和汤蕾合作写了一篇报道发表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