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陕北红军的代表,1955年授衔时,破格成为开国上将
相关推荐
-
阎红彦:没有参加长征,授衔时已无军职,为何主席执意授他上将?
新中国成立之后,要说让解放军将领最高兴的事情,那莫过于是在1955年授衔的时候了.其实授衔的方案,国家早就决定了,只是因为朝鲜战争的原因,被推迟到了1955年. 这次授衔,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次大授衔. ...
-
大授衔时,55位开国上将有两人不在军队任职,他们分别是谁
1955年北京中南海怀仁堂举行了隆重的授衔仪式,一共有上千名将领荣获将衔,按照授衔的规章,凡是没在军队任职的将领都不授予军衔,不过在55位开国将军中却有两位特殊的将军,他们不在军队系统工作,最终还是被 ...
-
建国初此人就转至地方工作,为何仍被授上将?伟人:名单中要有他
其实,在1955年授衔时,有一项不成文的规定,那就是离开军队系统或是在地方工作的人不会被授军衔.但有一位军事干部已经身为四川省委书记,伟人却说:"名单中要有他." 此人叫做阎红彦. ...
-
1955年授衔,他本来没有军衔,主席说:上将名单上一定要有他
自南昌起义开始,我军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经历了二十余年的风风雨雨,牺牲了无数优秀的党员和战士,才建立起了一个民主自由的新中国. 新中国建立后,百废待兴,各项工作都在忙忙碌碌地进行中,其 ...
-
王世泰无缘上将55年本应做为陕北红军代表...
王世泰无缘上将 55年本应做为陕北红军代表的王世泰在评衔伊始,已入选初评上将名单,但王世泰受制于与高岗的关系,毛主席提名另一陕北红军代表阎红彦为上将人选.阎红彦的上位让本已入选上将名单的王世泰在上报上 ...
-
1955年授衔时,山东没有上将,1988年时,山东占了四分之一
众所周知,山东是革命老区,涌现出了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但是在1955年授衔时,山东的开国将帅却很少,元帅.大将.上将都没有,中将才只有3位,少将也只有22位,跟南方那些省份没法比. 不过,到了1988 ...
-
1955年授衔时河北军区授衔中将、少将与大校综述
1955年9月共和国军队实行军衔制,河北军区隶属于北京军区,共授予中将1人,少将7人,大校9人.根据评衔标准,河北军区彭明治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将军衔,河北军区第一.第二副司令员.副政委等7人授予少将军衔 ...
-
1955年授衔时山西军区授衔中将、少将与大校综述
1955年9月共和国军队实行军衔制,山西军区隶属于北京军区,共授予中将1人,少将5人,大校8人.根据评衔标准,山西军区王紫峰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将军衔,山西军区副司令员等5人授予少将军衔.还有8人授予了大 ...
-
1955年授衔时第65军授予上校以上人员的级别、薪金与勋章
1955年9月共和国军队实行军衔制,陆军第65军隶属于北京军区,共授予中将1人,少将5人,大校7人,上校14人.根据评衔标准,原65军军长兼政委王道邦授予中将军衔,现任65军军长与65军政委.第一副军 ...
-
1955年授衔时,王直将军泣不成声,说:一将功成万骨枯啊
1955年授衔时,共产生了798位开国少将,其中有一位少将的名字叫王直,福建省上杭县人. 在隆重的授衔仪式上,王直的眼中一直含着泪水,泣不成声.授衔仪式结束后,有的战友看到他,就过来和他开玩笑说:&q ...
-
解析1955年授衔时十位副总参谋长的人员构成(连载之一)
1954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中央军事委员会总参谋部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中央任命粟裕为总参谋长,副总参谋长共设十人,分别为:张宗逊.李克农.陈赓.王震.许世友.邓华.彭绍辉.杨成 ...
-
林帅最青睐的开国上将,1955年授衔时,亲自出面为他力争大将军衔
导读:在解放战争中,从东北一直打到海南岛的第四野战军,是我军四大野战军中战绩最突出的一支部队,同时四野也是人数最多的一支部队,1949年时总兵力超过150万,是第一野战军的三倍,是第三野战军的两倍. ...
-
1955年授衔时,两人职务是军长但被授予上将,此二人是谁?
对于军人来说,对他们进行授衔的时候应该是他们职业生涯的荣耀时刻,俗话说不想当元帅的士兵不是一个好士兵,尤其在战争时期,参军当兵的人,或为了生活,或为了理想,或为了在军中能够建功立业,将来能有个好前程. ...
-
1955年授衔时他已经离休,上级想到他的贡献:授予他中将军衔
毛主席说过这么一句话"政治工作是一切经济工作的生命线",由此,我们不难看出,在我军中,最为重要的工作,便是政治工作. 1927年9月,毛主席率领秋收起义队伍在江西永新县进行改编,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