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昌硕山水画中的“气”,如此雄强酣畅,令后人望尘莫及
相关推荐
-
吴昌硕山水画笔力敦厚老辣,纵横恣肆,气势雄强,意境十足
吴昌硕(1844年8月1日-1927年11月29日),原名俊,俊卿,字昌硕,别号缶庐,晚年自称吴字,浙江安吉人,中国清末民初的篆刻家,亦工书法.绘画,与任伯年.赵之谦.虚谷齐名为"清末海派四 ...
-
擅以篆籀之笔入画,用笔浑厚刚健、笔墨酣畅!
大可写意2019-11-21 16:08:44 王个簃(1897~1988),原名王能贤,后省去"能"字,易名王贤,字启之.个簃是他的号,后以号行.斋名有"霜荼阁&quo ...
-
山水画笔力软弱的根本原因找到了,不知“骨法用笔”为何物
[摘要]:山水画气韵是否生动,往往取决于笔墨线条的质量,而笔墨线条质量的高低在于能否真正掌握"骨法用笔"之秘诀.当代许多山水画家,其笔墨线条质量是不高的,笔力非常软弱,其根本原因在 ...
-
画家邱汉桥山水画:笔墨酣畅,气韵雄浑
画家邱汉桥山水画:笔墨酣畅,气韵雄浑
-
范宽山水画中的“豆瓣皴”笔力雄强,厚实饱满,令后人仰止
[摘要]:范宽作为北宋三大家之一, 初学李成,后感悟"与其师于人者,未若师诸造化",遂隐居终南.太华,对景造意,写山真骨,自成一家.其画峰峦浑厚端庄,气势壮阔伟岸,令人有雄奇险峻之 ...
-
元代山水画中的不重物象吗,后人明朝末年以来几百年都搞错了!【一点资讯】
有人说元代人作画不重物像,随意而为,但是经过研究发现,元人作画大多写自己生活的区域山水,是比较重写生,更注重理法,这是传承宋代精髓. 我们根据杨维桢在给夏文彦的<图绘宝鉴>作序时所说的话来 ...
-
倪瓒山水画中的“折带皴”,如此超凡脱俗,令后人望尘莫及
[摘要]:倪瓒生活在蒙元动乱之际,他通过画山水来抒发自己的人生理想.但格调多流于伤感.淡泊.孤寂,反映了时代动乱中无可奈何的情绪.他主要师法荆浩和关仝,同时还学习了董源和巨然等山水大家,在他们的基础上 ...
-
大气!这组山水画,墨气淋漓、密中见疏,,真气派!
萧谦中 (1883-1944) 原名萧愻 号大龙山樵 民国京津派著名画家 欣赏他的山水,你会感觉到一股雄浑苍厚.清秀超逸之气扑面而来! 一部民国美术史,大浪淘沙,留名者寥寥.而大多数未留姓名之画家,因 ...
-
国画大师吴昌硕山水画,润中带燥的笔道,很是让人佩服。
吴昌硕 黄山观瀑 吴昌硕的花鸟最为常见,他画山水很少,所以齐白石在一个题跋中曾经说,吴昌硕山水画的落款,从来都很谦虚,总是"仿某某人""拟某某人". 其实吴昌硕 ...
-
山水画中的点景人物是如何“点”出主题的?
山水画中的点景人物有点缀装饰之用,通常只占据极少部分的篇幅,有时细小如豆,有时寥寥数笔简之又简,却是画面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有点景人物的山水画大多有明确的主题或故事情节,虽以山水树石成画,但画眼却在人 ...
-
历代山水画中的树木之“美”
山水画以自然景观为描绘主体,经历代画家苦心求索,已经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独特风格和审美情趣.在意境.气韵以及画家的主观感情色彩都在山水画中得到完美体现的同时,山水画也以其丰富内涵独代具艺术美感. ...
-
国画山水画点景必修课,传统山水画中,经常画到的人物骑驴画法
国画山水画点景必修课,传统山水画中,经常画到的人物骑驴画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