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海厦金匮要略笔记(四三)痉湿暍病脉证治第二之湿家桂枝加白术汤
相关推荐
-
《金匮要略》笔记35|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并治第十:腹满(腹满发热/厚朴七物汤)
这一篇讲三类问题:腹满.寒疝和宿食.腹满有实和虚,如何辨证?如何治疗?最普通的问题是吃喝拉撒睡都好,就是腹胀.放屁很多,这是<伤寒>里的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证,此方专门去气胀,气胀本身不 ...
-
『每天学伤寒』有表证,但是里虚要怎么办?
倪海厦&张仲景 修田哥哥资料库 五三:二阳并病,『太阳』初得病时,发其汗.汗先不出澈,因转属『阳明』.续自微汗出,不恶寒,若『太阳』病证不罢者,不可下,下之为逆.如此可小发汗.设面色缘缘正赤者 ...
-
『每天学伤寒』热利寒利的区别,桂枝人参汤
张仲景&倪海厦 修田哥哥资料库 今天 一七八:『太阳病』,外证未除,而数下之,遂协热而利,利下不止,心下痞鞭,表里不解者,『桂枝人参汤』主之. 外证没有除,一直在攻下,造成邪热下利,下利不止. ...
-
倪海厦伤寒论讲义(281-397)
二八一:若已吐.下.发汗.温针,「柴胡汤证」罢者,此为观其坏脉病证: ,以法救之. 本来是柴胡汤证,结果被吐.下.发汗.温针,就没有柴胡汤证了此为坏病: , 此为庸医误诊,造成病情传变,看他到什么阶段 ...
-
【每天学伤寒】治胃癌汤方
倪海厦&张仲景 修田哥哥资料库 一六五:『太阳』『少阳』并病,而反下之,成『结胸』,心下硬,下利不止,水浆不下,其人心烦. 照理说『太阳』『少阳』并病,应该是小柴胡汤,或外证比较多的话,柴胡桂 ...
-
【治疗烫伤内服第一方:桂枝去芍药加蜀漆龙骨牡蛎救逆汤】
为了让得了太阳伤寒(感冒)的病人出汗,采用火烤出汗的时候,烤火过度了则会让病人失津而起卧不安,这样反而是加剧病人的病症,这个时候该怎么做呢? 伤寒论 第一百二十条:伤寒,脉浮,医以火迫之,亡阳,必惊狂 ...
-
倪海厦金匮要略笔记(四零)痉湿暍病脉证治第二之湿家麻杏薏甘汤
[原文]病者,一身尽疼,发热,日晡所剧者,名风湿.此病伤于汗出当风,或久伤取冷所致也,可与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 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方 麻黄半两.杏仁十个,去皮尖.薏苡半两.甘草一两,炙.上锉麻豆大,每 ...
-
倪海厦金匮要略笔记(四二)痉湿暍病脉证治第二之湿家桂枝加白术汤
[原文]伤寒八九日,风湿搏相,身体疼烦,不能自转侧,不呕不渴,脉浮虚而涩者,桂枝附子汤主之:若大便坚,小便自利,去桂枝加白术汤主之. 桂枝附子汤方 桂枝四两.附子三枚,炮,去皮,破八片.生姜三两,切. ...
-
贾海忠金匮要略笔记(三二)痉湿暍病脉证治第二之湿家
二.湿家 [原文]湿家之为病,一身尽疼,发热,身色如熏黄也. [原文]湿家,其人但头汗出,背强,欲得被覆.向火.若下之早则哕,或胸满,小便不利.舌上如胎者,以丹田有热,胸上有寒.渴欲得饮而不能饮,则口 ...
-
倪海厦金匮要略笔记(三三)痉湿暍病脉证治第二之中湿
[原文]太阳病,关节疼痛而烦,脉沉而细者,此名中湿,亦名湿痹.湿痹之候,小便不利,大便反快,但当利其小便. 中湿就是中到了湿,不是说是中焦里湿,是湿中在身体里去了,脉只要出现沉脉,只要是沉病就是在里, ...
-
倪海厦金匮要略笔记(三四)痉湿暍病脉证治第二之湿
[原文]湿家之为病,一身尽疼,发热,身色如熏黄也. 平常中湿很盛的人,有时候并没有病痛的.舌苔一般都很厚,不管你是黄的厚还是白的厚,也就是说不管你是寒湿还是热湿,反正都是湿.这个时候可能没有病,坐在那 ...
-
倪海厦金匮要略笔记(三五)痉湿暍病脉证治第二之湿
[原文]湿家,其人但头汗出,背强欲得被覆向火,若下之早, 则哕,或胸满,小便不利,舌上如胎者,以丹田有热,胸上有寒,渴欲得饮而不能饮,则口燥烦也. 一般来说有湿病的人,就喜欢靠近有热源的地方,例如靠近 ...
-
倪海厦金匮要略笔记(三六)痉湿暍病脉证治第二之湿家
[原文]湿家下之,额上汗出,微喘,小便利者,死:若下利不止者,亦死. 湿家的人不可攻下,最忌会的就是攻下.中湿的人如果攻下,额头上冒汗,还有一点喘,又不停的小便,这个是死证,如果是下利不止,这也是死证 ...
-
倪海厦金匮要略笔记(三七)痉湿暍病脉证治第二之湿家
[原文]风湿相抟,一身尽疼痛,法当汗出而解,值天阴雨不止,医云:此可发其汗, 汗之病不愈者,何也?盖发其汗,汗大出者,但风气去,湿气在,是故不愈也.若治风湿者,但微微似欲汗出者,风湿俱去也. 在身体上 ...
-
倪海厦金匮要略笔记(三八)痉湿暍病脉证治第二之湿家
[原文]湿家,病身疼发热,面黄而喘,头痛鼻塞而烦,其脉大, 自能饮食,腹中和无病,病在头中寒湿,故鼻塞,内药鼻中则愈. "湿家,病身上疼.发热面黄而喘,头痛鼻塞而烦".如何判断这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