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亚大陆风雷激荡,郑和下西洋背后的故事——著名画家张培成笔下的大明荣光
相关推荐
-
《丝绸之路大历史:当中国遭遇世界》一本书揭秘丝绸之路两千多年的兴衰与荣誉
我为什么会写这本书的书评呢?因为最近几年丝绸之路火了好几本了,但是大部分都是歪果仁写的,中国的自我意识越觉醒,中国人的视野就会越向外,汉唐盛世的丝绸之路就越会是重要的文化资源 . 郭建龙算是当代中国比 ...
-
大明是如何经略西域的?鲜为人知的“关西七卫”为什么被设置!
为了解决头疼的匈奴问题,张骞经过十三年的努力终于凿空西域,回朝之后把一片广袤的疆域展现在汉武大帝面前,大大激发了刘彻的壮志雄心,下定"以义属之,则广地万里,重九泽,致殊俗,威德遍于四海&qu ...
-
海上大明:雄心勃勃的明朝,即将从这里走向世界
海上大明:雄心勃勃的明朝,即将从这里走向世界
-
戏说郑和下西洋的那些故事 | 《“郑和宝船八下西洋”全案全程策划》·节选
匠工营国 努力成为城市规划界的百科全书 "大海给了我们茫茫无定.浩浩无际和渺渺无限的观念:人类在大海的无限里感到自己的无限的时候,他们就被激起了勇气,要去超越那有限的一切.大海邀请人类从事征 ...
-
印度洋捞出明代石碑,刻有3种文字,世人才知郑和下西洋真实原因
"即位以后,躬行节俭,水旱朝告夕振,无有壅蔽.知人善任,表里洞达,雄武之略,同符高祖.六师屡出,漠北尘清.至其季年,威德遐被,四方宾服,明命而入贡者殆三十国.幅陨之广,远迈汉.唐.成功骏烈, ...
-
郑和下西洋如何与外国人交流?当时的翻译会多国语言吗?
众所周知,郑和下西洋途径数十个国家,登陆上岸的国家也很多,但大部分国家的语言并不互通,那么在明朝时期,郑和是如何解决语言翻译问题的呢? 其实这个问题很好解决,因为早在汉朝时期,就有译官的出现.再如唐朝 ...
-
新航路开辟和郑和下西洋的对比:为什么明朝舰队无法继续航行了?
在明朝前期,中国出现了著名的郑和七下西洋(1405年-1433年)的伟业,同时期的西欧国家也开始了新航路开辟运动(1415-1523年).两场航海运动几乎是同时兴起,但是结果却大有不同.中国在持续20 ...
-
南京挖出神秘图纸,戳穿历史谎言,乾隆:郑和下西洋只是传说
历史拾遗 以史为鉴,为现实拾遗补缺.有趣的历史故事.民间野史.古史杂谈等内容;述古道今!让您了解有趣的历史获得放松:且从历史精华的吸收掌控人生:无往而不利. 1篇原创内容 公众号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 ...
-
浅谈郑和下西洋对当下意识形态传播的启示
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17(01),57-61 浅谈郑和下西洋对当下意识形态传播的启示 精读收藏 朱光立侯超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大学政治学院 导出/参考文献分享打印 摘 要: 在封建 ...
-
印度洋捞出石碑,刻有3种文字,学者:这才是郑和下西洋的目的!
明朝自朱元璋开创以来,驱逐元虏,渐渐恢复生机,朱元璋死后,其四子朱棣发动靖难之役,历经四年,成功打败建文帝,登上皇位,改元永乐.永乐时期,朱棣迁都北京,恢复民生.促进民族融合.编著<永乐大典&g ...
-
朱棣派郑和下西洋,真实目的是为了追杀朱允炆
靖难之役后,燕王朱棣成功篡位登基,建文帝朱允炆下落不明,几年后朱棣便下令郑和下西洋,名义上是彰显国威,实则是为了寻找并追杀失踪的建文帝也很有可能. 为什么明成祖朱棣会派遣郑和下西洋?流传最广的解释是为 ...
-
从郑和下西洋到明代大红宝石
" 那是穿越时光的华贵之气,无可取代,毕竟,前世,它们也许远渡重洋,出入宫廷,见惯荣华,宠辱不惊." 先发个美物镇楼照~~ 中国是一个有着悠久的玉文化史的国家,而且我们的玉文化源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