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溪祠堂】 余粮山村祠堂与人文历史

余粮山村祠堂与人文历史
余粮山世德堂位于兰溪市黄店镇余粮山村中部,坐西朝东,占地面积381㎡。民国时期建筑。平面格局为三开间三进两明堂(前进1962年建),硬山顶。

余粮山世德堂前进及中进明间梁架为五架扁作梁带前后单步廊,前进明间设戏台。后进明间梁架为五架扁作梁带前双后单步廊,边缝梁架皆穿斗式,五柱落地。檐柱置戏曲人物牛腿,鼓形柱础,下垫覆盆。各进间有过廊相连,天井青石铺设。
余粮山世德堂是该村的厅堂建筑,保存较完整,也是村民的情感所系,是研究乡土建筑的实物依据。

历史:余粮山村位于黄店镇驻地以北12.5公里处,属山区。村始建于明代万历年间,庐山村迁来,因地多人少,积粮如山,故称余粮山村。地属山区,区域面积1.9平方公里,耕地136亩,山地2617亩。辖余粮山、亭上2个自然村,2个村民小组,90户,313人。以种植业为主,尤以大红柿为特色产品闻名,“余粮山牌”大红柿荣获中国农业博览会优质农产品金奖。
据《光绪兰溪县志》记载,由朴刀岗分五支,一支为余粮山,村以山名。村中民居鲍姓。
余粮山村址坐落于兰溪西北边的一座大山腰中,这座大山叫薄刀岗。余粮山是一个风景秀丽的小山村,因为山高粮茂,故有“余粮”之称。

余粮山鲍氏为上党郡,村始建于明代万历年间。据卢山《鲍氏宗谱》鲍文进,行万六九,南宋宝祐年间(1253——1258)太守,宦游于斯,遂由义乌义亭迁居兰溪石渠。鲍闻三,南宋咸淳年间(1265——1274),由兰溪石渠迁居朱家卢山,明代万历年间,庐山村迁来,。宗族堂名:世德堂。

卢山始祖闻三公十一世孙名道行文十三,道星行文十四,是为余粮山始祖,迄今约十六世。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