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 Com | 华中农业大学玉米团队解析玉米产量调控新机制
相关推荐
-
科研| NAT COMMUN:广靶代谢组参与解析GSA1正向调控水稻籽粒和抗逆性的机制(国人佳作)
编译:秦时明月,编辑:谢衣.江舜尧. 原创微文,欢迎转发转载. 导读 籽粒大小是籽粒产量的重要组成性状,且经常受到非生物胁迫的威胁.然而,人们对谷物产量和非生物胁迫耐受性的调节机制知之甚少.本研究鉴定 ...
-
美杂207
登记编号:GPD高粱(2020)220113 品种来源:伊农112A×YN344 特征特性:出苗至成熟108天,需≥10℃活动积温2350℃,属酿造型粒用高粱品种.芽鞘颜色紫色,叶脉颜色蜡色. ...
-
种植玉米产量不高,和这点因素关系比较大,不少农户会选择错误
关于种玉米产量不高的问题,小帮手还记得以前收到过一位朋友的留言,他自家种植了几亩地的玉米,每亩地都不连块,播种的是同样的品种,在种植管理上基本也相同,但最终收获后,有一块地的产量和其他地块相差了2-3 ...
-
玉米灌浆期常见的一种病害:穗部和籽粒出现腐烂,9月是高发期
玉米在灌浆期间,玉米穗发黑有霉层,并且玉米粒出现腐烂,导致玉米千粒重下降,影响最终的产量,这种情况可能是遇到玉米穗腐病了. 玉米穗腐病,是玉米生长到后期一种常见的病害,由于还会危害玉米粒,又被称为玉米 ...
-
育种家有话说 | 当下小麦育种“好亲本”之标准
当下的小麦育种,当基因编辑和转基因技术在小麦育种上的"门槛"还没大幅降低,或基因编辑或转基因在小麦育种上不大好使时,想要育成产量更高.更有突破性的"好品种".& ...
-
了解玉米的一生,掌握增产密匙
玉米原产于于中美洲和南美洲,中国玉米种植已有约480年历史,面积约6亿亩,是很多农民最重要的经济来源,因此如何在种植玉米的过程中,获得玉米高产,是很多农户密切关心的问题. 首先大家要知道的是今天,@新 ...
-
PNAS | 南京农业大学多倍体团队解析多倍体水稻耐盐性增强的表观遗传机制
"揭秘多倍体农作物具有广泛适应能力的表观遗传基础" 基因组多倍化(全基因组加倍)在植物的进化过程中普遍发生.许多植物包括重要农作物都是多倍体,如六倍体小麦.四倍体棉花和马铃薯等.虽 ...
-
Nature Commun. | 四川大学张阳团队解析药用植物紫锥菊活性成分菊苣酸合成途径
紫锥菊是一种原产于北美洲的药用植物,最初被北美大平原地区的印第安人用来治疗蛇咬伤.咳嗽和感冒等.在欧洲人踏上新大陆之前,紫锥菊已经有了四百多年的药用历史,后来引入欧洲并沿用至今[1].目前,紫锥菊已成 ...
-
Cell Reports | 种康院士团队揭示水稻耐寒性调控新机制
温度是影响水稻品种形成和地域分布的主要环境因子.亚洲栽培稻主要分为粳稻和籼稻,粳稻低温耐受性较强,主要分布于我国北部和东北部,而籼稻低温耐受性较弱,主要分布于我国华南和淮河以南的热带/亚热带地区.目前 ...
-
科研 | 华中农业大学:比较代谢组学揭示玉米与水稻的进化差异(国人佳作)
编译:李菲,编辑:Emma.江舜尧. 原创微文,欢迎转发转载. 导读 代谢物质是指生物代谢过程的中间产物和最终产物.代谢物质在植物生长.进化和环境适应中起重要作用.但是,目前尚不清楚驯化过程如何影响植 ...
-
华南农业大学王海洋教授团队在玉米叶片表皮毛细胞命运决定研究中取得进展
2021年2月24日,New Phytologist在线发表了华南农业大学王海洋教授和魏洪彬副教授为通讯作者题为"ZmSPL10/14/26 Are Required for Epiderm ...
-
半年发表2篇Nature Com论文,解析玉米产量调控机制
张祖新,华中农业大学植物科学技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2004年毕业于华中农业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获博士学位:2005-2009年在河北农业大学工作,教授:2009年至今,华中农业大学植物科学与技 ...
-
半年发表2篇Nature Communications文章,该课题组解析了玉米产量调控的新机制
张祖新(Zuxin Zhang) 华中农业大学植物科学技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2004年毕业于华中农业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获博士学位:2005-2009年在河北农业大学工作,教授:2009年至 ...
-
华中农业大学2012年风景园林真题解析
快题设计就是要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设计,包括从设计构思到手绘表达以及文字说明的一种设计形式.园林景观考研快题设计一般要求在6个小时或者3个小时甚至更短的时间内完成任务书要求的设计方案,在有限的时间内需要 ...
-
Nature Genetics | 南京农业大学马正强团队克隆了一个重要的小麦抗赤霉病基因
前言:6月10号NG背靠背在线两篇FHB1的文章,其中一篇是我们实验室发表的,另外一篇是美国柏贵华团队发表的(链接见文后).后面我们会带来更深入的解读,敬请期待! 小麦赤霉病是由真菌镰刀菌引起的最具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