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藏作品](5149)世界互联网大会上专家呼吁加强跨学科交叉合作
相关推荐
-
什么是学科 | 林墨
学科交叉融合是学科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对学科的形成.分化等历史过程以及学科交叉融合的未来进行梳理和描述. 吕海华 / 南京大学 注:图片来源于必应 学科的形成 古希腊人把所有对自然界的观察与思考, ...
-
牛津大学的科研实力为何如此强?e-Research中心告诉你!
牛津大学e-Research创新科研案例分析 随着多学科研究面临的问题日益复杂,2000年11月英国研究委员会创建了e-Science项目,主要通过网络技术和高性能计算环境(GRID)建立一种全新的科 ...
-
全是顶尖名校!这一全球联盟,迎来新成员
7月8日,2021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在上海拉开帷幕.来自世界各地的人工智能专家齐聚一堂,共同探讨人工智能(AI)的未来发展. 今年,世界人工智能大会首次在香港特别行政区设立分会场.香港科技大学校长史维教 ...
-
以人为本,交叉合作 | 一同感受跨学科医疗合作新模式
近日,今日口腔报道了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成形外科(整形外科)与笑研所隐形矫正中心正式达成战略医疗合作意向.双方医生团队经过多番研究与讨论,确定未来将整合各自专业优势及医疗资源,开展深度合作,为广大牙齿正畸 ...
-
交叉学科前景广阔
2020年08月31日 10:36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 作者:吴楠 近期召开的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释放出重磅信息,将增设交叉学科作为新的学科门类.有受访学者表示,发展交叉学科是大势所 ...
-
深度交叉!医学发展如何借势而为
编者按 人类自诞生之日起,就在与疾病作斗争中成长和壮大.历史和实践都充分证明,只有依靠科学技术,人类才能从根本上找到战胜疾病的有效途径和解决方案. 当前,学科交叉已经逐渐成为科技创新的源泉,成为科学时 ...
-
[首藏作品](5340)打听专家行不通了
打听专家行不通了重庆发布科研项目评审规范本报记者 雍 黎新政一览近日,重庆市首个项目管理领域地方标准<科研项目评审规范>(以下简称<规范>)正式发布,对科研项目评审过程中的术语 ...
-
[首藏作品](7001)“地头专家”班立桐:让小蘑菇托起致富梦
"地头专家"班立桐:让小蘑菇托起致富梦天津市蓟州区坚持"扩规模.强科技.提品质.促融合.打品牌.增效益"的发展思路,加快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在这个过程中,天津市的 ...
-
[首藏作品](6452)科技感满满 国货精品从消博会走向世界
科技感满满 国货精品从消博会走向世界◎本报记者 刘 昊 王祝华 龙跃梅一曲悠扬动听的<青花瓷>,吸引了不少观众驻足观赏.拍照.5月8日,在首届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以下简称消博会)湖北展区 ...
-
[首藏作品](6468)再拿世界第一 中铁装备引领掘进机产业高质量发展
再拿世界第一 中铁装备引领掘进机产业高质量发展◎本报记者 乔 地5月10日下午,恰逢第五个中国品牌日的到来,伴随着热处理炉火焰的燃起,世界上单体最大的智能化盾构装备产业园--中国中铁智能化高端装备产业 ...
-
[首藏作品](6528)向世界一流期刊迈进
向世界一流期刊迈进--关注中国科技期刊发展(上)本报记者 操秀英"从2006年到现在,<细胞研究>这15年的腾飞路,更是一条自信之路,不仅对于我们办刊人是这样,对中国的科研人员来 ...
-
[首藏作品](6345)世界一流期刊建设仍任重道远
卓越行动计划两年多成绩喜人世界一流期刊建设仍任重道远本报记者 操秀英"我想对你们,也想对所有期刊负责人说,一定要有紧迫感,强烈的紧迫感."在听完<细胞研究>编辑部主任程 ...
-
[首藏作品](6281)新技术完成世界最长高铁跨海大桥海上勘探
一次钻探成功率达百分之九十--新技术完成世界最长高铁跨海大桥海上勘探◎本报记者 矫 阳世界最长.设计标准最高.时速350公里的高铁跨海大桥--通苏嘉甬铁路杭州湾跨海大桥建设有了新进展.4月13日下午, ...
-
[首藏作品](6258)张江示范区: 瞄准硬核科技,争做世界科创“中枢”
张江示范区: 瞄准硬核科技,争做世界科创"中枢"◎侯树文 本报记者 王 春上海浦东张江高科技园区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上海光源航拍自创区"十四五"新开局⑤ ...
-
[首藏作品](6251)南海2000米水下,神兽“海牛”钻出世界纪录
南海2000米水下,神兽"海牛"钻出世界纪录◎本报记者 俞慧友 通 讯 员 唐亚慧北京时间4月7日23时,一只高7.6米."腰围"10米.体重12吨的庞大&q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