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对芭蕉扇/夏顺发

(0)

相关推荐

  • 这么热,把朕的团扇拿来!

    上周,我们介绍了清宫中收藏的折扇.但你知道吗?除了在清宫中占据主导地位的折扇,还有一种扇子也颇为流行,那便是团扇. 比起折扇,制作团扇的材料要丰富不少,也要更有趣. 01 纸.绢 书画团扇中,最具宫廷 ...

  • 【艺术殿堂】舜帝的秘密(二)

    我们常说,"红颜薄命",为什么历史上总有一些美丽的女人却命途坎坷? 网上有一个非常精彩扎心的答案: 因为丑的,没有人关注...... 言下之意,不会管你薄不薄命啊! 话虽然说得毒辣 ...

  • [夏日故事]儿时纳凉

    来源:衢州新闻网-衢州日报 2017-08-21 10:27 梁正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我们姐弟随父母下放在农村,那时乡村的老百姓生活艰苦,除了有线广播外,没有冰箱电视,没有电风扇,更没有空调,户外纳凉 ...

  • 令人莞尔的扇形艺术邮票欣赏 - 美篇

    2017.01.17 耀东 春江花月夜   耀东,<日出东方>专题邮集系列之三. 一把中国折扇,在凉凉地煽了三千多年后,终于在进入21世纪后的今天,被慢慢地折拢了,折拢得那么无声无言,又是 ...

  • 169期/冯新生作品/《扇子啊!扇子》/梁剑清读

    文丨冯新生 入夏,闲坐书房时,我总想起扇子.尽管眼下解暑纳凉首选应该是空调. 我一向认定,集文化.历史.人物.工艺.情趣以及实用.欣赏.交流.收藏为一体的扇子,从古至今,一直被人们所珍爱,这是华夏文化 ...

  • 徐德培 | 芭蕉扇

    [往期回读] 蒋勋细说红楼梦合集 收长头发   二八大杠 我的最后一届高三生 三伏天做豆瓣酱  面子 芭蕉扇 江都   徐德培 作者徐德培先生:1947年生,中共党员.中学高级教师.1966年高中毕业 ...

  • 刻骨铭心的那个上午/夏顺发

    文/夏顺发 刻骨铭心的那个上午       农历九月二十八日是我女儿的生日,每每看到她与她母亲骨肉情深的表现,总是情不自禁地勾起我对43年前那个上午的记忆. 那天,我确实颇是兴奋的,因为我将见到我即将 ...

  • 我的擒汉草故事/夏顺发

    文/夏顺发 我的擒汉草故事 4月8日的<运河儿女>隆重推出了王荣华先生的新作--[宝应方言杂谈]剐猪草/王荣华(点击链接可阅读),反复拜读,深感主编的荐语忒恰如其分:"有地域特色 ...

  • 【清明特辑】感悟清明/夏顺发

    文/夏顺发  感悟清明 清明,不仅仅是我国二十四节气中的一个节令,更是中华民族一重大的传统节日,它是人们祭奠祖先.缅怀先人的节日,也是中华民族认祖归宗的纽带,是我们对于生命的一种觉悟.一种礼赞和一种敬 ...

  • 【周末语文】华中师大教授夏家发教授:语文试题信度摭谈(小陈语林)

    华中师大教授夏家发教授:语文试题信度摭谈--        语文考试一直是大家十分关注的话题,语文考试的初衷是什么?目的是什么?应该考什么?应该怎么考?觉得当下还是存在很大的问题.华中师范大学夏家发教 ...

  • 我说“吾唯足知”/夏顺发

    我说"吾唯足知" 近日,浏览网页,瞥见如上一图,颇觉耐人寻味. 原来,这是一枚硕大的铜钱造型,它是1884年山西知名商人乔致庸设立在自己开设的票号后院甬道上的.铜钱的外圆内方似乎在 ...

  • 《星河》2020年春夏卷发我《春光像一条河在流淌》

    春光像一条河在流淌 绿的,是草木之水.红的,是鲜花如波. 三月的故乡,春光,像一条河,在大地上恣肆地流淌,万物都唱着一首动情的歌. 菜花泛滥,桃花乱性. 一切都像一夜暴富,一掷千金. 蜜蜂和蝴蝶,如同 ...

  • 老婆晚年爱书法/夏顺发

      老婆今年六十有七,当年因家庭困难连小学二年级都没读完,与书法自然是八竿子也打不着的事.只是她辍学后,凭着自己聪慧的悟性.好学的精神和执着的毅力收获了不少的文化知识. 说起老婆爱书法,不能不提及六年 ...

  • 也说缘分/夏顺发

    文/夏顺发 也说缘分 <运河儿女>2月7日发表了庆元老师的大作--<我与主编有缘>.反复拜读之,字里行间所流露出的"缘分"之情自然也拨动着我的情丝,故在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