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新高考适应性考试语文作文题再剖析,长沙名师提炼出这些核心价值

1月28日,语文高级教师、长沙市卓越教师、市“十三五”规划课题主持人、长郡梅溪湖中学高中语文备课组长罗景鸿对适应性考试的语文作文题进行了深入剖析。

罗景鸿老师说:“从命题形式来讲,此次作文题仍为情境式任务驱动作文。”分析作文所给材料,他表示命题以朝鲜战争这样一个具体的历史事件作为学生完成任务的情境载体,具体包括:战争发生的背景——新中国刚刚成立,百废待兴,朝鲜战争的战火烧到鸭绿江边,国家安全面临严重威胁;军人和人民群众等中国人民参与的情况——志愿军将士赴朝参战、英雄儿女献出宝贵生命、万众一心,支援前线等;抗战的结果——家国安宁,稳定了朝鲜半岛局势,维护了亚洲与世界和平等。罗景鸿老师认为:“写作任务仍然跟2020山东卷保持一致,围绕‘主题’展开写作,并以团委征文这个指令限定了写作面向的对象。”

对于学生写作,罗景鸿老师指出,从立意方面来说,题目中给定的主题包含“铭记历史”“迎接挑战”两个关键词组。从“铭记历史”这一词组来看,首先应挖掘与理解这段历史的精神内涵,要把握材料所给关键词并联系相关背景知识进行解读,提炼写作的具体内容。材料给出的关键词有“抗战”“国家安全”“英雄”“万众一心”“半岛局势”“国际秩序”等,结合特定历史情境,这些词涵盖了国际交往、家国情怀、民族大义、革命精神、个体品格等核心价值。学生从中提炼出“反抗霸权与欺凌”“保家卫国”“牺牲奉献”“团结互助”等主旨并不很难。

同时,罗老师认为从对特定历史的理解出发,思维往纵深拓展,学生也可以从为什么要铭记这段历史或者怎样铭记的角度去阐述对历史的认识和思考、理解和传承。但主题中“铭记历史”这个关键词组并不是孤立的,要和“迎接挑战”关联起来,虽然时光已经流逝70年,当今的世界不再是以前的世界,当今的时代也不是过去的时代,当今的中国也不再是百废待举的中国,但是,朝鲜战争中呈现出的各种精神对于当下仍然意义非凡。在理解与传承历史的同时,仍然要站在新时代、新世界、新中国的高度去阐述自己的思考。

通过此次适应性考试的作文题,罗景鸿老师说:“揣摩命题者意图,稳稳指向核心功能,践行‘立德树人’育人目标的落实,突出价值引领。”同时,朝鲜战争是中国人在近代屡遭西方列强欺凌后,第一次站起来对抗的战争,这次战争之于国际、国家、民族、人民意义重大,影响深远。罗景鸿老师总结表示:“这一历史大事在政治素质、道德品质和科学思想方法等方面都可以有效触动学生思维,使学生有话可说,适合考查学生思想认识水平以及阐述自己见解的能力。”

潇湘晨报记者 李楠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