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老照片再现考举人情景,考生扛行李进场,9天9夜不能出门
相关推荐
-
这个地方,竟是决定古代学子命运的第一道门槛,有非比寻常的意义
山东高校浓厚的学习氛围,其实是有着悠久的历史的.自明朝时期山东行省设立以后,济南便成为了山东行省的首府,亦是该省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有明清两朝,每隔三年济南贡院都会举行声势浩大的乡试,届时有数以万 ...
-
现代高考和古代科考全面对比,谁才是“一考定终身”?
现代高考可以说是全国莘莘学子人生中的一场成人礼,经历过高考的洗礼,相信他们会更加从容和自信地面对未来人生中的种种挑战和挫折.高考意义非凡,对于古代的读书人来说,科考亦是如此. 我们接下来不妨比较一下现 ...
-
南京老地名里的科举故事
□南报融媒体记者邢虹 古代,科举考试是读书人的人生大事.历史上的南京,是读书人聚集地,是科举考试中心.流传至今的一个个老地名,记录下了科举文化历史.漫步在南京街头,江南贡院.成贤街.四牌楼.三牌楼.沈 ...
-
古代科举考试没有照片,怎么做到“人脸识别”,杜绝替考现象呢?
有考试就有作弊,在众多作弊方法中,替考可以算是最简单粗暴的一种.即使如今防作弊技术不断完善,面部识别加指纹验证,每年大大小小的考试中,还是有不少替考者被抓. 那古代科举考试连照片都没有,又怎么确定考试 ...
-
古代科举考试中的“乡试”
文/张崇琛 童试在明清仅是一种"入学"考试,正式的科举考试是乡试.会试和殿试三级. 乡试通常每三年在京城及各省城举行一次.一般在子.卯.午.酉年举行,称为"大比" ...
-
晚清老照片再现考举人的情景,考生扛着行李进场,9天9夜不能出门
考举人,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们结合老照片和文字材料,为大家重现清朝江南乡试的情景. 1873年江南贡院全图. 江南乡试的考点位于南京江南贡院,这里是安徽和江苏(含上海)两省读书人考举人的地方.清初有考 ...
-
晚清老照片:男子肩扛1000文铜钱买鸡蛋,老牛拉碾原地打转
晚清时期,美国人曼利(Wilson Edward Manly)在四川工作,先后辗转重庆.资州.成都等多个地方,对"天府之国"比较了解.在此期间,他搜集或者自己拍摄了当地的照片,如今 ...
-
一组晚清老照片,48岁的李鸿章眉清目朗,14岁的婉容一脸青涩!
逝者如斯夫,遥想一百多年前的国人,还在风雨飘摇中得过且过.用老照片将那些真实的历史场景展现出来,不由得一阵感叹,物是人非! 被鸦片侵蚀的国人,不分老幼,无关贫贱,皆可吸食成瘾."东方病夫也, ...
-
晚清老照片:朝廷大臣后院妻妾成群,布衣男子坐在屋顶上发呆!
图为一组收藏在美国图书馆的珍贵晚清老照片,彼年正是晚清1902年,老照片中取景的是百年前的广州社会面貌和人物旧照.其中不但有晚清时期朝廷大臣的后院妻妾成群留影,而且亦是可以一窥晚清时期的布衣男子坐在屋 ...
-
晚清老照片:秋瑾穿男装英姿飒爽,贵妇涂口红只涂下嘴唇
小编搜集整理了一组晚清老照片,为大家展示100多年前的人物及其生活.其中有致力于推翻帝制的女侠,有衣装精致的贵妇,有身陷囹圄的囚徒,也有粗茶淡饭的小人物--他们的阶层不同.命运不同,共同构成了晚清社会 ...
-
晚清老照片:王爷坐船出行阵势浩大,年轻女子穿衣华丽但不好看
摄影术的传入,留下了晚清时期珍贵的影像记录,让后来人可以直观地了解100多年前的社会原貌,人物.街道.建筑.重大事件--全都可触可感,如同亲身经历过一般.虽然照片定格的是瞬间和片段,缺乏完整性,但结合 ...
-
晚清老照片
搜狐媒体平台 11-14 18:40 大 摄于1904年,图为当时的一种死刑.受刑人被关在一个笼子里,脖子卡在上方,他必须用脚尖垫着以减轻痛苦.最后,该犯人因体力不支窒息而亡. 杂技班小孩练功 乞丐, ...
-
晚清老照片:戴木枷锁的女囚犯,笑容甜美的新婚夫妻!
图为一组拍摄于晚清时期的百姓生活场景老照片,这些珍贵的老照片非常直观的记录了晚清年代多个阶层的人物及社会场景.相比起书本上单一的文字描述出的轮廓,纪实的影像老照片更能全面贴切的呈现历史的面貌.这组珍贵 ...
-
晚清老照片:荒草萋萋的北京城门,明朝十三陵的牌楼!
图为一组拍摄于晚清1905年的百姓生活旧照,这组珍贵的老照片非常详细的呈现了一百年前的老北京风貌.其中不但有晚清末年的北京城门旧照,而且其荒草萋萋的破败景象令人心酸难言.再者就是明朝十三陵的牌楼留影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