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机居中主调控

张介宾云:物之根于中者,以神为主,而其知觉运动,即神机之所发也,物之根于外者,必假外气以成立,而其生长收藏,即气化之所立也。根于内者,命曰神机,“神机”相对于“气立”而言,指神对生命体内气化活动调控主宰,是生命存在的根本,故曰:神去则机息。

先天神机根源于父母之精,禀赋有高低好坏之别,暂将其简单的比喻为汽车的出厂设置,分为乞丐版、豪华版、尊享版。顾名思义,乞丐版出厂配置较低,质量相对较差,后期使用容易损坏,多需维护修理,尊享版配置最高,功能多样,质量好,抗损坏能力强大,使用寿命长,豪华版居中。对应人的体质,乞丐版先天禀赋不足,体质虚弱,弱不禁风,正气不足以抗邪,有甚者需常年服药,尊享版体质则一身正气,体格强健,机体能跟随外界天气变化及时做出调整,与自然相应,从而极少发病。后天神机与个人日常保养有关,人出生之前,以先天养后天,出生之后,则以后天养先天,成长也是神机耗损的过程,若能顺应自然以养生,达到天人合一,内外气机流通,才能达到保养正气,强健体格,延缓衰老的目的,即便是尊享版先天体质,后天不注重保养,如饮食劳倦、喜怒无常、醉酒熬夜等行为皆能磨损零件配置,使机体“一气周流”循环链某一处或多处发生断裂则病发。

神机用以指导人体生命活动,顺应自然环境变化,保证体内、外环境协调一致,有选择的利用自然,有意识的改造自然、创造外界物质,以供人体需求,若凌驾于自然之上,必将自食恶果。我认为神机是否强大,体现在它能否根据外界气立变化,及时的做出机体内部相应调整,使气机相通,内外同步,周流不息,如环无端,此即正气充足。

神机与气立并非完全独立的个体,二者相互协调,维持人体内外环境协调同步,是天人相应(天人相互感应、相互映照)的延伸与具体表现之一。师父常用手机来做比喻,一部手机,当装上上SIM卡激活之后,它的生命才正式开始,基站发出信号,经过卫星接受,传递给SIM卡,然后手机的各种功能才能正常使用。人也一样,当我们从母体脱离那一刻开始,人的生命才真正开始,只不过人是自带SIM卡,出生那一刻自动激活,与宇宙发生联系,宇宙发出信号,人体的经络去感应并接收,风的信号由厥阴肝经接收并传递给肝;火的信号由少阴经接受并传递给心……依此类推。那么发出信号的宇宙就是人体生命活动运作的“基站”,也就是“气立”;经络就是沟通人体与宇宙的“卫星”和“SIM卡”;五脏六腑则为人的“芯片”,也就是“神机”。神机与气立通过气机流通,相互沟通,融为一体,正如岐伯所言:“根于中者,命曰神机。神去则机息。根于外者,命曰气立,气止则化绝。"

但为何六气之邪,感人虽同,人受之而生病各异?如《素问·内经》:风之伤人也,或为寒热,或为热中,或为寒中,或为疠风,或为偏枯,或为风也,其病各异。无非是因为人体内在神机不同,体质不同,与病邪交会产生的结果也不同。《乾文言》: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水流湿,火就燥···“同气相求”好似神机与气立之间无形吸引,一气向牵,所受之邪,每从其人之脏气而化,或从虚化,或从实化,或从热化,或从寒化,如素体阴寒易感寒邪,素体湿盛易与水湿痰饮同气,素体阳热易感热邪,或即便感寒邪,也易入里热化,瘦人多火,肥人多痰···又有生活环境相同,有人得病,有人不病,有人病重,有人病轻,根本原因也在于内在神机强弱不同,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神机与气立的关系具体体现在“五运六气”···但气立有至而未至,不至而至,具体运用,还需观“象”,若观其不是当年气,看与哪年运气同,择而用之,灵活布阵。关于五运六气不能简单的认为其为研究气候对人的影响,更可以将其作为中医的一种辩证模式,运用于临床,以上所述,无论气立或神机,均可以运动变化着的“太极”的形式呈现,形成周期性、相互同步的对应关系,“易”是天地万物“生生不息”的动力来源,一花一世界,一叶一乾坤,天地万物皆可自成一太极,又可共成一太极,大太极中有小太极,包罗无限。太极并非平面静止的“太极图”,乃是多维立体、不断运转着的“太极球”,具有时间、空间的无限延伸、延展性。

人禀天地之全气而生,气偏则病,中药来源于自然万物,禀天地之偏气而生,中医以药物的四气五味,模拟方位、时间,使组方的君臣佐使,形成一“小太极”作用于人体,以药之偏纠人之偏,恢复气机的升降出入,本身就是天人相应,生克制化,一气周流,和谐共处的具体体现。

出入废则神机化灭,升降息则气立孤危,说到最后,唯有一字:气···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