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夺泸定桥,红军突击队只有22人?老兵回忆道:还有一支奇兵
相关推荐
-
红军飞夺泸定桥时,为什么敌军只是拆了木板,没有被炸毁主体
在中国近代历史上,国家面临着内忧外患,外国侵略者用长枪大炮打开了中国的国门,国内寻求变革,也有着种种的冲突和矛盾. 北洋军阀建立政府这一时期是中国近代史中最为混乱的一段时间,为了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国 ...
-
飞夺泸定桥得以实现的原因
20210501 历史背景:1935年5月,中央红军在毛泽东的率领下,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来到大渡河安顺场(太平天国翼王石达开的部队即覆灭于此).虽然还有几艘小船没有被销毁,但是2万红军要渡过大渡 ...
-
易说战事2:飞夺泸定桥
开篇的话 易经有三层意思:简易.变易.不变.易经以几个橫杠的排列组合推演出事物发展的多种可能性,供人们分析并做出决策,并不指出必然性.因此它是思维方式.易经思维经过几千年的影响早就渗透进了中国人生活的 ...
-
川军为何不炸掉泸定桥,断绝红军的道路?
在国共两党竞争期间,飞夺泸定桥事件对双方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当时蒋介石意图清缴这个红军,红军自然也不会示弱,大肆展开反击,也走上了长征之路.1935年5月,红军北上路过大渡河,河水太过湍急,无法凭借船 ...
-
红军为何能快速夺取泸定桥?兵分两路,健步如飞,22勇士视死如归
原创蓝风破晓2021-05-03 13:04:19 每每看到红军长征,总是能激起万千感动,想想那时的年轻人,大部分都没我们读的书多,见过的各种新生事物也比我们少,但那种为事业拼搏的精神,为革命抛头颅. ...
-
古代没起重机,古人是如何把40吨铁索搭建在大渡河上,建成泸定桥的?
1934年10月,为保存有生力量和北上抗日,我军实行了战略大转移.次年5月25日,我方红一方面军来到了四川省泸定县,该县有一条十分湍急的河流,名为大渡河,河上修建的铁桥名为泸定桥,能否成功渡过此桥,是 ...
-
会理会议后,强行军过大渡河、夺泸定桥
会理会议之后,中央红军也就是红一方面军得到了一定休整. 会理,一个弹丸小地,不可能容得下中央红军近三万人的部队. 会理 于是毛泽东指挥部队离开会理,大踏步向北继续长征.这里已经是四川境内.在进入大凉山 ...
-
红军飞夺泸定桥时,敌人为何不炸桥而是拆木板?老兵说出了实情
在四川省石棉县南桠河畔,伫立着一座著名的翼王亭,此亭纪念的乃是晚清太平天国的翼王石达开. 1862年,石达开便是兵败于此,亭中的一座石碑上还记载着他兵败的全过程. 而在1935年5月,红军长征又行至此 ...
-
飞夺泸定桥22勇士去向统计表,怀念英雄人...
飞夺泸定桥22勇士去向统计表,怀念英雄人物[赞]
-
22勇士飞夺泸定桥,3人牺牲,仅有5人留下姓名,大部分无名可考
1935年5月25日,红军强渡大渡河成功后,因船只少,只找到4条小船,其中3条还是破的.靠着几条小船,要一两个星期才能全部过去.毛泽东没有忘记石达开的故事:延误时机是他惨败的原因之一.毛泽东发誓,决不 ...
-
红军长征途中“飞夺泸定桥”的22勇士,后来如何?
对于红军长征事件,在中国历史发展上是必不缺少的,其中有一场战役叫"飞夺泸定桥",此次战役也是非常重要的战役之一.据查阅资料得知,我们的毛主席是这样形容这场战役的,当时红军在一个庙里 ...
-
红军飞夺泸定桥时,国民党为何不把13根铁索炸断?究竟有何内幕?
两万五千里长征是世界战争史上的奇迹,而22勇士飞夺泸定桥,强渡大渡河,则更是这奇迹中的奇迹. 1935年五月,三万多疲惫的中央红军到达大渡河畔,时值雨季汛期,平时就能水流漂石的大渡河现在更是势如奔马. ...
-
22位英雄飞夺泸定桥,敌人为何不炸桥只拆木板?实情简单而悲壮
打开凤凰新闻,查看更多高清图片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相信但凡是中国人对长征都不陌生,正是因为中国人民解放军不远万里长征,克服了重重困难,才换取了我们现在的美好生活. ...
-
红军飞夺泸定桥,敌人为何只抽桥板不炸桥?刘文辉有三大难言之隐
如果1935年5月刘文辉果真炸了泸定桥,恐怕14年后他也就不敢跟邓锡候共同起义了,在解释这个问题之前,首先要明白泸定桥当时位于"西康"省境,并且是川康之间的重要交通要道. 驻守大渡 ...
-
1935年红军飞夺泸定桥,为何敌人没炸桥索?刘文辉:真不敢炸
1935年5月25日,成功强渡大渡河的红军部队继续北上.战士们在倾盆的大雨中,一天的时间竟然奔袭了240里,最终在29日清晨抵达泸定桥.但是眼前的景象让战士们心头一紧,现在的水面上只有13根摇晃的铁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