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想光明正大的谈谈【性】这件事

来呀

点击上方蓝字绿色海绵Time

我们相爱就是为民除害  么~

今天我想光明正大的谈谈【性】这件事

我敢光明正大的谈论性并把它以文字的方式发出来的此时此刻,已经是我生活在这个世界上的第23个年头,我很幸运,靠着自己的知觉和知识习得逐渐了解性,并没有出什么大差错。

在我上大学之前,对于性还是一种羞于启齿的状态,我觉得从小地方出来的女孩子多多少少会显得传统和保守一点,倒不是说这有什么不好,只是在与开化和自由接轨的路途中要多花上一些功夫。

我们要比别人更晚一点接受性自由性平等这些观念,大概也是因为我的晚进和观念逆转,导致我对平权和女性权力更加敏感一些。

百度百科给性下的定义很文艺。我觉得很好,因为在阐述的过程中还原了一些它的自然状态,而没有天然的落入俗套。

性,xing,从心从生。人之阳气、性善者也。人的本性,是具备生命力的、创造力的、向上提升能力的。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礼记·中庸》

性的本质:心生为性

一、心。作为哺乳动物,心脏是从受精卵发育出来的第一个器官,是伴随着生命开始和结束整个过程的唯一器官;同时,心脏是一个接收外界信息、并形成同步善恶(促进与伤害)判断、继而做出相应的意识调整的最重要器官。心,是引领人获得生命高度提升的器官。

二、生。我们因为父母爱的力量、父母的欲望,而合成了我们这块肉肉。我们典籍《礼运》中有记载:人以纵生,贵於横生。我们“人”这块肉肉,是以纵向降生于世的(竖式分娩;不包括手术型的剖腹产。),以此区别于横向降生的动物。“……按禽、兽、草、木皆天地所生,而不得为天地之心;惟人为天地之心。故天地之生此为极贵。天地之心谓之人,能与天地合德……”这是我们人与生俱来已具备灵性、具备高等意识的明显特征。

三、 性。是具备创造力(心)的、生命力(生)的,向上提升能力的。这是我们得以留存于今、生生不息的本质。我们的创造力与生命力,往纵向发展,创造出人类文明;往横向发展,诞生出泱泱族群,繁衍不息。

原初我也认为,性就是男女之间的事,并且是年龄差距不大的成年男女之间的事。小时候我的父母不会给我讲述很多关于性的事,他们对此的态度也是羞于启齿的。我只记得我妈告诉我,女孩子要保护好自己,我大一点的时候就知道这句话中的隐晦含义。

至于对发生在未成年人身上的性以及同性之间的性我还无从知晓并难以接受。

到了大学,我接触到了很多人,很多自由的灵魂,也接触到很多对性的知识探讨,才知觉接触性并不是一件不齿的事,当别人大大方方的谈论此事时,我从无法接受到重新反思。女性对性的认知要比男性更加曲折。也是在大学我逐渐接受同性恋的存在,把它当作一种社会现象来看,社会学和心理学告诉我各种原因导致他或她变成我们如今看到的样子。我不在像以前那样妄自评断,而是在原因层面上抱以理解,对性的宽容是对女性权利的一种释放也是对自然状态的一种释怀。

我觉得这对于我来说得益于一种大学思维的教化。我今天谈的性当然不停留在生物课本上的知识点,更确切的说是一种性观念、性意识或者说性状态。

一谈及性,人的情感总是要表现的更加强烈一些,这就是我们的性观念、性意识在起作用了。我也不能免于此。

携程虐童案出现的时候,我还能保有一定的理性,等到北京红黄蓝幼儿园事件一出,愤懑之情再也无法压制。这不仅源于对孩童的一种自然情感的疼惜和不忍,还是因为把性字眼加之于孩子之上的倒错和厌恶。

性越来越呈现出一种不正常的状态,性变态、性侵这些字眼不断撞击我们的眼球,尤其是这些字眼逼近孩子时给我们心灵带来的压迫感更是不觉窒息的。

我不知道问题出现了哪里。我没有力气再站出来理性的说我们在关注孩子的同时,要注意别把幼师群体逼向绝境,中国人少有剔除以偏概全的能力,常常把个体的帽子扣给群体。但我也承认这种惶恐不安是有意义的,无论是逼迫顶层设计还是指向实践中的保护措施和性教育意识。

对于这个事件我想更多的人是对针对未成年人实施的性产生无法理解的惊诧和厌恶,一个为人父为人母的人何以能对同自己孩子一般大的面孔实施性行为,并如此公开大胆和没有力量尺度。高年龄差下的性对社会伦理道德和法律规则底线都如猛虎般碾压而来。

事件逼我们反思到底是哪一个环节的性观念、性意识出了差错,当我对性教育开化到使得女性性权利得以体现主张而感到庆幸的同时,面临性侵儿童引来的局促不安不禁反思是不是性开化的过头了?以至于部分成年人失去了自己的尺度,如果是社会埋下了这颗种子,我是不是情愿社会倒退?

我想了一下,答案是否定的。排除个别人生理或者心理上的性变态因素之外,应该是父母和孩子的性教育水平都不够,性文明开化是很多敏感之人对整个社会观念倾向的提炼感知,是内化的,不是外化的。

个体自由的冲击,文化观念的开化会在很多人身上刻下过分负面的烙印,于是尽管为人师表,但是还能那么堂而皇之的在孩子面前表达性,性表达过度令人咋舌。

我一个人对性的探索过程和观念变化真的很艰难,我觉得这是每一个人都在面临的问题。这个问题的解决需要父母的努力,需要社会的助力,最后才是依靠自己的体悟。

我最赞同的是每个年龄应该有每个年龄应该做的事,不必非要提前或者延后,性教育也不一定要一下子彻底到什么地步,但也不能晚进到无法吸收。可以分阶段分程度的来,家庭学校单位都要注意。

我看过熔炉也看过素媛,我觉得不是所有的孩子都能像素媛那么不幸和那么幸运,不像她那么不幸是指,尽管此类事件最近层出不穷,但未必会降临在己身;不像她那么幸运是指,一旦事件发生在你的切身周遭,你未必能有那么好的父亲,那么好的同学,那么宽容和善意的周围群体。

不幸的事,尽管如此,素媛还是自杀了。我们当然无法共情从对性的无知被动到对性的认知接受施与一个孩子的伤害,我认为这种伤害是巨大的,是在鞭打这个社会和国家最基础的根部。

性在逐渐不陌生的情况下竟逐渐变得可怕和可憎起来,于是更不能把它隐藏起来,而是要把它使得其所的曝露出去。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