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大成者都明白,成功之要在于得人,得人之要在于四大高招

古往今来的那些大成者都明白,成功之要在于得人,得人之要不在别的,只在以下四大高招。

一、宽容

每个人都有可能犯错误,如果过于计较,会使得他们心理压力太大,或者心怀怨恨,以后的事情恐怕更难做好,这样对结果是非常不利的;而成功者们更在意的是出现错误后如何补救,他们知道,目的是要达成结果,而不在于惩罚人,所以他们往往会选择包容,当你用包容的态度去对待那些犯了错误的人,他们只会心怀歉意与感激,去促成这件事情做好。

每个人都有不够成熟的人生阶段,包括成功者自己也经历过青春年少。当面对一些年轻人年少轻狂、毛手毛脚、考虑问题不全面等问题时,成功者更看重的是他们身上的冲劲、闯劲、学习能力、可塑造性等优点,而不是一味的盯着他们的缺点,更不会按完人的标准去要求他们。

当你懂得宽容的时候,格局也就提升了。当你懂得宽容的时候,你会发现,那些被宽容的对象将会迸发出惊人的能量,创造的价值将远超出那些他们曾经犯下的错误。当你懂得宽容的时候,你会惊奇地发现,越宽容,结果越美好。

当然,宽容不是无度,不是没有底线,宽容一定是建立三个基础之上:

1.好的发心。如果出发点是好的,确实是想把这件事情给做好,但因为能力不够、理解偏差、不可抗力等原因,这是需要宽容的。但如果出发点就是坏的,当然不能宽容。

2.不是屡犯同样的错误。同样的错误,一次可以宽容,两次可以宽容……可是,总是犯同样的错误,这就是态度的问题了,就不值得宽容了。总是去原谅同一个人同样的错误,那就不叫宽容了,那叫软弱、无能。

3不会给其他人树立起坏的榜样。三国时期,马谡丢了街亭,按罪确实当斩。但马谡发心不坏,且确实是可用之人,而且正值用人之际,诸葛亮内心是并不想杀他的,但诸葛亮在权衡利弊之后,并没有选择“宽容”,还是斩了马谡,关键原因就是如果不杀他,就难以服众,难立军威了。

宽容与严厉,从来都不矛盾。常常体悟宽容之道,踏入更高层面的人生境界。

二、成功时不忘为他人表功

多数人在事情做成的时候,总是沾沾自喜、好自我表现,即便这是团队取得的结果,即便这里边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别人的帮忙,但他们总是想把功劳记在自己头上,以满足自己炫耀式的“自尊心”。但是,这种“成功”都不可持续,都不会取得大成,因为他不懂得感恩,不懂得肯定别人的功劳。当你把功劳独占的时候,你也就失去了获得其他人下一次帮助的机会。

而真正的成功者绝不会独占功劳,他知道,自己的能力再强,没有其他的人帮助、没有团队的支持,自己什么也做不成;他懂得,人是需要感恩的,只有感激别人的付出,才会得到别人下一次的帮助;他明白,每个人都有被肯定的需求,满足伙伴们的这些需求,伙伴们才会在下一次做得更好,从而助你持续地、更大地成功。

三、失败时能承担责任

所有的成功都不是一蹴而就的,所有的成功都会经历失败。而那些最终获得成功的人,在经历失败的时候,从不会把责任推卸到别人身上。

很简单一个道理,那些喜欢把责任推到别人身上的人,没有人会服你,没有人愿意跟你混,没有人愿意与你合作,失去了别人的信任,自然就无法成功了。而那些在失败时敢于担责的人,他的胸怀、格局都会令下属、合作者敬佩并追随,当人们发自内心“佩服”的时候,创造出来的价值是无穷的,这种价值的汇聚,将最终成就那些敢于担当者。

四、会与他人分享。

成功者在打下猎物、 收获战果、夺下城池时,对合作者、有功者从不会吝啬。他们乐于与其他人分享胜利果实,这样,才会有更多的人愿意追随他们。甚至在很多时候,他们宁可让合作者多得一些,自己少得一些,表面上看起来自己是亏了些,其实自己赚了名声、赚了信任、赚了可持续成功的条件,会吸引更多的人跟他们合作,这样才会获得大成功。

而那些失败者往往不愿意与他人分蛋糕,都想自己多得甚至独吞,这样,就失去了下次合作的基石,短暂的蝇头小利就这样葬送了未来的成功。

以上四大得人之要,凡胸怀大志者,切记!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