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企中的一股清流:砸锅卖铁搞研发的赛力斯

70%的股权质押、一年亏损13.8亿、3年烧掉40亿……

这不是什么资本游戏,也不是哪家新经济公司的财报,这是小康集团砸在智能汽车上的成本,用其创始人的话来说,是“砸锅卖铁搞研发”。

众所周知,造车烧钱。

烧掉了 3000 亿后,恒大汽车至今未有一款汽车实现量产,拜腾3年烧光84亿也造不出量产车,蔚来狂烧百亿差点破产……

但小康这样赔上几乎全副身家,破釜沉舟搞研发的,造车新势力中大概找不出第二家。

为何对研发如此执着?

“真是技术上穷怕了”。小康集团的创始人张兴海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反复念叨。

2016年,敏锐意识到汽车行业智能化、电动化趋势后,这家位于山城重庆,主营微型面包车和越野轿车的企业,决定躬身入局电动车江湖。

电动车风口正猛,但小康一点不想走捷径,他们在美国和国内分别设立研发团队,负责电驱研发的团队不少人来在全球著名电动车企业来,小康甚至大举挖特斯拉的墙脚。小康集团创始人张兴海在接受《品玩》采访时坦言:“我们花更多的价钱把核心技术人才招聘来,反正一下子就来了,硅谷的用人关系还是蛮好的,但是一定得注意知识产权保护。”

“一般都说是筑巢引凤,我们就搞了一个有凤凰的地方去筑巢。”他总结道。“我们在那个地方(硅谷)搞了SEP200的驱动电机,这个电机当时是在技术指标上是非常领先的,感应电机255千瓦,有510牛米,单台电机指标上是非常领先的。这个电机从最初的产品构想,到最后的电机设计、控制系统设计,以及整个电机减速器等等,都是在硅谷我们的赛力斯团队完成的”,小康集团首席技术官许林介绍道。

除了大手笔广纳贤才,小康对技术的执念还体现在其工厂的自动化上。

小康的电动车品牌赛力斯的两江智能工厂是全国屈指可数甚至是唯一一家实现冲压、焊接和涂装三大汽车工艺100%自动化的工厂,其总装车间的自动化率也已经达到27-28%,高于奔驰和宝马在中国的工厂不超过25%的水平。

光是这家一年产能最多可达15万辆轿车的智能工厂,就在三年多的时间里花掉了小康集团40亿元人民币的“家底”。

“说是砸锅卖铁,那一点儿也不夸张”,小康集团首席技术官许林对品玩说,“我们(两江)工厂建成投产之后,中国工程院搞了一个院士重庆行,一大群院士来重庆参观,看了我们的工厂说哪有像张兴海这样把全部身家都砸在制造业上面的,之前没看到过。”

小康的《2020年业绩预告》显示:预计全年归母公司净利将亏损13.80亿元至17.80亿元,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股东净利润将降至-24.80亿元至-20.80亿元之间。如此看来,张兴海所说“这几年卖微车攒的,砸锅卖铁全在这里了,70%几的股票都质押了,都拿来搞这个创新了。”一点也不夸张。

比起那些站在聚光灯下的“造车新势力”,埋头研发,执着于自主创新的小康集团和赛力斯未免低调得有些格格不入,正如品玩所说:它绝对没有,也从未曾享受过被“新能源汽车”这盏聚光灯聚焦的瞩目与喧哗。

或许现在,小康和它的赛力斯是时候站上舞台,迎接世人的瞩目了。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