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海战役既不是粟裕的小淮海,也不是大淮海,更不是徐蚌会战
相关推荐
-
杜聿明到淮海战场之后,提出了一个危险的计划,却被刘峙否决了
等到杜聿明到徐州的时候,淮海战场是个什么情况呢? 黄百韬兵团已经被包围了,其中的63军已经基本上被消灭,剩下的残兵大约7万人,被包围在碾庄,动弹不得,在等待救援. 孙元良兵团还在宿县,正在往徐州前进, ...
-
黎明前的决战:淮海篇-小淮海打成了大淮海
终于写到淮海战役了. 这是我特别喜欢的一场决战. 是世界战争史上的奇迹. 60万战胜了80万. 这场70年前发生在中原的大决战,特别传奇. 华东野战军和中原野战军密切配合,以少胜多. 解放军在兵力.装 ...
-
国军党徐蚌会战失败源于一个字“慢”
淮海战役也就是国民党称之为徐蚌会战的战役,与其说国民党徐蚌会战失败,是贾汪起义以及廖运周等人的起义造成的了,个人认为人为造成部队行动迟缓,才是战败的主因.徐蚌会战计划由时任徐州"剿总&quo ...
-
没有郭汝瑰,粟裕还能不能打赢淮海战役?
情报不能没有,但是也不要过分夸大间谍的作用.克公说过,情报70%是来自公开渠道的信息,对这些信息进行综合分析和判断之后得出的结论,卧底和间谍传来的有用的情报往往并不多,没有那么关键,至少不是决定性的. ...
-
橡树 | 从郑州战役侧看淮海大决战
(本篇文章作者:橡树.子珂.博文.全文7000多字,大约阅读20分钟) 1947年3月,陈毅(举望远镜者).粟裕等人视察华野炮兵实弹射击. 前言: 河南号称中原,中国的历史大半都在这里上演. 河南隔黄 ...
-
陶勇的一个建议让华野4纵增兵3万多人,粟裕:你这个建议很好
1948年中央制定了开展淮海战役的决定,10月,华东各个野战军从各地赶往淮海战场,陶勇率领华野第4纵队从兖州出发,朝着黄百韬兵团的驻地新沂赶去. 部队不分昼夜地轻装简行,陶勇则是不分昼夜地穿行在部队中 ...
-
淮海战役—国军2名中将被毙、3名中将自戕、124名将领被俘
1948年9月,当济南战役仍在激烈进行中,粟裕就于9月24日7时发电报给中共中央军委:"建议着即进行淮海战役." 中共中央军委经过慎重考虑,于9月25日19时复电,同意粟裕的建议: ...
-
华野锁死30万蒋军,杜聿明反手逃出徐州,粟裕猛然发现急追130里
<孙子兵法>曰:"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夫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未战而庙算不胜者,得算少也."由此可见,古人认为战争是关乎国家生死存亡的大 ...
-
如果杜聿明不去增援黄百韬,去追击中野,淮海战役会怎么样?
淮海战役之所以比辽沈战役难打,就在于辽沈战役解放军已经是完全优势,平趟过去就可以赢,而淮海战役双方的实力差距其实并不大,所以国军其实有很多翻盘机会,不止一个地方只要国军不出错,都不会把一个明明起码可以 ...
-
淮海战役每天打出3万发炮弹,这么多炮弹从哪来?粟裕说出答案
淮海战役之前,粟裕打了几个漂亮歼灭战,俘虏大多是穷人出身,后经教育整编成了解放军,在淮海战役几个阶段,俘虏投诚不少,就地转为解放军,当时没有解放军军服发,只发一顶帽子作为标示.美国人说淮海战役是我军指 ...
-
用邮票讲故事-淮海战役 - 美篇
用邮票讲故事-淮海战役 2019.09.24 春风化雨 阅读 263分列式进行曲 话说上个世纪40年代末,在我国中原地区发生了一场决定中国命运的大决战-淮海战役,这是解放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 ...
-
华野围攻黄百韬伤亡惨重,粟裕:严禁上报伤亡数字!事后才知高明
古代兵训有云:"慈不掌兵".这条箴言虽然只有短短四字,却哲理颇深.战争是残酷的,一位优秀的将帅必须对战争的残酷性有着深刻的把握.因此到了战场上,决不可仁慈过多.如果当严不严.心慈手 ...
-
听闻歼敌十万、黄百韬自杀,粟裕立马昏了过去!之前犯了一个错误
淮海战役可谓战争史上的一大奇迹,当时解放军以少胜多,在兵力和战备都不及国民党的情况下,仍然取得了战役的绝对性胜利. 而在这场战争中,真正决定淮海战役胜负的,当属第一阶段的"歼灭黄百韬兵团&q ...
-
如果李弥兵团等一下,黄百韬兵团是否能免于覆灭?
按照国军统帅部拟定的徐蚌会战的作战计划,淮海地区被整体性放弃,要求黄百韬第七兵团.李弥十三兵团.邱清泉第二兵团.孙元良十六兵团撤退到徐州一带,依托徐州外围的永备国防工事,与华野进行战略决战,以求击败华 ...
-
只差一步就到大许家,手下军长拒绝撤退,黄百韬只好死守碾庄
淮海战役开始之前,国军也在准备徐蚌会战计划. 徐蚌会战的计划是杜聿明在1948年初就已经提出的,就是放弃陇海路,将沿线的机动兵力全部集中到徐州附近,依托徐州到蚌埠的铁路进行补给,再加上徐州的永备国防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