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子《以梦为马》:一个尼采般的殉道者,一个被放逐的流浪灵魂
相关推荐
-
180年前,梭罗在瓦尔登湖隐居两年都干了啥?
180年前,梭罗在瓦尔登湖隐居两年,在当时工业化高速发展的时期,28岁的他意识到的东西,180年后的今天,看起来依然是有效的,虽然今天想要找到一片属于自己的田园之地已经很难很难,但是谁也阻止不了我可以 ...
-
真实的位置
重温<瓦尔登湖>后,想写一篇"论真实"的小文,最后写了一点"真实的位置". <瓦尔登湖>或虚浮或远方.最终成为一种能"直指人心 ...
-
尼采“真理意志”的一个笛卡尔视角
编者按:为什么真理要和意志联系在一起?也许笛卡尔可以给一个解释. 尼采在<道德的谱系>第三篇"禁欲主义的理想是什么"中,旗帜鲜明反对这个基督教传统的"真理意志 ...
-
尼采:每一个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对生命的辜负
编者按 画家丁融 辋川穗境|之一(局部)宣纸设色 丁融 Herbaceous Moment Series/DING Rong color on Chinese rice paper 彩穗方华|之四 ...
-
老子《道德经》泄露的3条“天机”,只有11个字,但让人醍醐灌顶。尼采称赞<老子>:“像一个不枯竭的井泉,满载宝藏,放下汲桶,唾手可得。”
文章作者:琢磨君 老子在<道德经>开篇便说"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即:真正的大道不是能够用言语表达清楚的,真有点"此处无声胜有声".&q ...
-
尼采:“对付一个敌人的最好武器是,再找一...
尼采:"对付一个敌人的最好武器是,再找一个敌人". 初次听到这句话时,感到大哲学家的思维方式真是匪夷所思,再仔细斟酌,觉的回味无穷. 其实它的那一句话能做出一些解释"一个 ...
-
尼采的两壶酒,一壶“梦”,一壶“醉”:我的《木笛》磨课之路(六)
『向语而生』四十二: 文 | 肖绍国 (接本号上篇推文) 建立课堂话语 文化细节找到之后,如何依托这一细节为圆点展开教学,这就要因课而异,因人而异了.笔者的切身体会是:细节找到之后,在课堂教学展开的一 ...
-
徐涛震撼朗诵《祖国,或以梦为马》,作者:海子
徐涛震撼朗诵《祖国,或以梦为马》,作者:海子
-
尼采说“上帝死了”,这一个明朝狂生,却喊出了“孔子非圣”!
明朝是一个奇怪的社会,孕育了无数奇才,有"打油诗之王"的解缙(解缙跌到,村民嘲笑,于是作诗:春雨贵如油,下的满街流,跌到解学士,笑煞一群牛),有"有谁比我惨"的 ...
-
尼采的都灵之马与王小波的獠牙猪兄
妈妈曾经问我:那么用功地写字,是为了什么? 妈一下子把我问住了,现在已经不是和家长汇报考试成绩的年龄了,那我为什么还这么用功?我也说不出鸡汤的话,想了想,跟妈说,写好了可以卖钱啊,将来还能带带小孩培训 ...
-
杜甫,一个以梦为马的人 |「诗意的人」
寻找那些诗意的古人,为今人采集样本 本期诗意的人×杜甫 唐代张萱<虢国夫人游春图> ? 点击收听 ? 骁腾有如此,万里可横行 演播:卫东 供稿:「为你读诗」诗意生活研究院 杜甫第一次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