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宪宗讨伐王承宗,精兵猛将如云,却完全不是成德军的对手
相关推荐
-
唐朝末年藩镇割据严重,为何没有效仿汉朝,实行推恩令削藩?
唐朝藩镇共有89个,有造反劣迹的只有11个,百分之十多一点,从头到尾跟中央作对的只有河朔三镇,就是这河朔三镇,地方官员也是中央任命的,国家大的方针政策也在这里实行,只是财政不上交中央罢了,唐朝和外敌打 ...
-
话聊唐朝:成德内乱!藩镇重新回归到割据分立的状态
话聊唐朝:成德内乱!藩镇重新回归到割据分立的状态 关键词:王承宗执掌成德藩镇.王庭凑去世 前因:王承宗执掌成德藩镇 801年,王承宗执掌成德大权,为成德内乱埋下了隐患. ▲王承宗 后果:王庭凑去世 8 ...
-
化外之地:中晚唐的河朔三镇与河北
一 河朔三镇 河朔三镇是指唐朝末年藩镇割据时位于河朔地区的三个藩镇势力,是范阳节度使.成德节度使.魏博节度使三个节度使的合称,范阳(又称幽州或卢龙,今日河北省北部,北京.保定及长城附近一带).成德(幽 ...
-
强大的唐朝为何而亡?看看这场针对朝廷的大规模谋杀案你就能明白
近些天,发生在中东某国的导弹暗杀事件,赚足了舆论的眼球.其实,在中国历史上,这一显得不怎么"正大光明"的特殊作战方式并不罕见:春秋战国时期的"四大刺客",几乎家 ...
-
淄青镇覆灭史:安史之乱时期和叛军奋力战斗,最终却变成了叛军
公元817年,李愬雪夜入蔡州,生擒吴元济,平定了割据自立30多年的淮西镇.淮西镇被平定后,天下藩镇震惊不已. 吴元济的铁杆盟友淄青节度使李师道在震惊的同时,又产生了一种唇亡齿寒的恐惧感.淮西镇尽管不与 ...
-
天台宗高僧湛然撰《唐文林郎王承宗》志拓本
天台宗高僧湛然撰<唐文林郎王承宗>志拓本 天台宗高僧湛然撰<唐文林郎王承宗>志拓本 王承宗志全称<唐文林郎王府君墓志铭并序>,大福先寺沙门湛然撰,志石尺寸53公分见 ...
-
新唐书王承元者,承宗(叛逆)弟也
王承元者,承宗弟也.有沉谋.年十六,劝承宗亟引兵共讨李师道,承宗少之,不用,然军中往往指目之.承宗死,未发丧,大将谋取帅它姓.参谋崔燧与诸校计,以祖母凉国夫人李命承元嗣.承元泣且拜,不受,诸将牢请, ...
-
他的草书以“二王”为宗,兼收宋元诸家,从容淡定,三次获兰亭奖
自从中国书法兰亭奖设立以来,已经成功举办了七届兰亭奖,每一届兰亭奖,我们都能够看到一些书法新秀,同时也能够看到一些书坛老手,而他就是一位不折不扣的书坛老手,他的草书以"二王"为宗, ...
-
明朝历史人物——孙承宗(辽东三杰)
孙承宗(1564~1638)字稚绳,号恺阳.高阳西庄村人,晚年居县城南街.13岁应童子试,成绩优异.28岁辑<高阳志略>.明万历二十二年(1594)应乡试中举.乘赴大同任教机会,登恒山.渡 ...
-
《圬者王承福传》原文及译文
<圬者王承福传>是唐代文学家韩愈为泥瓦匠王承福所作的一篇传记.文章先介绍王承福的身世和人品,接着叙述他的职业态度,最后谈他不成家的缘故,对他独善其身.不与世俗同流的态度表示认同.文章名为传 ...
-
王承书:留美女博士回国奉献,为国“抛夫弃子”,隐姓埋名30年
对于绝大多数人而言,王承书的名字,并不像钱学森.邓稼先.钱三强等科学家一样熟悉.但王承书有一个外号,是"中国的居里夫人",其能力之强.贡献之大,便可见一斑了. 不过,在介绍王承书之 ...
-
东晋太原王述,西晋王浑曾孙;父王承,祖王湛,子王坦之
王述 其他含义 晋代骠骑将军 王述(303年-368年),字怀祖,太原晋阳(今山西太原市)人,东晋官员,东海太守王承之子. 年少丧父,承父爵蓝田侯.侍奉母亲,安贫守约,不求闻名显达.后司徒王导以其门第 ...
-
此人进士及第,书法以二王为宗,行书风骨朗朗势若龙蟠虎卧,好字
前言: 申明:本文由清雅阁书画原创首发头条,图文版权归清雅阁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出处,致谢! 书者介绍: 莫如忠(1508-1588)字子良,号中江,南直隶松江府华亭(今上海松江)人 .生于明武宗正德 ...
-
7200种中文辞书|王承英,世界上收藏中文辞书最多的人
图为王承英的藏书. 图为王承英的藏书. 图为王承英在整理自己的藏书. 红网时刻通讯员 王凤 长沙报道 俗话说:盛世收藏,乱世黄金.眼下玩收藏的人很多,藏书的人也不少,但专门收藏中文版辞书的人却不多.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