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光时期瓷器(最全知识)

(0)

相关推荐

  • 明清瓷器赏析

    明永乐外红釉内青花一束莲纹盘高4cm,口径37cm 盘底图 说明:盘口微敛,弧壁圈足,底部露胎.外壁满施红釉,盘内延口沿一圈缠枝四季花卉.卷草为饰,盘心开光内绘莲花.莲蓬.莲叶.水草,束以绶带,故称& ...

  • 新乡市博物馆藏清代粉彩瓷器

    粉彩是清康熙末期出现的一种瓷器低温釉上彩,由珐琅彩和五彩发展而来.在烧制粉彩瓷的过程中,要先在高温烧成的白瓷上用墨线起稿,然后在图案内填上一层玻璃白,这种彩料具有乳浊效果,能让画出的图案发挥出渲染技法 ...

  • 新编《细说清代瓷器》(37)道光瓷器总论

    道光帝旻宁是清朝入关后的第六代皇帝,生于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9月16日),卒于道光三十年正月十四日.在位30年,终年69岁. 年号:道光.庙号宣宗,年代大事:虎门销烟,鸦片战争与南京条约.瓷器历史 ...

  • 清道光时期瓷器的特征

    道光时期(1821-1850年)社会动荡.国内外矛盾进一步激化.道光二十年(1840年)爆发了鸦片战争,内忧外患不断,随着经济.文化的衰落,景德镇瓷器生产也受到了影响,景德镇的瓷业生产与嘉庆时期相比, ...

  • 道光时期瓷器

    道光时期(1821-1850年)社会动荡.国内外矛盾进一步激化.道光二十年(1840年)爆发了鸦片战争,内忧外患不断,随着经济.文化的衰落,景德镇瓷器生产也受到了影响,景德镇的瓷业生产与嘉庆时期相比, ...

  • 宋代哥窑“鉴定”技巧最全知识,及故宫博物馆哥窑瓷器鉴赏

    作为五大名窑之一的哥窑,随着文献资料的不断发现和考古资料的不断充实,对哥窑的认识已渐趋清晰. 然而:由于缺乏同代文献,且后代文献常是一鳞半爪,零零碎碎,有的还互相矛盾,仍无法揭开层层面纱,呈现它的真实 ...

  • 清代瓷器转折点:道光时期的瓷器!

    道光皇帝,生于乾隆四十七年八月初十日,卒于道光三十年正月十四日(1782.9.16-1850.2.25),名叫爱新觉罗·旻宁,登基之前名绵宁(因为涉及避讳),是清朝入关后的第六位皇帝,是清朝的第八位皇 ...

  • 宋代哥窑史上 “ 鉴定 ” 技巧最全知识,及故宫博物馆哥窑瓷器鉴赏

    作为五大名窑之一的哥窑,随着文献资料的不断发现和考古资料的不断充实,对哥窑的认识已渐趋清晰. 然而:由于缺乏同代文献,且后代文献常是一鳞半爪,零零碎碎,有的还互相矛盾,仍无法揭开层层面纱,呈现它的真实 ...

  • 康熙 道光 咸丰 同治-光绪 时期瓷器上人物眼部瓷绘方法

    康熙 "一条线" ↓ 道光 " 特有的双眼皮和有的眼角鱼尾纹" ↓ 咸丰 "眼珠必点" ↓ 同治-光绪 "有眼无珠" ↓

  • 瓷器鉴定基础知识(3):浅谈瓷器鉴定的基本方法

    古代瓷器,是历史的产物,其上会有历史的烙印.它们犹如文学作品一样,有其产生的时代背景,因此,鉴定一件瓷器就如同鉴赏一本书籍,需要从它的内容去进行解读和分析.瓷器的内容,不以文字形式呈现,而是以它的造型 ...

  • 喝茶,存茶!最全知识

    ▲点击查看茶知识(看完记得加关注) 很多朋友在买了一款茶之后 没怎么在意 结果几个月后去喝 发现没买时那么好喝咯 最后发现,是没有存储好,串味了 茶叶有吸湿及强吸附性 很容易吸附空气中水分及异味 若贮 ...

  • UC头条:瓷器鉴定必备知识: 瓷器辨伪常用的基本方法

    博古致知:透史明理,透物见人 点击加载图片 中国陶瓷,历史悠久,品种繁多,它是我国历代文化的结晶.喜爱古陶瓷艺术品的人不少,但是懂得鉴定的人却为数不多. 中国历代名窑精品层出不穷,且在如此漫长的岁月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