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奘取经的路途遥远,如何解决语言不通的问题

本 文 约 2300 字
阅 读 需 要 7 min
提到玄奘取经,很多人会想到吴承恩的《西游记》。在文学作品和电视剧中,唐僧师徒信念坚定,历经九九八十一难取得真经、修成正果。
然而,在现实历史中,玄奘取经的过程更加困难重重。真实历史中的玄奘虽没碰上妖魔鬼怪,身边也没有孙悟空、八戒和沙僧、白龙马等徒弟的陪伴,但玄奘克服了天气、吃住、语言等一系列难关,历时17年从印度取回卷经,又用了19年的时间翻译经书。

那么,有一个新问题来了,玄奘取经经过了那么多地方,是如何解决语言不通的问题呢?

玄奘(602年-664年)

唐朝建国后,佛教在我国已经传播数百年,而印度梵文作为佛经的基础语言也有了大范围的传播。

梵文是古代印度的常用语言,佛教传说中称,梵文为佛教守护神梵天创造,所以将这种语言称为梵文。现代语言学研究成果表明,梵文是印欧语系的古老语言。由于佛教最早起源于印度,所以记录佛经内容的语言文字也是梵文。

佛教传入中国的历史,是梵文在中国发展的历史。佛教何时传入中国?这一点可以从洛阳白马寺找到线索。白马寺是中国历史上第一座佛教寺庙,其最早建设于汉明帝永平年间。根据资料记载,公元64年,汉明帝睡着后做了一个梦,梦见一个高大的金人,头顶散发白光降落在宫殿中央,汉明帝有些好奇,开口询问金人来干什么,金人突然飞起来,又向西边飞过去。

第二天上朝,汉明帝向大臣讲了奇怪的“金人梦”,有个知识渊博的大臣告诉汉明帝,说“金人”可能是西边的佛陀。汉明帝随即派人到印度寻找佛经,并修建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佛教寺院白马寺。

三国时期,佛教开始发展。南北朝时期,佛教发展很快。南朝的宋齐梁陈,北朝的北魏都信仰佛教。佛教的梵语也在南北朝时期大规模发展。到了唐朝,懂梵语的佛教徒和高僧肯定为数不少。

玄奘本人13岁出家,接触学习佛经。虽然历史资料上没有留下玄奘学习梵语的详细记录,但我们结合隋唐时期,梵语跟着佛教已传入中国数百年这一历史背景,可以合理推断:玄奘本人在出家期间会接触梵语。会了梵语的玄奘到印度取经就克服了最关键的语言障碍。

《大唐西域记》又称《西域记》,是由唐代玄奘口述、辩机编的地理史籍,成书于唐贞观二十年(646 年)

另外,玄奘取经出发后来到西域,这些西域国家本身就有汉人,会说汉语。

所以,玄奘在当地就能找到翻译。随着唐军平定西域战争的持续进行,西域各国陆续与唐朝交好,为玄奘提供了更加便利的语言环境。

根据玄奘取经的路线图,我们会发现,玄奘取经曾路过高昌、龟兹等国。这些国家原先是汉朝西域都护府的管辖范围。所以, 提到玄奘取经的路线,我们不得不提到西域都护府。

张骞通使西域后,西域和内陆的交往日渐频繁。随着汉武帝对西域的持续用兵,西域各国陆续归顺西汉。公元前60年,汉宣帝设置西域都护府,将西域纳入中央政府版图。随着汉朝和西域的频繁交往,越来越多的汉人来到西域定居。

中唐·张骞出使西域

东汉灭亡后,中国进入相对分裂的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虽然没有了西域都护府,但汉人已经在西域站稳脚跟,他们在西域各国中都有存在。比如,西域国家高昌国就有很多汉族人。玄奘来到高昌时,高昌已经被麴文泰统治,而高昌国王的氏族麴氏就是汉族,会说汉语。

高昌人的主体是汉族,其他西域国家或多或少都有汉人生活。玄奘到西域途经这些国家,都有很大的可能碰上汉人。这样一来,玄奘途经西域国家,解决吃饭住宿问题,和当地人交流没有大的问题。

李世民坐像

我们还得注意一个事实:玄奘取经的10多年时间里,是中央政府和西域联系日益频繁的10多年。公元630年,玄奘离开长安的第二年,李世民就让李靖率领六路唐军发兵,仅用3个月就灭亡了东突厥汗国。伴随着李世民宽严相济的民族和外交政策,周边很多国家和民族遵奉李世民为天可汗。

之后,西域和内陆的联系日益紧密,中原语言在西域的影响力日益深入,这就在客观上为玄奘途经西域各国的语言交流提供了有利的语言环境。

玄奘在印度期间除了学习佛家经典,还学习印度的伦理学、音韵学、医学、工艺等学科,这让玄奘进一步了解了印度的文化和语言。

玄奘法师译经图

因此,玄奘能克服语言的障碍,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方面,玄奘本人会梵语,到了印度可以继续学习音韵学和其他学科,接触广泛的印度佛学经典;另一方面,唐朝之前,定居在西域的汉人会说汉语,唐朝之后,汉语在西域的影响力进一步加强,玄奘途经西域各国,在语言交流上并没有实质性的障碍。

参考文献:
【1】《旧唐书》《新唐书》《汉书》《后汉书》

【2】《西域简史 讲述西域36国的故事》 萧绰 南海出版公司

END

者丨军事帅哥
编辑 | 詹茜卉
校对 | 李栋
排版 | 孙蔚
(0)

相关推荐

  • 少年说‖珺珺(77):现在,历史,将来(十七)

    在魏.晋和南北朝时期,有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开始信仰佛教.但佛教的许多经典,大多是用古印度文字写的,而从前翻译过来的经典,多半是西域各国的僧侣.由古印度文译成西域各国的文字,再译成中文.而这就导致了佛教其 ...

  • 古代汉传佛教四大佛经翻译家都是谁?四人中有三人不是汉人

    佛教自诞生后,大约于东汉汉明帝年间(公元57年-公元75年)传入我国中原地区,并逐渐发展繁衍壮大,成为和我国古代道教.儒教并列的三大宗教之一. 佛教起源于古印度,它作为一个域外文化,进入汉地发展,首要 ...

  • 犍陀罗[犍陀罗]

    犍陀罗国,在不同历史时期的疆域有很大不同,核心区--都城也不相同,现结合该国简史分述如下: 都城是怛叉始罗(梵文天城体:तक्षशिला:拉丁转音:Takṣaśilā:巴利文:Takkasilā:英文 ...

  • 梵语的解释|梵语的意思|汉典“梵语”词语的解释

    拼音 fàn yǔ 注音 ㄈㄢˋ ㄩˇ 词语解释网络解释网友讨论 梵语 词语解释 解释 ◎ 梵语,梵文 Fànyǔ,Fànwén [Sanskrit] 一种古印度语言,正如印度语法家(如帕尼尼Pani ...

  • 玄奘取经,路途遥远,如何解决语言不通的问题

    作者:军事帅哥   校正/编辑:莉莉丝 全 文 约 2300 字 阅 读 需 要 7 分钟 提到玄奘取经这件事情,历史爱好者都会想到明朝吴承恩所写的文学作品<西游记>.很多朋友都看过六小龄 ...

  • 西天取经高僧系列九——玄奘取经,路途遥远,如何解决语言不通的问题

    作者:军事帅哥   校正/编辑:莉莉丝 全 文 约 2300 字 阅 读 需 要 7 分钟 西天取经高僧的故事,精选10篇文章进行科普,欢迎大家阅读. 1.法显.玄奘与丘处机:三个人四本书的故事,让中 ...

  • 诸葛亮六出祁山北伐中原,路途遥远,粮草到底是如何接济上的?

    说实话,在诸葛亮六出祁山之中,最为困扰诸葛亮的就是粮草问题了.我们常说"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诸葛亮要北伐,自然要走蜀道,那么粮草便是大问题了.诸葛亮数次也因为粮草的问题而退回蜀 ...

  • 这8个故事,才是玄奘取经路上的真事儿!

    2016-09-04 小朋友们,你知道吗?西游记当中的唐僧,在历史上真有其人的哟!他生活在距今约1400多年前的唐代,笃信佛教,是一名伟大的僧人,他的法号叫玄奘. 他在27岁的时候,做了一件非常勇敢的 ...

  • 当年唐玄奘取经归来

    唐太宗为了表彰玄奘法师的功德,于是就写了这篇著名的<圣教序>,而后唐高宗李治写了题记,唐太宗命大书法家兼高僧怀仁和尚集合了一个40多人的书法家团队,利用皇家内府所藏王羲之法帖耗时25年集成 ...

  • 玄奘取经的真实历程

    <西游记>中的唐僧,只是主人公之一.唐僧师徒四人一路降妖伏魔,历经千难万险,最终到达西天乐土,为大唐求取真经. 小说旨在描述西行路上光怪陆离的见闻,以及神魔仙妖移山填海的大神通,远远偏离了 ...

  • 唐玄奘取经走西南可节省2/3路程,为何要走西域?

    近日看唐玄奘取经路线图,从路程距离来看,发现从长安到印度取经目的地走西域其实并不是最优路线图,需要走过干旱的沙漠戈壁,路过说不尽的高山峻岭,跨过很多国家民族自治区.如果唐玄奘从西安出发,走汉中到成都, ...

  • 25|《非暴力沟通》:解决语言暴力,让你与人和谐相处

    你好,欢迎来到每日有书. 今天我们要通过美国作家马歇尔·卢森堡博士的一本书--<非暴力沟通>,来讲一个主题:如何有效地沟通,以及如何通过沟通消除生活.工作中的分歧. 在我们日常的生活中,经 ...

  • 古代书生进京赶考,路途遥远,盘缠哪里来?路子广到让人羡慕

    人的一生中,会经历无数场考试,有的是在考场里静静答题,有的是在生活中遇到难题,还有的是面对未知的挑战,它们都是我们人生中的"考试".不过比起现代考生,古代考生可没有那么多选择,很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