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文涓:学余识小录
相关推荐
-
天津老一辈名票丛鸿逵演奏《洪洋洞》(三段)
左一:丛鸿逵 丛玉青:京剧票友丛鸿逵 我上小学时放学回家,一到河南路口就能听到胡琴.二胡的伴奏声还有各种不同流派的京剧唱腔--家里又开戏了.四叔和戏迷们汇集在福清用作候诊室的大屋子里拉弦.说戏.吊嗓子 ...
-
杨派唱腔伴奏技巧
提及京剧中的伴奏,包括音乐伴奏和打击乐伴奏两大部分.这里重点说京胡伴奏.伴奏不仅仅是随着演员走,其中很大程度上是演员与琴师双方的配合.众所周知,在建国以前京剧乐队都施行的是"傍角" ...
-
梅兰芳:悼念王少卿
王少卿(1900-1958) 1957年10月间我从西安到洛阳演出,为我操琴的王少卿同志突然患吐泻症,找医生来参治,吃了些西药,吐泻就止住了.这时,我因为要参加中国劳动人民代表团到苏联庆祝十月革命节, ...
-
老旦传承好声音-记著名京剧老旦名家吕昕(中)
先贤佳话,"寻根"之旅 "做戏先作人",这是几位老师都对吕昕说过的话,她把这话牢牢地记在了脑海里. 吕昕时刻把观众装在心里,观众们也深爱着这位平易近人.通过戏剧 ...
-
悲剧意味是李少春唱腔的特色
我退休后于1997年1998年两次受邀赴台湾国立国光剧团教学,在这期间恰逢李少春的大弟子马少良(天津京剧院演员)也在国光教学.马少良先生曾来过我院演出全部<陆文龙>,我们有过满意的合作,在 ...
-
艺精情深——回忆谭富英老师
谭富英先生(1906-1977) 我第一次观赏谭富英先生的舞台风采是1951年.4月初的北京,春寒料峭,前门外鲜鱼口内大众剧场灯火通明,观众大厅伫立着毛主席亲笔书写的"中国戏曲研究院&quo ...
-
张文涓 李蔷华《武家坡》
张文涓 李蔷华《武家坡》
-
李蔷华 张文涓《武家坡》
李蔷华 张文涓《武家坡》
-
张荣奎收徒张文涓 亲授《定军山》
张文涓,女,江苏无锡人,1923年出生.文涓从小酷爱唱戏,7岁就模仿得像模像样,养父见这孩子有灵性,指望靠她成才养家,便花了心思让她9岁开始学戏,先后随李文骏.马骅.瑞德宝.陈秀华学习余派戏.她11岁 ...
-
张文涓、方荣翔《搜孤救孤》实况录像(1979年)
张文涓、方荣翔《搜孤救孤》实况录像(1979年)
-
李蔷华、张文涓《武家坡》全剧实况录像
李蔷华、张文涓《武家坡》全剧实况录像
-
张文最开始嫌弃洪学智脸上有麻子,后来爱上他,为其生了8个子女
部队首长家属给女兵张文做媒,希望张文能够嫁给洪学智,可是张文最开始却有些不愿意,她觉得洪学智脸上有麻子,不想嫁给他,于是跑去找到自己的哥哥寻求解决办法,谁知道哥哥居然叫她听从组织安排. 想通之后的张文 ...
-
【唐风宋韵文学微刊】内蒙古诗人张文利诗词(二)
三连一下,欢度五一劳动节~ 时令无关功业事,不应教我雪盈头 [作者简介]:张文利,网名:武林笑笑生.1967年3月生人,大专文化.中华诗词学会会员,子曰诗社会员,内蒙古诗词协会会员,内 ...
-
必学:七张底牌做人必须保留!小文章大智慧!
引导语:一个人不管有多聪明,背景条件有多好,如果不懂得如何去做人.做事,那么他最终的结局肯定是失败.做人做事是一门艺术,更是一门学问.很多人之所以一辈子都碌碌无为,那是因为他活了一辈子都没有弄明白该怎 ...
-
【唐风宋韵文学微刊】黑龙江诗人张文利诗词
回首那堪寻落帽,笙歌骀荡杜鹃迟 [作者简介]:张文利,网名:武林笑笑生.1967年3月生人,大专文化.中华诗词学会会员,子曰诗社会员,黑龙江省诗词协会会员,内蒙古诗词协会会员,内蒙古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