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原文+翻译+译文】辨厥阴病脉证并治 6
相关推荐
-
三、伤寒脉促,手足厥逆,可灸之。原文349
三.伤寒脉促,手足厥逆,可灸之.原文349 [郑论] 按脉促.厥逆,系阴寒阻滞之征,灸之是祛阴散寒之意:理实可从,不易之论也. [阐释] 手足厥逆,本当用四逆汤.因脉促当属阳为阴阻,而非阳虚也,故可 ...
-
中医学专业《伤寒论讲义》考研期末考试必备必考条文方便背诵81-101
81.少阴病,身体痛,手足寒,骨节痛,脉沉者,附子汤主之.(305) 82.少阴病,下利,便脓血者,桃花汤主之.(306) 83.少阴病,二三日至四五日,腹痛,小便不利,下利不止,便脓血者,桃花汤主之 ...
-
『伤寒论』《伤寒论》全文翻译12. 伤寒论卷第六 辨厥阴病脉证并治
卷第六 辨厥阴病脉证并治 厥阴之为病,消渴①,气上撞心②,心中疼热③,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④.下之利不止. [注释] ①消渴:饮水多而渴仍不解. ②气上撞心:此处之心,泛指心胸部位.病人自觉有气向心胸 ...
-
刘渡舟伤寒论讲稿各论 辨厥阴病脉证并治
各论 辨厥阴病脉证并治 [概说] 厥阴病一般是继发的,直中的比较少,大多从少阴病传入,或者用凉药误治传入.古人说"两阴交尽,名曰厥阴".两阴就是太阴和少阴,两阴交尽,到了极点了,最 ...
-
《伤寒论》辨厥阴病脉证并治全文,翻译赏析
厥阴之为病,消渴①,气上撞心②,心中疼热③,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④.下之利不止. [注释] ①消渴:饮水多而渴仍不解. ②气上撞心:此处之心,泛指心胸部位.病人自觉有气向心胸部冲逆. ③心中疼热:胃脘 ...
-
『伤寒论』《伤寒论》全文翻译7. 伤寒论卷第四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下
卷第四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下 问曰:病有结胸①,有脏结②,其状何如?答曰:按之痛,寸脉浮,关脉沉,名曰结胸也. [注释] ①结胸:候名,主要症状是心下硬痛. ②脏结:候名,症状与结胸相似,而性质不同,为 ...
-
『伤寒论』《伤寒论》全文翻译9. 伤寒论卷第五 辨少阳病脉证并治
卷第五 辨少阳病脉证并治 [原文] 少阳之为病,口苦.咽干.目眩①也. [注释] ①目眩:头晕目眩,视物昏花. [译文] 少阳病的主要症候,是口苦.咽喉干燥.头晕目眩. [评析] 本条为少阳病提纲. ...
-
『伤寒论』《伤寒论》全文翻译11. 伤寒论卷第六 辨少阴病脉证并治
卷第六 辨少阴病脉证并治 少阴之为病,脉微细①,但欲寐②也. [注释] ①脉微细:微是脉的搏动轻微无力,属于阳气衰弱:细是脉的形态细小,属于营血不足. ②但欲寐:迷迷糊糊似睡非睡的状态. [译文] 少 ...
-
『伤寒论』《伤寒论》全文翻译13. 伤寒论卷第七 辨霍乱病脉证并治
卷第七 辨霍乱病脉证并治 [原文] 问曰:病有霍乱①者何?答曰:呕吐而利,此名霍乱. [注释] ①霍乱:病名,形容病势急而变化快,挥霍之间便致撩乱,因而名为霍乱. [译文] 问:什么叫霍乱?答:呕吐与 ...
-
伤寒论/辨厥阴病脉证并治第十二
厥阴之为病,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下之利不止. 厥阴中风,脉微浮,为欲愈:不浮,为未愈. 厥阴病,欲解时,从丑至卯上. 厥阴病,渴欲饮水者,少少与之,愈. 诸四逆厥者,不可下 ...
-
第六篇 辨厥阴病脉证并治(起326条迄381条)
326.厥阴之为病,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下之利不止. 胡希恕注:厥阴病,即是半表半里的阴证,津液虚则引水自救,故消渴:上虚则寒自下乘,故使气上撞心:热为寒隔,故心中疼热: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