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辉:走进苏州九如巷,寻找沈从文的背影
相关推荐
-
张兆和:人和人之间除了利用而外,还有些什么?沈从文:勿忘我
爱情不会主动给人以思考,启迪你的永远是智慧,令你读下去,一直读,坚持读到爱情开花,直到遇到百读不厌的是:智慧人生. 沈从文去世以后,晚年的张兆和喜欢陪着孙女一起,家中无保姆,日常家务基本亲自操劳.在自 ...
-
【小说连载】张晓红丨《遗梦白龟山·第一章(2)》
第一章 梦回初婚 死亡旅途多劫难(2) "唧唧吱.唧唧吱-"一阵蛐蛐儿的叫声在黑暗中传来,惊醒了我对往昔的回忆.年轻时候,从没有在意这些小家伙们唱歌,老了老了,却偏偏喜欢上 ...
-
沈从文:晚年爱哭,曾因黄永玉拓片而大哭,最后一次哭是为张兆和
晚年的沈从文很爱流泪,这个特点让他在老人里显得很特殊.因为,多数老人即使哭也往往哭不出泪水. 沈从文的爱哭,成了他晚年最大的特点. 70多岁时,沈从文在遭受磨难时曾经当着妻子张兆和二姐的面哭过. 那天 ...
-
沈从文家书中的称谓
称呼妻子:从兆和到三三 倘若你看见一封信抬头称为"三姐",自然,落款者不外某"妹妹"或"弟弟",这里一封信的落款人却怪,是"二哥& ...
-
张兆和不懂爱,沈从文不会爱,是什么把他们的爱情黏在一起?真诚
"乍醒时,天才蒙蒙亮,猛然想着你,猛然想着你,心便跳跃不止."--张兆和致沈从文的信 (张兆和) 1934年12月,25岁的张兆和每日清晨起来时,总免不了心跳不止. 她丈夫沈从文第 ...
-
叶圣陶说苏州“九如巷张家的四个女孩,谁娶了她们都会幸福一辈子”
民国时代苏州市的九如巷,伸长的窄巷,蜿蜒着一个时代的余韵悠长,从那巷子深处的张家庭院里,走出了四位美丽的姑娘,她们各自绚丽地绽放,逆着岁月的流波,点亮家族的荣光,也成为了一个时代闺秀的典范.这四姐妹便 ...
-
苏州最后的大家闺秀!总绕不过九如巷里的张家四姐妹!
唐诗宋词古诗词唐诗宋词查询,古诗词分享! 作者:弯弯,来源:唐诗宋词古诗词(ID:tsgsc8) 当我们提起苏州时,我们总会提到她最精致的核心--古典园林,却忽略她最风情的所在--巷陌市井. 一座城市 ...
-
走进千年古巷大板巷,寻找记忆今重来
摄影:赵志为先生 大板巷 大板巷位于南京市秦淮区三山街西,南起升州路,北至绒庄街.清<同治上江两县志>载:"古习艺街也",并引明<南畿志>称:习艺东街与习艺 ...
-
中国首个“团队赋能”项目走进苏州,华创教育研究院寻找最优科技团队
中国在推进科技强国战略过程中 涌现出一大批领军人才企业 他们技术先进.增长迅速 成为中国经济增长新动力 为进一步打造 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科技企业 华创教育研究院携手金鸡湖合伙人计划 联合发起 科技企业团 ...
-
苏州老街巷之(5)——九如巷
苏州老街巷之(5)--九如巷 九如巷仅从名字就有很多的想象. <诗经·小雅·天保>通常认为是臣子祝颂君主的诗,多是天命所归.国运昌盛.健康长寿祝词,"如山如阜,如冈如陵,如川之方 ...
-
走进下包村:去寻找天然气地质学家包茨故里,倾听鲜为人知的故事
走进下包村:去寻找天然气地质学家包茨故里,倾听鲜为人知的故事 在一个春光烂漫的季节,为了全程陪同中央电视台7套节目组拍摄兰芝风情,在陪同之前赶早去一个地方.3月19日,我一大早趁着上包村书记包立成的车 ...
-
走进苏州
摄影:云游四海(网名)先生 苏州 苏州是江苏省地级市,是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有近2500年历史,是吴文化的重要发祥地,有"人间天堂"的美誉.中国私家园林的代表--苏州古典园林 ...
-
苏州瓣莲巷,一代名医曹沧洲,照亮了吴门医派招牌
瓣莲巷东出养育巷,西出剪金桥巷.长405米,宽2-4.5米. 宋代时称版寮巷.版寮的意思就是以夹板为墙的小屋.后讹称瓣莲巷.我想一则是出于吴语发音相似的原因,另则是变俗为雅了.且雅为瓣莲. 苏州人向来 ...
-
走进费垄口村:沈村沈氏为沈约后裔
走进费垄口村:沈村沈氏为沈约后裔 费垄口村位于灵洞乡政府驻地北偏西6000米.村民委员会驻婺江路7-11号,村以所辖自然村费垄口为名.地处丘陵,区域面积为2.12平方公里.其中耕地593.86亩.山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