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知青回忆录]赵雨祥《少年》第十四集

(0)

相关推荐

  • 庆祝老同学合唱团成立100天(一)

    这是一个有思想有情趣的公号,如果喜欢,请点上边蓝字陶冶视野加关注.别忘了在点文章下面的好看,深谢帮助转发的朋友 这是一个想找回自我的群体,找回已逝去的岁月,找回曾有的梦想,尽管两鬓霜染,尽管满脸的犁痕 ...

  • 郑渊洁,一个在北京至少拥有10套学区房买了10套房子当仓库的男人

    长大后回过头来看 才真正读懂郑渊洁的童话 庚子年 冬月十三 每一个小城市都有一两个调皮的boy,每一个调皮的boy都有几件惊天动地的事.   距离河北保定190公里有一座小城市叫北京,北京城有一个调皮 ...

  • 富春三小 王语昕 ||《华林爷爷,我想对您说》

    "如果档案会说话系列活动 寻访富阳名人足迹 献礼建国70周年系列活动 "富阳红色革命的先驱者--华林"活动习作之6 华林爷爷,我想对您说 富春三小  四(2)班  王语昕 ...

  • 一次无言的送教

    一次无言的送教 张吉蓉 汶川县特殊教育学校 满怀激情,我带着梦想来到了这里,时间转瞬即逝,在特殊教育岗位上已经工作快七年了,回忆往事,历历在目,虽没有惊天动地的故事情节,但也有深刻的故事情景.  今年 ...

  • 【沈阳掌故】骇人听闻的“狼狗圈”

    当华灯初上.人们安坐在大东区工人俱乐部大型剧场里观赏电影.戏剧的时刻,当人们路过市第137中听到那朗朗读书声的时刻,你们可曾知道,在五十多年前,这里是日本帝国主义屠杀.残害中国同胞的地方呢?! 193 ...

  • 那些躺在时光角落里的旧事

    秋天的雨,淅淅沥沥的,没完没了. 有些无绪地翻着书,又拿起笔,漫无目的地写着,时而又翻翻手机,没有心思到底要做些什么. 淡淡的灯光洒在桌上,几本书有些凌乱地摆在那里,用了许久的笔记本打开着,里面写着正 ...

  • [老知青回忆录]赵雨祥《红薯》第一集

    昨天,写了<突然想到的>(后来改名叫<红薯>)因为第一次写博文,就直接写到我的博客页面上了.到了午夜12时,5000多字的博文已经开始收尾,还有几百字就写完了.这时,我的博客突 ...

  • [老知青回忆录]赵雨祥《红薯》第二集

    红     薯(二) 我们叶家村第三生产队的社员,最爱吃的是高粱米,用老农的话讲"有嚼头.抗饿"实际这也是一种无奈!所以,每年生产队的地里,除了不能种高粱的地外,能种高粱的地都种了 ...

  • [老知青回忆录]赵雨祥《回家》第一集

    回家(一) 呼啸的西北风卷着鹅毛大雪,沿着清河水库的冰面,由西北向东南狂暴地刮过来:乌云几乎压在地面上,和漫天的大雪搅在一起,分不清四周的天空和山峦. 宽阔的水库冰面上,西北风卷起的雪浪,滚滚而来. ...

  • [老知青回忆录]赵雨祥《回家》第二集

    回家(二) 生产队一般社员的家庭扣完口粮款后,余款基本就所剩无几! 社员家里劳动力多的,扣除口粮款后,还能有一些结余钱款. 劳动力少人口多的家庭就惨了.社员分到的粮食越多,所挣的工分钱就越不够交口粮款 ...

  • [老知青回忆录]赵雨祥《回家》第九集

     回家(九) 冰层"冷胀热缩"的道理,同学们虽然都懂:可是,每次听到冰层下,那连绵不断响雷般的巨大轰响声时,我们还是都下意识地停住脚步,提心吊胆,感觉很是恐怖. 每次都是这种害怕沉 ...

  • [老知青回忆录]赵雨祥《少年》第十二集

    少     年  (十二) 1978年1月,我和我的爱人结婚,大舅和大舅母来到沈阳参加婚礼,给我们夫妻每人裁剪.缝制了一套毛料的中山装制服. 衣服做好后,我们都被大舅的手艺惊呆了,除了身材可体外,所有 ...

  • [老知青回忆录]赵雨祥《少年》第十三集

    少     年  (十三) 老爷的手,粗糙得就像戴着钢盔甲的手套,不怕任何木刺扎.记得姥爷给妈妈编苕条筐时,每一根苕条都要用一个木头顶尖,从上往下一破三瓣,然后才能用破好的苕条编筐. 木头顶尖就是一个 ...

  • [老知青回忆录]赵雨祥《少年》第十五集

    少     年  (十五) 我们家二楼对门的邻居也姓赵,他们家的大女儿大我两岁,叫赵贵琴,和我姐姐同年,名字也只差一个字,姐姐中间的字是雨,她中间的字是贵. 姐姐雨琴便向贵琴姐借了白上衣和毛蓝裤子给我 ...

  • [老知青回忆录]赵雨祥《少年》第十六集

    少     年  (十六) 上午九时,国庆典礼大会就在中山广场开会了,各级领导讲完话,已经是上午十点多钟,游行开始. 在我们学生方队的前面,是一辆装着一个大花篮的胶轮手推车,花篮牢牢地绑在手推车的车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