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长沙学习归来,深圳今天放了调控“八大辣招”

作者:今纶
  
大家应该都知道,7月8日,深圳市住房和建设局考察组一行10人到长沙市住建局考察交流房地产市场管理工作,深圳市住建局考察组对长沙房地产调控和房地产市场监管工作成效、先进经验和典型做法给予高度评价。
长沙是楼市调控最严的城市之一,号称是“让炒房客有来无回的城市”。2018年6月25日长沙房地产调控再升级,《湖南日报》甚至刊发《“反炒房”攻坚战》的文章。

截屏自湖南日报数字版

最牛的是,长沙没有土地财政的依赖症:
上半年土地数据排行榜:杭州1700亿,武汉443亿(没加上半年最后一天海底捞月中海的200多亿),长沙287亿,长沙卖地收入排在28位。
长沙市2020年一季度实现GDP2704.9亿元,居全国第十一位,相比上年同期增长了155.3亿元,名义增长速度为6.09%!
去年前三季度,长沙的GDP增速也超过8%,全国重要城市中排名第一。
长沙狠狠打了炒房客和土地财政支持者的脸,不是一线城市,没有特殊政策,不支持炒房,经济照样高速增长。
在这样的背景下,深圳去长沙学习其实只有一个目的:如何既调控楼市,又不影响经济发展?
长沙做到了,深圳能做到吗?
◆“八大辣招”关键在执行◆

7月15日,深圳市住建局发布调整限购年限、完善信贷措施、调整税收等8项措施精准调控楼市。

当然,深圳的调控政策肯定是早就有草案的,或者说去长沙之前已经有了详细的方案,去长沙交流就是谈一些更细节的技术性的东西。

截图自深圳市住房和建设局官网

那么,我们来看看深圳今天放的调控“八大辣招”
首先是调整商品住房限购年限。我觉得这个是有用的。
“深户居民家庭、成年单身人士(含离异)须在本市落户满3年,且能提供购房之日前在本市连续缴纳36个月及以上个人所得税或社会保险证明,方可购买商品住房。非深户居民家庭、成年单身人士(含离异)继续按照提供购房之日前在本市连续缴纳5年及以上个人所得税或社会保险证明方可购买商品住房的规定执行”。
特别是“落户满三年,而且要连续36个月及以上个人所得税或社会保险证明”,已经很刚了,那么,有没有神通广大的人士钻空子,找到可通融的渠道?我不知道。
“夫妻离异的,任何一方自夫妻离异之日起3年内购买商品住房的,其拥有住房套数按离异前家庭总套数计算”。
这个好,离婚买房不管用了。
但是一定有人骂侵犯个人权利,不过,现在这个楼市调控局面,骂就骂吧。
至于“完善差别化住房信贷措施”,就不一一细说了,主要还是降杠杆,增加首付,方向是对的。
“更新存量住房(即二手住房)交易计税参考价格,使计税参考价格更接近市场价格;同时,将个人住房转让增值税征免年限由2年调整到5年”。
2年变5年肯定是让炒房客难受了,不过“计税参考价格更接近市场价格”估计会被喷。怎么说?可能会增加买房者负担。
细化普通住房标准”要求同时三个条件,对普通工薪阶层有影响,但影响不大。
哪三个条件?“住宅小区建筑容积率在1.0(含)以上;单套住房套内建筑面积120(含本数)平方米以下或者单套住房建筑面积144(含本数)平方米以下;实际成交总价低于750(含本数)万元”。
如果你的买房预算超过了750万,或者你打算买套内建筑面积120平方米以上的房子,你非要说自己很穷,卖惨,很难博得同情,估计网友会痛骂。
至于“加强热点楼盘销售管理”、“推行房屋抵押合同网签管理”、“加大二手住房交易信息公开力度”、“严厉打击房地产市场违法违规行为”,应该都是大家能想到的常规操作,关键是能不能真正执行,包括如何堵漏洞。
比如“及时发布热点片区、热点楼盘二手住房合理成交价格,引导市场理性交易。中介机构应及时、准确向市住房建设部门报送二手住房挂牌和成交信息等相关数据,并对上报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负责,对于不报、漏报、瞒报的中介机构,依法暂停其网签权限,纳入房地产行业诚信系统予以联合惩戒。”
说实话吧,我很怀疑中介机构是不是会真实上报相关数据,因为成交几套豪宅,利益太大了,弄虚作假的动机太强了。所以,能不能抓几个典型,学习长沙,打一场“反炒房”战争,真正做到“依法暂停其网签权限,纳入房地产行业诚信系统予以联合惩戒”,这个才是关键。
另外,在深圳房价狂飙的过程中,起到关键煽动作用的不止是中介,还有一批地产自媒体,对于他们扩散虚假信息的行为,也要拿出“反炒房”的铁腕政策来。
◆尽快减少对写字楼的土地供应◆
最后我想说,深圳以上的调控“八大辣招”只要执行到位,确实能有效控制房价短期内上涨,如果执行不到位,分分钟“辣招”变“蜡招”。
深圳还可以做什么?
7月4日,住房与城乡建设部副部长倪虹赴深圳调研,并与深圳市住建局、房地产开发商、房产中介机构等代表举行了座谈会。
万科集团合伙人谭华杰发言称:
“2019年,深圳的土地供应745万平米。其中工业和商业用地占544万平米,占比高达73%。而居住用地仅有166万平米,占比只有22.3%。深圳未来三年的写字楼供应可以满足未来25年的需求。
目前全球除中国以外没有一个国家规定开发率控制在50%以内,日本东京登记的开发率为70%,很多居民还住独立屋,所以东京的人口及占地面积情况足以说明,利用好开发率就能改善居住环境,深圳是全中国开发率最高的城市,但也就40%的开发率,希望中国在开发率上可以借鉴日本等国家的政策”。
再来看看最新数据,戴德梁行7月11日发布了今年上半年各大城市甲级写字楼空置率排名:
一线城市里面,深圳写字楼空置率最高,达25.4%,写字楼租金下降幅度最大,同比下跌13.6%,222.9元/平。
所以,我个人建议:深圳应该尽快减少对写字楼的土地供应,应该反思土地供应的失衡现象:在土地供应方面,是不是可以考虑工业和商业用地占比降到25%,居住用地占比上升到75%?
为什么要人为制造居住用地占比超低的现状?真是迷之操作,完全不能理解。
一方面表态要搞好民生,一方面严厉调控,一方面却不增加居住用地占比,这完全是世纪之谜啊。
还是希望深圳的楼市正常一点,绝大多数深圳人都是工薪阶层,深圳人压力太大,对城市发展,对大湾区都不是好事,是时候给深圳人减压了。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