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懂中医《伤寒论》如何治疗感冒发烧

  编者注:许多人对中医治疗存有疑虑,而本文希望帮助大家快速了解中医《伤寒论》治病原理,从而打消疑虑,为自己和家人多一份选择。作者:tcmdoor@126.com。
  针对新冠病毒,本文推荐一方:生石膏60g(先煎),麻黄5g,乌梅20g。适用症状:鼻塞流涕、恶寒头痛、全身骨节疼、腹泻等症状。药方作用:麻黄发汗,石膏清内热,乌梅酸涩生津止腹泻。

  一、《伤寒论》的江湖地位
  如果把《黄帝内经》比喻为以阴阳五行学说为基础构建的中医理论教科书,那么东汉张仲景的《伤寒论》则可以比喻为中医理论的课外习题集,其不仅根据病症记载了大量的真实有效的经典药方,而且论述简明扼要便于浏览检索。尽管以阴阳五行学说为基础的中医理论很难被人理解且能够读懂的人少之又少,但是,大部分中医师仍然能够应用中草药治疗疾病。究其原因,传承学习中医的主要方法就是死记硬背《伤寒论》的经典药方和相应病症,然后照猫画虎、依葫芦画瓢,即根据病人病症套用经典药方,再根据自己的认知水平稍加修改,如多个药方叠加、添删药物、修改用药量。
  二、何为“伤寒”?
  顾名思义,“伤寒”字面上的意思就是着凉。《黄帝内经》和《伤寒论》之所以十分重视“伤寒”,原因是其认为“伤寒”着凉会引起感冒发烧。张仲景用“伤寒”作为书名,显然他更加十分重视该观点。不仅如此,《伤寒论》开篇就讲解分析“伤寒”为何会引起感冒发烧、如何医治。
  实际上,古今中外,民间老百姓都会根据生活经验认为着凉后容易感冒发烧,例如,英语感冒( catch a cold; have a cold; take cold)直译就是着凉。然而,现代医学则通过大量实验证明人们的直觉是错误的,着凉不会引起感冒发烧,引起感冒发烧的原因是人体感染了细菌病毒。因此,对于细菌性感冒则用抗生素(如青霉素、头孢等)杀死细菌,而对于病毒性感冒则无较好的药物,西医通常会建议好好休息、多喝水,发烧了就吃退烧药。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有个英国医生就试图证明着凉会引起感冒发烧。
  三、中医为何认为“伤寒”会引起感冒发烧 ?
  显然,“伤寒”着凉会不会导致感冒发烧,才是中医与西医(现代医学)的真正矛盾冲突点。尽管古人不可能知道细菌病毒,但是,中医理论却给出了自己的理由、逻辑分析。中医理论认为,皮肤着凉后,皮肤散热会减弱甚至失效,从而导致人体内部热量无法散失,进而导致体温升高。其中,着凉后皮肤散热减弱失效的原因有两点,分别为:①着凉后,皮肤汗孔闭塞,从而使汗液无法蒸发散热;②着凉后,皮肤组织腠理紧闭,从而使皮肤组织血流量大幅减少。
  然而,根据现代医学的人体热平衡原理,人体温度恒定(不发烧)的原因就是产热和散热之间达成了平衡,而人体的主要散热方式是通过皮肤散热,全部热量的90%是由皮肤散出。因此,根据人体热平衡原理,如果皮肤散热减弱失效,而产热依然未变,那么人体温度必然升高(发烧)。由此可见,根据人体热平衡理论,中医理论的逻辑观点是成立的,至少存在这种可能性,无法被完全驳斥。
  四、中医如何治疗“伤寒”引起的感冒发烧
  现代医学和中医观点一致,即皮肤散热能力主要取决于两点:①汗孔的汗液蒸发量,②皮肤组织的血流量。同样,现代医学提出了与中医观点一致的导致皮肤散热减弱失效的原因,即①汗孔闭塞,②皮肤组织血流量下降。但是,现代医学并没有提出恢复皮肤散热能力的具体手段方法,而中医却明确提出了,具体为:①“解表”,即疏解肌表,打开皮肤表面的汗孔,而“解表”成功的标志是出汗;②“开腠”,即温阳开腠,使皮肤组织温度升高,从而增加皮肤组织的血流量。
  根据中医理论,外感伤寒(皮肤着凉)后,第一要务就是恢复皮肤的散热能力。如前所述,着凉后皮肤散热减弱失效有两种原因:①皮肤汗孔闭塞;②皮肤组织腠理紧闭。但是,上述任何一种原因,或者两种原因同时存在都会导致皮肤散热减弱失效,即当皮肤散热减弱失效时,存在三种情况,分别为:汗孔闭塞、腠理紧闭、汗孔闭塞+腠理紧闭。因此,《伤寒论》提出了与之对应的三种方法,分别为:麻黄汤(侧重解表发汗)、桂枝汤(侧重温阳开腠)、桂枝麻黄各半汤(温阳开腠+解表发汗)。
  此外,凡是能够恢复皮肤散热能力的药物和方法,都被中医用作治疗外感伤寒引起的感冒发烧。例如,解表发汗的药物有麻黄、紫苏、葱须等;温阳开腠的药物有桂枝、生姜;物理方法有捂被子出汗。值得注意的是,西药阿司匹林也是很好的发汗剂,其自发明以来,常被老百姓用作治疗感冒发烧的药物。康泰克、白加黑等感冒药物的主要成分是麻黄碱。尽管西医仍然无法解释阿司匹林、麻黄碱为何能够治疗感冒发烧,但是中医却可以解释清楚。
  五、《伤寒论》对伤寒发热病情演变过程的推演
  如前所述,治疗伤寒引起的感冒发烧,第一要务是恢复皮肤散热能力。但是如果只知道这点,那么只能说明对中医的了解只是略懂皮毛。根据现代医学的人体热平衡原理,如果进行纯粹的逻辑推演,就可得出多种推论结果。例如,体温升高的原因,既可能是散热失常,也可能产热过旺,还可能两者同时存在;体温过高是病,体温过低也是病,而造成体温过低原因也可推导出多种结果,如产热不足、散热过强、或两者皆存在。
  正如上述推断,张仲景《伤寒论》在临床实践中发现,风寒会使皮肤散热能力大幅下降,如未及时医治,则会引起人体温度失控,从而逐步影响其它器官,演变为其它病症。《伤寒论》将伤寒病发展过程中各个阶段所呈现的各种综合症状概括为6个阶段(三阴三阳),并认为病患病情大多数从第一阶段开始逐步演变,也可以越过前几阶段,直接从中间某个阶段逐步演变。
  第一阶段(太阳病):皮肤散热减弱失效,从而引起发热发烧。
  风寒初犯皮毛,人体感到寒冷,而皮肤受冷不汗且血流量下降致使肺脏散热负担增大。因此,治疗太阳病以恢复皮肤散热能力为主,同时兼顾下调肝脏产热量并增强脾脏。如,麻黄出汗解表,桂枝温阳开腠增加皮肤血流量,杏仁开肺气,芍药石膏下调肝脏产热,甘草生姜大枣温补脾胃。
  第二阶段(少阳病),皮肤散热恢复,肝脏产热过旺。
  与太阳病相比,少阳病皮肤散热正常,但肝脏产热失控,致使热郁于胸、胆汁疏泄异常,从而人体感到口苦咽干、目眩、胸肋苦满、寒热往来。因此,治疗少阳病以降低肝脏产热、疏泄肝胆为主,如柴胡汤。此外,少阳病禁汗以防刺激肝脏产热,禁泻下以防伤及肾脏,禁吐以防伤及脾胃。
  第三阶段(阳明病),皮肤散热亢进,刺激肝脏产热过旺。
  阳明病表现为皮肤散热亢进,如皮肤组织发热致使血流量增大、汗出不止。皮肤散热亢进会致使产热器官尤其肝脏产热亢进,从而导致人体烦热、津液耗损、胃热肠燥。因此,治疗阳明病禁忌发汗,而是采用辛寒苦寒药物降低产热器官产热即清热,如白虎汤;对于胃热燥屎内结的症状则需泻下,如调胃承气汤。
  第四阶段(太阴病),脾胃功能失效,营养水分无法吸收
  前述阳病如未及时治疗,则器官产热能力将耗损,转化成阴病,即器官产热不足导致的疾病。太阴病为脾胃虚寒所致,其为阴病开始阶段,如未及时治疗,则后续将演变为其它重要器官产热不足,具体为:胃产热不足会影响水谷吸收,而缺乏营养供给则会导致其它器官产热不足;根据CPL原理,脾产热不足会影响其它产热器官启动,即产热。因此,治疗太阴病,以温中散寒为主,如理中汤。
  第五阶段(厥阴病),肾脏产热不足
  厥阴病时,肝脏产热过大导致肾脏血流量不足,即肾虚。但是,肾虚会促使肝脏血流增大从而进一步加剧肾虚,由此陷入恶性循环。由于肾脏血流量不足,因此热量主要在上半身循环,从而人体感受上热下寒、热气撞心。治疗厥阴病一方面需要降低肝产热,如乌梅丸、石膏汤,另一方面则需提高肾脏产热即引火归元,如四逆汤。
  第六阶段(少阴病),人体系统崩溃,各器官都不产热了。
  少阴病为阴病的最后危重阶段,人体无热恶寒,呈现出全身性虚寒。因此,少阴病急需用四逆汤首先提高肾脏产热,进而才能温煦其它脏腑。

(0)

相关推荐

  • 若这3个部位经常“发臭”,或许是肝病“露出马脚”!不要小觑

    肝对于人体的重要性,想必小康医生也不必多说,几乎人体每个正常生理功能都少不了它. 即便重要,但依然还是有不少人对肝还是丝毫不重视,熬夜.喝酒.抽烟......一样来一样嗨! 也正因如此,我国也成为了肝 ...

  • 中医专述医术渊源

    中医专长综述和医术渊源材料( 2 以地域命名:易水派.新安派.绍派伤寒 近代中医学术流派:国医大师.国家级名老中医.省级名老中医 下面有一篇综述作 为例文,仅供各位考生参考: [例] : 我的整个学术 ...

  • 发汗第一方,感冒和皮肤病经常用到

    今天,咱们来学习"麻黄汤".麻黄汤是伤寒论开篇第一个方子,要读懂伤寒论,从麻黄汤.桂枝汤这两个方子开始. 我学中医就是从麻黄汤开始的,也可以说,是麻黄汤让我跟中医结下了缘. 在我学 ...

  • 中医治疗感冒发烧的一些方剂

    今看到一文是关于危险的抗生素及中医治疗感冒发烧的一些方剂,觉得较好,转来大家参考一下. 有一次,一位移居香港的朋友回内地省亲,跟真元子闲聊其儿子身体健康,并一再抱怨其子感冒,香港医院不给打抗生素,真元 ...

  • 『感冒集』中医治疗感冒发烧的秘方 百疾消散中药方剂

    感冒发烧是生活中比较常见的疾病,那么,感冒发烧怎么治疗?接下来中华秘方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中医治疗感冒发烧的秘方 百疾消散中药方剂,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看一下: 中医治疗感冒发烧的秘方 百疾消散中药方剂 处 ...

  • 中医治疗感冒发烧的秘方 百疾消散中药方剂

    感冒发烧是生活中比较常见的疾病,那么,感冒发烧怎么治疗? 中医治疗感冒发烧的秘方 百疾消散中药方剂 处方 葱头7根,生姜5大片,陈茶叶3钱. 功能主治 胸膈饱闷,肚腹疼痛,及伤风发热,感冒发烧. 用法 ...

  • 『呼吸系统』6个治疗感冒发烧的中药方剂

    感冒发烧是生活中比较常见的一种症状,那么,感冒发烧怎么治疗?接下来中华秘方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6个治疗感冒发烧的中药方剂,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看一下: 6个治疗感冒发烧的中药方剂 感冒退热汤 [组成]麻黄5 ...

  • 一种治疗感冒发烧咳嗽的中药喷剂及其制备方法.pdf

    <一种治疗感冒发烧咳嗽的中药喷剂及其制备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治疗感冒发烧咳嗽的中药喷剂及其制备方法.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

  • UC头条:明明白白学中医|中医药如何治疗感冒后咳嗽

    UC头条:明明白白学中医|中医药如何治疗感冒后咳嗽

  • 治疗感冒发烧的简易图表(2021年版)

    [治疗感冒发烧的简易图表]读表的方法:请由最上方之有汗无汗开始读起,再依症状分支往下走到对应方剂为止. 下面补充几点: 1,女子月经期间感冒一律使用小柴胡汤(月经前感冒持续,然后来月经了,这时候也是停 ...

  • 倪海厦治疗感冒发烧精要总结16大经方

    倪海厦精华: 倪海厦:学中医不知如何入手,跟着这五个步骤可学好纯正中医 倪海厦中医心法,一招辨别阴阳,手把手教 小儿鼻涕.流鼻血.踢被子正常吗?--经方大师倪海厦解答 倪海厦的53个诊病治病经验精华( ...

  • 三商穴放血妙用:治疗感冒发烧、头痒、带状疱疹

    一: 三商穴放血 治疗 头屑头痒特效.大家不妨一试,注:中商穴可稍向后一点. 三商穴为少商.中商.老商三穴.中商在拇指爪甲正中根部下一分许处:老商在拇指爪甲角尺侧一分处. 举个例子,病例:某男,三十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