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潮的大军经过“千里跃进”,最后在福建立脚,奠定了闽国的基础
相关推荐
-
[五代十国]闽国建立者王审知
[五代十国][公元862年-925年,五代十国时期闽国建立者] 王审知,字信通,又字详卿,光州固始(今河南固始县)人,生于唐咸通三年(862年),兄弟3人,王审知排行第三,号三郎.王审知少时好读书,有 ...
-
秦朝末期,咸阳朝廷为什么连一支正规军都没有?秦军主力去哪了?
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等人以"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为口号,在蕲县大泽乡(今安徽省宿州东南)发动反秦起义,从而拉开了推翻秦朝统治的序幕. 陈胜义军起兵之初不足千人,可短短几个月时间 ...
-
福建人猫细细:福建三次大移民
在秦朝和汉朝的时候,福建还是蛮荒之地.最早的开发得到西晋,这是伴随着中原的人南迁入闽才逐步开始的.在历史上福建总共有三个大的移民潮. 第一次是在公元308年.当时中原战乱动荡,有一大部分士族大家就纷纷 ...
-
天天听|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
朗读人:李月,吉林广播电视台新闻综合广播主持人 本期内容:"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进攻". 这是<中国共产党简史>的第四章第三节,主要介绍了"挺进中原和战略进攻的 ...
-
呕心沥血 跃进大别—李乃蔚《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创作侧记
在建党100周年之际,著名画家.湖北书画院院长李乃蔚担负起宣传部交付的革命历史题材创作重任,呕心沥血绘制一幅巨作--<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 李乃蔚在作品<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 ...
-
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是否实现了战略决策
经过千里跃进大别山上述多篇文章描述了所了解能查到相关资料集,基本介绍了千里跃进大别山从战略决策缘由.跃进大别山艰难曲折过程.为了实现跃进大别山党中央毛主席的三路大军逐步挺进措施及各阶段经历大小战役,那 ...
-
【资料】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路过界首县境的情况
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路过界首县境的情况 文.张子亮 1947年7.8.9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当时刘伯承司令员.邓小平政委奉命率晋冀鲁豫野战军一.二.三.六纵队担任战略突击队的任 ...
-
胡遵远:【驰骋江淮 逐鹿中原: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下)(纪实)
驰骋江淮 逐鹿中原 --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下) ◎胡遵远 [作者(搜集整理者)简介]:胡遵远,男,1963年9月出生,中共党员,大学本科学历,1981年8月参加工作,现任安徽省金寨县党史县志档 ...
-
胡遵远:【驰骋江淮 逐鹿中原——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上)(纪实)
驰骋江淮 逐鹿中原--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上) ◎胡遵远 [作者(搜集整理者)简介]:胡遵远,男,1963年9月出生,中共党员,大学本科学历,1981年8月参加工作,现任安徽省金寨县党史县志档案 ...
-
王近山为何没参加千里跃进大别山?一场车祸,耽误了大事
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之后,在河南光山县境内的王大湾,召开了一次重要的会议,史称"王大湾会议".这次会议又被称为解放战争时期的"古田会议". 我曾专门去会议遗址 ...
-
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虽然损失惨重,却改变了战略态势
晋冀鲁豫野战军千里跃进大别山就是一次典型的输了战役,赢了战略的行动. 解放战争初期,国军大举进攻各根据地,中原根据地在国军的第一轮进攻中,实际上等于被放弃,中原军区所属部队突围,除了原本留下来承担潜质 ...
-
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在王大湾开会,刘伯承说手不要发抖
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在王大湾开会,刘伯承说手不要发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