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带着3000人逃出万人包围,没浪费一兵一炮,这才是真正帅才
相关推荐
-
护送罗荣桓政委到苏北治病
作者:陈世勋 来源:新志荐文 一九四三年夏,麦黄时节,我们新四军三师七旅二十团从洪泽湖畔移驻到淮海区鲍圩子庄.一天早晨,我团接到军部来电,说是八路军一一五师罗荣恒政委要到苏北来看病,请正在我新四军军部 ...
-
41年重坊战斗后,罗荣桓怒骂打了胜仗的张仁初:你还真是个张疯子
1941年,日军侵略者在我国鲁南地区发动了疯狂的扫荡,对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张仁初发现驻扎在重坊镇的日军有了大规模的变动,城内日军共集结了汽车20余辆.坦克8辆直逼胡集.铁佛寺一带 ...
-
罗荣桓带机关人员转移,与日军相距不足200米,淡定转移
作者:忘情 1940年4月14日,山东日军集中第32师团.第21师团和独立第6.第10混成旅团各一部,共计8000余兵力,兵分十余路"扫荡"抱犊崮地区,企图趁青纱帐未起之际,消灭我 ...
-
张仁初将军率领老四团阻击日寇,奋勇杀敌,记郯城县重坊镇大捷
一 1941年初,抗日进入相持阶段,也是八路军抗战最艰苦的年代.在华北大地上,几乎所有的重要城镇关隘都被日伪所占据,八路军一一五师一部由罗荣桓率领,挺进沂蒙山区,与山东人民抗日起义武装组成的八路军山东 ...
-
融媒文苑:段苏权巧设“铁桶阵”
八路军平北军区部队在龙门所设伏 抗日战争胜利前夕,中共平北地委书记.军分区政委段苏权和副司令员钟辉琨率八路军平北十团和平西四十四团,在赤城县龙门所镇摆下"铁桶阵",一举歼灭伪满洲国 ...
-
从沂南出发,押运黄金去延安,这在当时是最高机密
从沂南出发,押运黄金去延安,这在当时是高级机密 --百岁老人孟英讲述山东黄金支援抗日大局 山东记忆 孟英 1913年出生,直隶省(今河北省)武清县人.曾经在天津工商大学附中读书,后考入北平辅仁大学.1 ...
-
狙击手在战场上的第一目标是谁?并非是敌军指挥官,看完就懂了
经受专业训练的狙击手,他们的强大是毋庸置疑的,凭借着出色的军事素养,能够做到斩首.潜伏.侦察等军事行动,独自隐藏在野外,犹如无处不在的幽灵般.通常来说,狙击手只要特意暴露自己的行踪,那么就能够让敌人产 ...
-
八路军改编之初,政工人员一落千丈,副官却很吃香,黄克诚建言
作者:帆潜 1937年9月,林总指挥八路军第115师在平型关一举歼灭日军精锐第5师第21旅一部.这是抗战以来中国军队第一场大胜仗,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极大提振了抗日军民的 ...
-
6万人逃出4万,德最高指挥官拿步枪断后,陈尸沙场!科涅夫:厚葬【一点资讯】
哈喽,大家好!今天又是美好的一天,欢迎收看本期精彩内容! 1944年1月28日,苏联人的大规模反攻"势如破竹",面对来势汹汹的苏军"钢铁洪流",德军占据下的&q ...
-
辽沈战役留下一个小尾巴,国军一万多人逃出东北,这是怎么回事呢
辽沈战役留下一个小尾巴,国军一万多人逃出东北,这是怎么回事呢
-
《红楼梦》的结局是大悲剧,唯有四人逃出命运,活成例外
红楼一场大梦,落幕时分,只剩下白茫茫大地真干净.彻头彻尾的悲剧,是<红楼梦>创作的第一主题.其中大大小小的人物的命运交织.悲欢离合,或令人感慨.感叹.惋惜.庆幸.愤懑.痛惜--以贾府为代表 ...
-
为了女儿 3年写出万人受益的数学工具书
[陈屹视线]导语 前年秋天的一个午饭聚会,只见一位女友推个行李箱前来,朋友们以为她聚餐后要赶往机场,哪里想到,她拿出上千页的稿纸"秀"给大家看.当时友人们觉得她是"疯&q ...
-
明星带货的正确打开方式:快男吉杰,从25人到400万人观看
直播.选品.复盘,试样--2020年双11开始之后,明星吉杰的生活变得繁忙且"单调". 直播场地距离家里只有十几分钟车程,每天的睡眠时间却被压缩到两三个小时."晚上8点播 ...
-
南掸邦首府东枝已确诊1506例,从该市返回彬龙镇的4人逃出隔离点
截至7月27日,掸邦南部东枝镇区累计确诊1506例,其中东枝市有775例,其中33例死亡. 7月26日,有多人从东枝市返回掸邦南部的彬龙镇,在旧庸村内的隔离点内隔离.7月27日下午1时许,有3女1男共 ...
-
一场3000人击溃7万人的经典战役,彻底改变了世界海战史
鱼羊史记.看新鲜的历史 撰文:鼓浪隐士 编辑:吃硬盘吧 插画:发达蚊 #01. 有种说法认为,中国人发明了火药,但却没有认识到火器对于军事的巨大用途,从而落后于西方,导致了近代的悲剧.实际上在火药出现 ...
-
传民国七位仙姑相约梅县绿窟潭龙宫寻仙,五人永沉潭中,两人逃出
广东梅县绿窟潭是中国内陆发现的首个陆地水下全淹溶洞,是不少潜水爱好者喜欢的地方.绿窟潭的潭水呈蓝绿色,阳光照射在潭面上,整个绿窟潭仿佛一块巨大的绿翡翠,与水潭周围奇形怪状的岩石和上面旺盛生长的树丛相映 ...
-
老照片:苏俄历史上首次大规模饥荒 3000万人受灾120万人死亡
20世纪20年代初,因为长期的内战和外国军事干预再加上干旱,苏俄出现了严重的大面积饥荒. 从伏尔加河流域到乌克兰及克里木地区,到处都是饿殍遍地,尸横遍野. 这次饥荒中尤其以伏尔加河流域最为严重,曾经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