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悬解》卷十三——温病与痉病
相关推荐
-
读《伤寒论》第6条太阳温病有感
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若发汗已,身灼热者,名曰风温.风温为病,脉阴阳俱浮,自汗出,身重,多眠睡,鼻息必鼾,语言难出.若被下者,小便不利,直视失溲:若被火者,微发黄色,剧则如 ...
-
《伤寒悬解》伤寒类证——温病与痉病
伤寒悬解卷十三 伤寒类证三十六章 1 伤寒类证者,温病,痉病,湿病,暑病,霍乱也.较之风寒,虽不同气,而实则同类. 温病一章 1 温病者,春时感于风露者也. 内寒里虚而有贼风(或外感中风),风泄皮毛, ...
-
《伤寒悬解》卷十三·伤寒类证 三十六章
温病 一章 温病者,春时之感于风露者也.<素问·金匮真言论>:夫精者,身之本也,故藏于精者,春不病温.生气通天论:凡阴阳之要,阳密乃固,阳强不能秘,阴气乃绝,因于露风,乃生寒热,是以冬伤于 ...
-
《金匮悬解》卷十三——各类型的下利与病理
下利二十五章 下利一 下利清谷,不可攻其表,汗出必胀满. 1 下利清谷,是吃啥拉啥,此为中气虚寒,火不化谷之义.此为里虚,不可攻表,此非外感,也无攻表之理,攻表亡阳,是为大逆,汗出亡阳,必生胀满. 论 ...
-
《金匮悬解》卷十三——呕吐的病理与辨证
呕吐四 寸口脉微而数,微则无气,无气则营虚,营虚则血不足,血不足则胸中冷. 1 寸口者,手太阴肺气之所变现也.肺主气,寸口脉微而数者,肺中宗气之虚也.(阳虚) 寸口脉微而数,微则无宗气,宗气虚则营血必 ...
-
《金匮悬解》卷十三——呕吐与下利
金匮悬解卷十三 内伤杂病 呕吐哕下利二十四章 呕哕者,阳明胃病也,下利者,太阴脾病也.胃以下行为顺,胃气上逆,则为呕哕,脾以上行为顺,脾气下陷,则病下利,总以中气之不治也. 中气者,升降脾胃之枢机,枢 ...
-
《伤寒悬解》太阳病桂枝汤——禁忌三条
太阳十六.(桂枝禁忌三条) 酒客病,不可与桂枝汤,得汤则呕,以酒客不喜甘故也. 1 酒客病,因喝酒而得病者,不可用桂枝汤.或一切酒后禁用桂枝汤,得汤则呕. 论:西医的头孢类药物,也有禁酒,头孢配酒,说 ...
-
《伤寒悬解》卷十四——不可汗下条,可汗条与可吐条
不可汗下四章 不可汗下一 伤寒发热,口中勃勃气出,头痛目黄,衄不可制,贪水者必呕,恶水者厥,若下之,咽中生疮.假令手足温者,必下重便脓血.头痛目黄者,若下之,则两目闭.贪水者,脉必厥,其声嘤,咽喉塞, ...
-
《伤寒悬解》卷十四——不可下
不可下十六章 不可下一 脉濡而弱,弱反在关,濡反在巅,微反在上,涩反在下.微则阳气不足,涩则无血,阳气反微,中风汗出,而反躁烦,涩则无血,厥而且寒.阳微不可下,下之则心下痞硬. 1 脉濡弱者,阳虚之诊 ...
-
《伤寒悬解》卷十四——不可发汗
不可汗三 脉濡而紧,濡则卫气微,紧则营中寒,阳微卫中风,发热而恶寒,营紧胃中冷,微呕心内烦.医谓有大热,解肌而发汗,亡阳虚烦躁,心下苦痞坚,表里俱虚竭,卒起而头眩,客热在皮肤,怅怏不得眠.不知胃气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