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脉突然闭了是心梗,慢慢闭了算什么?急性...
冠脉突然闭了是心梗,慢慢闭了算什么?
急性心梗我们都非常熟悉了,为心脏供血的血管,突然被血栓堵死,大片心肌失去供血。如果抢救不及时,随时可能失去生命。
但是,如果这根血管不是一下子堵死,而是慢慢地,经历了几个月甚至几年一点点堵死呢?
这种情况真有。它有个洋名字叫CTO,中文简称“慢闭”。
CTO是怎么形成的,如果心血管真的闭塞了,能不能打通,打通难不难,有多大价值呢?
问:CTO这三个字母具体代表了什么意思?
答:CTO,第一个字母“C”,是“慢”的意思,慢性的、长期的;第二个字母“T”,是完全的、100%的、彻底的;第三个字母“O”,是闭塞的意思。长期的、慢性的、完全的、100%的闭塞,就简称CTO,我们中文里简称“慢闭”。
问:“长期”是以多长时间为限?
答:慢性闭塞中的“慢”,有两层含义:第一层是,从冠脉完全闭塞的那一刻算起,到发现时已经有三个月以上的病程了,这是国际社会对慢闭的定义;第二意思是,从一个健康血管发展为100%的闭塞的血管,这个过程比较缓慢,不是像急性心肌梗死那样,紧急地突然的发生。
一个是从健康到完全闭塞,经历了很长时间;一个是从闭塞到被发现,经历了三个月以上。
问:也就说跟急性闭塞相比,病人暂时还不像急性心梗那样,一下子发生生命危险?
答:对,慢闭是慢慢来的。
问:对于患者来讲,是可以慢慢适应?
答:对,有个慢慢地适应的过程。
问:为什么闭死之后,这个人的血管都不过血了,也不会发生生命危险?
答:在病变血管的斑块从无到有,由轻到重的过程当中,随着狭窄的加重,侧支循环开始建立,有了侧支循环的保护,能够尚且保持血液的供应,但远远不如正常状态下。
问:平时介入手术中,是不是重度狭窄的比较多见,CTO相对要少一点?
答:在我国做PCI的这些手术病例当中,CTO总体的数据基本上是15~20%,有15~20%的发生率。100个PCI的手术当中,可能有15个到20个CTO病例。
问:这样的话比例也不低。国内PCI的手术,遇到这样的情况都要开通吗?
答:这个我觉得掌握这么几个原则:一个是病人的意愿,这是社会科学层面的问题;另外一个是自然科学层面的,患者心肌缺血面积有多大?如果是左心室缺血10%以上,还是要建议积极的开通;如果说慢闭的血管供血面积非常小,5%不到,患者也没有症状,治疗或不治疗不影响预后,可以不开通。对于有开通适应症的这些患者,我们尽可能地使用介入或者外科的办法,帮助他血运重建。这样对于解决病人的症状,延长病人的寿命,都是有极大的帮助的。
问:像CTO一般是怎么形成的?
答:CTO就是说冠状动脉里的粥样硬化斑块,在各种危险因素作用下,持续的进展,由狭窄60%变成70%,70%变80%,90%变95%,95%变99%,99%以后再闭塞。粥样硬化斑块持续进展的结果,就是CTO。在斑块持续进展的过程当中,患者没有发觉,也没有被干预和治疗,那就会以CTO的形式呈现了。
CTO的形成是个长期过程,把它开通也是一件非常艰难的事情。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心脏中心曾接收一位CTO患者,张健教授为开通他的血管,手术时间长达八个半小时。我们做个简单对比,如果患者病变不那么复杂,从推进手术室到做完支架出来,30分钟之内可以完成。八个半小时,过程艰难而惊心动魄。我们会在后面的文章中继续讲述这个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