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城:白马寺、六尺巷、文庙、北大街、龙眠山张廷玉墓
相关推荐
-
吴明玉:桐城掠影
桐城掠影 安徽东至 吴明玉 春分一到,仿佛就踏入了春的门槛,出门走一走,迎面都是清新的风,入眼都是迎春的花,耳边是婉转动听的新燕声,鼻尖是淡淡的花草香-- 春分之后,春色.春菜.春兴都恰到好处.一场春 ...
-
沧桑玉阳及其兴学之风
牛 军 引言:东晋隆安五年(401),当阳县治从脚东一带迁到玉阳山下.自此,玉阳便成为了历代地方政权建设的中心.在1600多年的历史进程中,玉阳历经战乱洗礼,几度沧海桑田,但这座古老的集镇,却始终迸发 ...
-
散文||晨曦龙眠
晨曦龙眠 "一座座青山紧相连,一朵朵白云绕山间,一片片梯田一层层绿,一阵阵歌声随风传.哎~ 谁不说俺家乡好,得儿哟,咿儿哟,一阵阵歌声随风传--"家乡,是心上的泥土:家乡,是每一个 ...
-
游记:安庆4(桐城文庙)
桐城的文庙位龙眠中路2号,是纪念和祭祀孔子的祠庙.文庙是桐城文化的标志,是饮誉海内外"桐城派"的象征,它一直是熠熠生辉的明珠.闪烁在祖国大地上. 通观文庙建筑群,不仅石坊冲天,飞檐 ...
-
谢小龙:桐城有个黄驷(师)岳
桐城有个黄驷(师)岳 安徽桐城 谢小龙 黄驷岳,桐城金神黄墩人.国民革命军人.军中行走凡二十余年.有人称其乃抗日名将,未必.然亦国之干城,一响当当可堪重托之革命军人. 识黄公名讳,不少年头了.其时年青 ...
-
安庆桐城文庙
48 发
-
安庆桐城张廷玉墓
51 更
-
安徽有座小城人杰地灵,诞生了3000名博士20名院士,是在哪里?
清朝的王士禛在<将至桐城>里提到了安徽桐城的龙眠山.诗中讲的是,诗人王士禛在罢官归故里的途中,刚刚翻过桐城与舒城交界的北峡关,看到了太阳西斜,枫林如火.他偶然又看见桐城西北部的龙眠山,于是 ...
-
桐城不仅有六尺巷的温柔敦厚,还有戴名世、严凤英的傲骨与不服
说了这么多红尘秋水.人品如茶的话,好像桐城文化就是一个修身养性的温和派.其实,真正的温和不是软弱的良善,他一定有铮铮风骨的支撑.桐城文化,看起来只是"六尺巷"那样的温文尔雅,那样的 ...
-
【灯谜赏析】桐城“六尺巷”,佳话永流芳(谜人连职务称谓, 3+4)张家宽名誉会长
[灯谜赏析] 桐城"六尺巷",佳话永流芳. 谜目:谜人连职务称谓, 3+4 谜底:张家宽名誉会长 制谜:河北张家口 雷鸿仁 赏析:山西汾阳市 杨耀学 安徽桐城"六尺巷&q ...
-
【每期射虎20180423】桐城“六尺巷”,佳话永流芳(谜人连职务称谓,3+4)——请回复公众号报底!
每期射虎 [今日谜题] 桐城"六尺巷",佳话永流芳. (谜人连职务称谓,3+4) [作者:张家口 雷鸿仁] 猜谜必读: 请先微信"关注""河北谜坛&q ...
-
安庆桐城六尺巷2
51 发
-
游记:安庆3(桐城六尺巷)
记得从文庙出来,对面是一个街道办事处,进办事处旁的胡同走不远,就来到了著名的六尺巷. 六尺巷是说:清时.因两家盖院墙,,而引起纠纷.在京的康清大学士张英闻讯后,写一首诗"千里家书只为墙.让他 ...
-
视频:桐城六尺巷实拍
康熙时期,文华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张英,其老家人与邻居吴家在宅基地问题上发生了争执,起因吴家盖房欲占张家隙地,但两家都是祖上产业,时间久远了就变成胡涂帐,谁也不让谁,因此就告到县衙去. 这时张相府 ...
-
“千里家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六尺巷是怎么形成的?
"六尺巷"的故事其实有两个版本,但以张英的版本最有出名,很大的原因是因为在这众多的版本中,张英的官最大的原因. 下面来看这两个版本的"六尺巷". 一.清朝&qu ...
-
王爱琴 | 孝义大孝堡村:一条没有争议的“六尺巷”
往期回顾 · 任丙雄 | 念亲恩 · 孝义木偶戏<天女散花>亮相央视 作者:王爱琴 六尺巷又名"仁义巷",孝义有这样的说法,明朝嘉靖兵部尚书霍冀一封"千 ...
-
张英 张廷玉与六尺巷
张英跟张廷玉为什么能受到器重,接下来趣历史小编带你追寻最真实的历史人物,探索发生在他们身上的历史故事. 张英是早年最重要的贴身文臣侍从,康熙曾亲自写了"清慎勤"."格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