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亭河风云第十九回:区中队血战张公头 王以亭魂归房亭河(王以太)
相关推荐
-
刘雨梅 ‖ 抗日英烈褚国恩巧施连环计
褚国恩,文安县小王东村人,1908年出生在一个贫苦农民家庭,1938年参加革命.抗日战争时期任文新县(当时文安.新镇两县合并为文新县)大队大队长.他足智多谋,英勇善战,在文新县打了一百多场战役,百战百 ...
-
日伪宣扬“皇军”无敌,回去路上被八路揍,扔下机枪手断后才跑掉
在抗战期间,山东的龙口是胶东地区最早建立敌后根据地的三个地方之一.早在1938年5月,胶东特委和当地的人民抗日武装就在这里建立了莱黄掖根据地.此后我军以此为依托,不断地扩大根据地,收复失地,打击日伪军 ...
-
瞒天过海!日伪军无路可逃,与八路军打假仗,以君子协定安全撤退
1943年4月22日,敌人继1942年夏"蚕食"小清河以南地区.1943年1月1.2万人"扫荡"清河区之后,又以2万余兵力,开始对该区进行大"扫荡&q ...
-
抗日战争时期(1937.10—1945.8)(二十一)
第四节 组织武工队,深入敌后,打击瓦解敌顽 1942年以来,敌伪连续大规模的"扫荡"."蚕食",根据地不断缩小,有的变成游击区,敌碉堡林立,公路.封锁墙成 ...
-
房亭河风云第十六回:烽火连天集精锐劲旅 大浪淘沙聚俊杰真金(王以太)
1937年七七卢沟桥事变,日本帝国主义长驱直入,华北失守,中原告急,徐州也很快沦陷了,日寇的铁蹄踏进了徐海大地,邳州地区的广大人民处在水深火热之中:日本鬼子高举屠刀.耀武扬威:汉奸维持会为虎作伥.狐假 ...
-
第十九回 擒傅瑕厉公复国 杀子颓惠王反正
话说齐桓公归国,管仲奏曰:"东迁以来,莫强于郑.郑灭东虢而都之,前嵩后河,右洛左济,虎牢之险,闻于天下.故在昔庄公恃之,以伐宋兼许,抗拒王师,今又与楚为党.楚,僭国也,地大兵强,吞噬汉阳诸国 ...
-
房亭河风云第十回:郝鹏举盘据淮海省 王剑一亮剑徐州城(王以太)
在波澜壮阔的抗日战场上,在对敌斗争的艰苦岁月中,为夺取抗战的全面胜利,我党我军不仅坚持正面战场血与火的顽强拼殺,同时也在隐蔽战线上开展了一系列看不见硝烟的残酷斗争.大王庄边区根据地党组织也伸出了两个拳 ...
-
房亭河风云第二十回:区中队解放八义集 国民党内战反人民(王以太)
睢七区中队长王以亭在血战张公头战斗中不幸牺牲后,区中队撤出修整.兵不可一日无帅,边区党组织从速抓紧研究,意欲遴选出新的区队领导.经反复研究讨论,决定仍从王庄村锻练成长起来的干部中挑选,报经上级组织批准 ...
-
《房亭河风云》第四回:王庄村中设宴谢宾客 张钊沟子开枪呈凶狂(王以太)
王庄村人民第一次自发组织起来,在各邻庄乡亲的大力支援下,打败了武装到牙齿的敌人,取得了保卫家园的重大胜利,充分显示出了人民群众的伟大力量,全庄人民无不欢欣鼓舞.额手称庆.为了庆祝胜利.鼓舞势气,同时感 ...
-
《房亭河风云》第五回:青年们踊跃参加八路军 王庄村建立党支部(王以太)
自从汉奸张钊沟子大闹庆功宴,王庄奋起痛打落水狗后,王庄人民痛定思痛,认识到虽然我们取得了对敌斗争的初步胜利,但也付出了血的惨重代价,这是大家不愿意看到的窝心事.千百年来,村民们虽然贫穷落后,大家还是安 ...
-
《房亭河风云》第八回:入虎穴 二英杰敌营策反 建政权 三壮士铜山立功(王以太)
话说韦国清将军率部西征铜山地区,三个团的主力部队犹如三把利剑,插入日.伪.顽统治的徐州同围,剑锋所指,顽匪们胆颤心惊.惶惶不可终日:而部队所到之处,众百姓均皆欢天喜地.箪食壶浆以迎王师.单集.观音.毛 ...
-
房亭河风云第十二回:猛壮士勇闯鬼门关 王剑一智取纠察队(王以太)
上一回说的是王剑一同志打入伪军特务团,在征召河南省新兵的过程中,河南的霍乱疫情也被带了进来,一时疫情在新兵营里蔓延开了,负责接受这批新兵的王剑一同志也不幸染病,不久便卧床不起.当时的医疗条件很差,所有 ...
-
《房亭河风云》第十七回:胸怀壮志不怕难 天降大任敢承担(作者 王以太)
随着全国抗战形势逐渐稳定和好转.抗日武装和根据地不断地发展壮大,我党急须培养大批干部,招收广大青年投身到抗日队伍中去,经过艰苦斗争的锻炼,再从实践中考察选拔出大批的优秀干部,以适应革命形势和武装斗争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