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读】聚乙二醇干扰素α治疗可显著提高慢乙肝患者NK细胞的频率和功能
相关推荐
-
Cancer Discovery综述|详解肿瘤浸润性NK细胞
大家好呀!今天我们介绍的是一篇重磅综述,该文章于 2020年12月4日发表于Cancer Discovery,题目为" Tumor-Infiltrating Natural Killer C ...
-
肿瘤还会逃跑?一文看懂微环境如何影响肿瘤发展
免疫系统一旦识别到异常细胞如肿瘤细胞,就会开启一系列清除计划: 自然杀伤(NK)细胞.自然杀伤T(NKT)细胞和 γδ T 细胞发挥直接的细胞毒性作用,并分泌高水平的 IFN-γ 来破坏肿瘤细胞,是针 ...
-
COVID-19患者独特的免疫学特征
概述 严重急性呼吸系统综合征冠状病毒2型(SARS-CoV-2)是目前病毒大流行的罪魁祸首,迄今已造成超过3300万例COVID-19感染病例,目前的病例/病死率为3%.感染通常伴有轻微症状,从低热到 ...
-
综述 | Cancers:天然杀伤细胞发育和功能的转录调控
编译:怀瑾,编辑:十九.江舜尧. 原创微文,欢迎转发转载. 导读 天然杀伤(NK)细胞是一类具有细胞毒性的先天免疫淋巴细胞,介导抗肿瘤和抗病毒反应.然而,NK细胞发育的分子机制尚未明确.目前已知环境刺 ...
-
专家论坛|陈学福: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现状
防治HBV感染已成为全球公共卫生问题[1].目前我国一般人群HBsAg流行率为5%~6%,慢性HBV感染者约7000万例,其中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为2000万~3000万例,每年约有30万人死于 ...
-
13年随访研究:干扰素α治疗HBeAg阳性儿童慢乙肝患者的长期获益显著 | 研究速递
编者按:随着慢乙肝临床治愈理念的不断深入,对儿童慢乙肝患者临床治愈的探索也逐步增多,已有多项研究发现儿童慢乙肝患者采用基于聚乙二醇干扰素α(PEG IFNα)的治疗的临床治愈率可达50%以上,且年龄越 ...
-
【期刊导读】HBeAg阳性初治慢乙肝采用TDF序贯联合聚乙二醇干扰素α治疗的HBsAg清除率更高
编者按:目前慢乙肝领域都在积极探索更优的抗病毒治疗方案,对于核苷经治的优势患者,已有多项研究表明序贯或联合聚乙二醇干扰素α(PEG IFNα)治疗可显著提升其临床治愈率(相关链接一.二).对于HBeA ...
-
【期刊导读】聚乙二醇干扰素α治疗中ALT急性升高与HBsAg和HBV RNA快速下降相关
编者按:临床治愈是目前慢乙肝患者最理想的治疗目标,基于聚乙二醇干扰素α(PEG IFNα)的治疗是目前追求临床治愈的最佳策略.基于PEG IFNα的个体化治疗策略不断拓展,甚至已经在联合新药治疗方案的 ...
-
【期刊导读】新证据:HBsAg水平极低的非活动性HBsAg携带者经聚乙二醇干扰素α治疗24周, HB...
编者按:目前指南并没有推荐非活动性HBsAg携带者(IHC)进行抗病毒治疗,但在长期随访中发现有IHC仍存在一定的复发和肝癌风险,而获得HBsAg清除会将慢乙肝患者肝癌风险降至最低.因此许多IHC会有 ...
-
【期刊导读】核苷治疗慢乙肝中ALT急性升高预示肝癌风险增加
编者按:近期探讨慢乙肝患者抗病毒治疗中ALT升高的临床意义的研究越来越多.慢乙肝患者在抗病毒治疗中出现ALT升高在基于聚乙二醇干扰素α(PEG IFNα)治疗中更为常见,且与更佳的临床结局有关(HBe ...
-
罕见病例|聚乙二醇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致1型糖尿病1例
罕见病例|聚乙二醇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致1型糖尿病1例
-
【医伴旅】无需化疗!新辅助治疗可显著提高头颈部鳞状细胞癌患者的总生存期
来源:网络 头颈部鳞状细胞癌不是一种疾病,可能是一大类疾病的统称.比如原发于头颈部的鳞状细胞癌,像鼻咽癌还有其他的颈部转移性鳞癌,比如肺鳞癌或者其他部位的食管鳞癌,都有可能转移到颈部,形成颈部转移性鳞 ...
-
国际权威医学期刊发文:针刺治疗可以显著减轻膝骨关节炎患者关节疼痛
2020年11月10日,国际顶级风湿病学期刊<Arthritis & Rheumatology>全文在线发表了由北京中医药大学刘存志教授团队牵头完成的<针刺治疗膝骨关节炎的随 ...
-
【期刊导读】长期核苷治疗的慢乙肝患者HBV pgRNA阳性率高达45%,可能提示HBV cccDNA...
编者按:血清HBV前基因组RNA(pgRNA)是一种很有前景的生物标志物.HBV pgRNA来源于HBV感染肝细胞中的活性cccDNA.血清HBV RNA以包被的pgRNA形式存在,与持续性病毒感染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