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产业到文化推动古树保护

(0)

相关推荐

  • 苍南古树名木知多少

    赤溪镇南行村的无柄小叶榕 "苍南树王"樟树 ■邱新福 古树名木是大自然和祖先留给我们的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是富有生命力的"绿色文物",它见证着历史的变迁,承载着 ...

  • 【三湘文艺】曹小英/​老人与落叶

    老人与落叶 作者:曹小英 树叶落了,带着无限的依恋离开了它停驻过的枝头,离开了它热爱着的大树. 老人老了,也像落叶一样无限依依的离开了他已开拓的事业,离开了他奋斗过的岗位.  树叶沙沙,似乎在向大树告 ...

  • 古树情怀

    友情提示:本文1205字,阅读约需6分钟 [原创文字不易,感谢关注本公众号] 每一株古树,都是活的文物.它们见证了我们这个城市的历史变迁和不断发展,它们遍布在城市和乡村的角落里,有的在大街一侧,有的在 ...

  • 【口述历史】我与中山大道幸存80年老法桐的故事

    2016年12月28日,时长两年之久的百年中山大道封闭改造工程告竣,融历史风貌与时尚颜值于一体的中山大道如期开街.在这一轮改造中,最让我关注并且深感欣慰的有两个景观节点: 一个是被杂乱建筑物" ...

  • 村民“圈养”一级古树 谁来管管?

    2021-04-19 10:20株洲网 ▲古树被砖墙围了起来. 株洲晚报讯 4月17日,有市民在芦淞区枫溪街道湘江村樟树湾组发现,当地一棵树龄有600多年的古樟树被村民用砖墙围了起来,看不到古树名木保 ...

  • 老人与古树

    老人与古树 文/康所平 古树是风土人情和地域文化的载体,是悠久历史文化的象征,是探索自然奧秘的活文化,是见证城市和乡村发展的活化石,是记载城市和乡村变迁的活档案,是大自然和祖先留给我们的活文物,有着重 ...

  • 王树森||内长城宁武段的文化积淀与保护思考

    内容简介:本文征引大量历史资料,就内长城宁武段的保存现状,长城建筑,长城在政治.军事.经贸.文化等领域的功用,进行综合性探索研究,并对长城保护提出若干个人见解.文章应省人大领导同志指示写作,曾见于山西 ...

  • 新农业启蒙:80后对乡村振兴与乡村产业、文化发展的三个思考

    移动互联.95后和z世代.单身/躺平经济.国内国外双循环与乡村发展有关系吗?这些在近一年频频出现在我们手机各种APP端的推荐词汇,一次又一次触动着我们每一个人的神经,这些看似和我们农业生产没有直接关系 ...

  • 中国多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体系的法律保障

    中国文化报   林继富 我国是多民族国家,56个民族共同生活在祖国大地上,多样化的地理环境和多样化的气候特征形成了多元化.多类型的生产生活方式和经济文化类型,由此构成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传承发展的文 ...

  • 津葛沽历史文化名镇保护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修编方案的批复

    津南区人民政府.市规划资源局:     <津南区人民政府市规划资源局关于批准〈天津市葛沽历史文化名镇保护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修编方案〉的请示>(津南政报[2021]20号)收悉.经研究, ...

  • 【雅韵诗词】姚宪民《药树堡古树保护暨古槐广场修建记》欣赏

    诗人风采 诗人简介 姚宪民,陕西老汉,戊子火鼠一只,真正的无名鼠辈,半生弄文全为稻粱谋:退休后,又为冯妇,率性而作,只求自娱娱人. 作品欣赏 药树堡古树 保护暨古槐广场修建记 余桑梓池阳郡北端,一古堡 ...

  • 苗药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基地

    苗药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基地是指贵州苗泰.这是在通过生产.流通.销售等方式,将苗药及其资源转化为生产力和产品,产生经济效益,并促进相关产业发展,使苗药在生产实践中得到积极保护,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 ...

  • 谢海洋教授 《档案学语境下直隶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与传播策略研究》

     作者谢海洋  刊发于<档案学研究>;2018年04期 转自微信公众号  渡普科技 2019-04-18 [摘要]:从区域文化而非单纯从局部或行政区划的视角研究直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问题 ...

  • 网络安全产业在政策推动下有了新发展

    从去年的网络安全各种相关规定发布,国家就开始逐渐不断的加大对网络安全的管控.大家比较熟知的就应该是最近的这个滴滴泄漏数据的案子了. 在政府的引领下,各大企业也越来越注意这个网络安全的问题,网络安全这个 ...

  • 工信部:将围绕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制定汽车产业实施路线图 推动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回收利用(附股)

    来源:同花顺综合 作者:AI编译 2021-01-05 14:05:07 关键词: 电池回收 动力电池回收 工信部 特斯拉 新能源汽车 利好 工信部部长肖亚庆表示,发展新能源汽车是推进节能减排的重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