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整劲的方法

网络文章,纷繁复杂,良莠不齐。既有读之如醍醐灌顶、茅塞顿开的真知灼见,亦有牵强附会、东拼西凑的垃圾文章,更有一些如玄幻小说般云山雾罩、故弄玄虚的。我辈习武之人,唯有努力提高自身水平,擦亮一双慧眼,才能在众多的文章中汲取营养。以我之见,通篇文章能够有一句话对自己有用,能够让自己记住就算是好的了。看此文用

秒,分享朋友圈只需3秒!

练习太极拳从松静沉入手,刚柔相济,内外兼修。行功走架,松、沉、圆、活、舒展大方,节节贯串。除了陈氏太极拳有发明劲之外,其余太极拳都不发明劲。因此一些人把太极拳称之为绵拳。然而,岂其然哉?著名太极拳家杨澄甫曰:“太极拳乃柔中寓刚,棉里藏针之艺术,姿势要中正圆满,沉着松静,动作要轻灵圆转,纯以神行。”太极拳历代名家辈出,独步武林,靠的是刚柔相济,至刚至柔的太极功夫,岂是光靠柔软所能奏效的?

太极拳以柔克刚,指的是柔运化,刚落点。柔者应刚,使刚化为乌有矣,刚者进击,无坚不摧也。这就是太极拳与其他拳种的区别,也就是太极拳的奥妙之处。

练习太极拳要注意培养整劲。什么是整劲?所谓整劲就是整体的劲,能把全身的劲集中到一点而发出。著名太极拳家李亦畲先生在《五字诀》中云:“……四曰劲整:一身之劲,练成一家。分清虚实,发劲要有根源:劲起于脚根,主于腰间,形于手指,发于脊骨。又要提起全副精神,于彼劲将发未发之际,我劲已接入彼劲。恰好不先不后,如皮燃火,如泉涌出。前进后退,无丝毫散乱。曲中求直,蓄而后发,方能随手奏效。此所谓'借力打人’、'四两拨千斤’也!”

如何才能练出太极拳的整劲?

其一要周身放松、主宰于腰。平日里,行功走架,全身放松,内动带动外动,一动无有不动,一静无有不静。每一个动作都要做到用腰来带动,所谓“腰如车轴,身如车轮”也。初学者往往身上僵硬,动作不协调,因此应先求外形柔顺,松腰活腰,然后才能逐步做到。放松是整劲的前提,极柔软然后能够极坚刚,只有充分放松,肌肤骨节处处松开,最大限度地减少对抗肌的作用力,去掉全身之僵劲,才能够发出整劲。使力不至于被对抗肌的紧张而消耗减弱,使周身之力能够在一瞬间达到着力点,也就是集全身之力于一点。另外,发力的时间要短,在落点的一瞬间发力,而后再迅速放松。发劲时间越短,落点速度越快,威力也就越大。这就是所谓的抖弹力。要想打好弹抖力,关键是腰裆劲的配合,发劲时要转腰扣裆,腰部旋转,裆劲扣住。同时,上臂要充分放松,尤其是肩肘关节的放松,这样,丹田之气贯至末梢,可使动作快猛迅疾,力达梢节。

其二要气沉丹田、蓄而后发。意、气是太极拳的灵魂,外动源于内动。整劲必须结合意念和内气,以意领气,以气运身,做到意到气到劲到。合为蓄,开为发。要想发的透,先要蓄的足。全身之气收归丹田,然后意念一动,丹田之气如火山喷发,在腰的带动下,引领全身,节节贯串,其根在脚,发于腿,主宰于腰,形于手指。由脚而腿、而腰、完成一气。因此太极拳打人不是靠手,也不是用肌肉的力量,而是靠内气,靠腰,用全身的整劲。整劲的本质是内气的充盈和发散,内气质量越高,整劲的威力也就越大。挨着何处何处化,挨着何处何处击,浑身上下都是手,处处都可打人。其动短,意远,劲长。具有冷快绝伦,松活抖弹,入里透内,其刚无比,无坚不摧的特点。

其三要用心打拳、神与形合。要练出太极拳的整劲,还必须注意把太极之神与太极之形完整结合。所谓神,乃精神、神态之谓也。“神也者,妙万物而为言者也。” 所谓形,乃外形、形体,动作之谓也。因此,神为主帅,身为驱使。要练出太极拳的整劲,必须神形合一。著名太极拳家李亦畲先生云:“神聚则一气鼓铸,炼气归神,气势腾挪;精神贯注,开合有致,虚实清楚。” “妙机本是从心发。” “中和元气,随意所之,意之所向,全神贯注”。如此,则随心所欲,内外合一,周身之劲,练成一家。

练习整劲,除了下功夫多盘拳架之外,还须把拳中的发劲动作提出来单练。如陈式太极拳一路中的掩手肱捶、青龙出水、二路中的搬拦肘、煞腰压肘捶、裹鞭炮、连珠炮、当头炮等等都需要千锤百炼才能把松活抖弹的整劲发透。此外,练习太极大杆,也是练习整劲的好方法。要用丹田之气和腰的力量,练习松发劲,千万不能用僵劲拙力。只有这样,才能练出太极拳的整劲。

一些年轻人初练太极拳,在僵劲未除,身上各部位还未柔顺的情况下,就一味练习发劲。这是一种不正确的练习方法。除了练出一身肌肉和僵劲外,很难练出太极拳所特有的松、活、抖、弹的整劲。因此,练习太极拳一定要从松静沉入手,在松静沉上多下功夫。到了内气充盈,外形柔顺时,再进行发劲练习,则可收到事半功倍之效果。

内容仅作公益性分享、研讨、参考之用,不一定代表公众号意见,亦不一定完全正确,请客观思考,不盲从,不排斥。评论处大家可以补充文章解释不对或欠缺的部分,请勿谩骂。这样下一个看到的人会学到更多,你知道的正是大家需要的……

斯技旁门甚多,虽势有区别,概不外“壮欺弱”、“慢让快”耳,有力打无力,手慢让手快,是皆先天自然之能,非关学力(5)而有也。察四两拨千斤之句,显非力胜!观耄耋御众之形,快何能为?

立如枰(6)凖(7),活似车轮,偏沈(8)则随,双重则滞。每见数年纯功不能运化者,率皆自为人制,双重之病未悟耳。欲避此病,须知阴阳,粘即是走,走即是粘,阴不离阳,阳不离阴,阴阳相济,方为懂劲。懂劲后愈练愈精,默识揣摩,渐至从心所欲。

本是舍已从人,多误舍近求远,所谓差之毫厘,谬之千里,学者不可不详辨焉!是为论。

(0)

相关推荐

  • 练拳身备的这“五弓”到底是什么状态

    武禹襄太极拳论中指出,太极拳用劲有"蓄劲如张弓,发劲似放箭"的要求.太极拳有一身备五弓的说法,就是说躯干为一弓,两臂为两张弓,两腿为两张弓. 行拳时,这五张弓需要劲合一处,形成一个 ...

  • 整劲不成何来拳?练太极整劲的方法送给大家!

    练习太极拳从松静沉入手,刚柔相济,内外兼修.行功走架,松.沉.圆.活.舒展大方,节节贯串.除了陈氏太极拳有发明劲之外,其余太极拳都不发明劲.因此一些人把太极拳称之为绵拳.然而,岂其然哉?著名太极拳家杨 ...

  • 练太极整劲的方法送给大家!

    练习太极拳从松静沉入手,刚柔相济,内外兼修.行功走架,松.沉.圆.活.舒展大方,节节贯串.除了陈氏太极拳有发明劲之外,其余太极拳都不发明劲.因此一些人把太极拳称之为绵拳.然而,岂其然哉?著名太极拳家杨 ...

  • 练习腰力及整劲的方法

    方法(一) 一:面墙而立,膝曲,半弓步,双掌抵墙,足发力,用力再双手推. 二:面墙而立,膝曲,半弓步,双掌抵墙,足发力,但手臂不能用力,越松越好,意向前推. 比较这两式,体会腰的感觉.做按时,注意领百 ...

  • 太极拳玄机142:练整劲的小窍门

    2019-08-06 08:14·太极拳玄机 如果没人陪练,可以找一个固定物:墙.栏杆.树等, 它们可以帮助练出整劲. 若会打套路,就用任何一式的架子,让伸出的肢体接触固定物,对准它发力,若它能将你弹 ...

  • 一个快速练习腰力及整劲的方法

    方法(一) 一:面墙而立,膝曲,半弓步,双掌抵墙,足发力,用力再双手推. 二:面墙而立,膝曲,半弓步,双掌抵墙,足发力,但手臂不能用力,越松越好,意向前推. 比较这两式,体会腰的感觉.做按时,注意领百 ...

  • 一个快速练习腰力及整劲的有效方法

    方法(一) 一:面墙而立,膝曲,半弓步,双掌抵墙,足发力,用力再双手推. 二:面墙而立,膝曲,半弓步,双掌抵墙,足发力,但手臂不能用力,越松越好,意向前推. 比较这两式,体会腰的感觉.做按时,注意领百 ...

  • 【干货】耳根听劲,是太极人习练太极拳的终极方法和窍诀

    作者(右)二十六年前入藏求法时照    罗山主注:本文作者古道闲人,佛门中人,法名释传宗,研习太极数十载,在太极上修为颇高,发表过多篇太极经典专著,对传播太极真谛,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在此,向传宗老 ...

  • 【理论】腰跨整劲 | 开窍不傻练

     省思: 先师生前常说「吃小亏占小便宜,吃大亏占大便宜」在太极拳应用「舍己从人」我获益颇多,唯在处世还是模糊.踏入太极拳整整卅八年,风风雨雨.起起落落.是是非非.恩恩怨怨.因因果果--到今日古稀暮年, ...

  • 一式劈拳练一生!二十年的劈拳练法心得,整劲发力,一劈无敌

    劈拳分掌式和拳式两种,都叫"劈拳".老师讲:"不明其理难得其功",要求我们在练劈拳时逐项体会要领,并由此领悟形意拳的道理. 劈拳的起手是三体式,定式也是三体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