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金廷:【武林之光·刘朝鹏的故事】二、见强欺弱抱不平

武林之光·刘朝鹏的故事
二、见强欺弱抱不平
刘大鹏的父亲刘顺祥,字耀祖,号瑞云,太学生,饱读诗书,满腹经纶。所生四男一女,都想培养成才,为国效力。清咸丰戊午(1858)年,大鹏八岁,开始入私塾读书,到同治乙丑(1865)年,四子朝鸣出生,次子、三子相继读书。上要孝敬父母,下要养育儿女,全家八人呷饭,三人读书,一人负担,承受不起,因此,决定大鹏休学,为家计出力。
大鹏读书七年,都按父亲规定的儒学经典作读本,《三字经》启蒙,续读“四书”“五经”,再读“子书”“史书”。白天在学堂听先生讲授,吟诗作文,晚上在家里温习功课,接受父亲的检查指教。由于有先生和父亲的双重管教,所学知识的广度与深度,都要髙出一般同学许多,特别对儒学的核心——“仁德”二字理解尤为深刻。
勤奋,是大鹏显著的特点,读书刻苦努力,还利用下午放学后,早晨上学前的时间务农,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尽量减轻父亲的负担。休学后,白天苦干在田野山岗,晚上挑灯伏案读书,不荒废学业,为实现自己的理想而努力。
白果树邻舍檀弯里,住着罗周两姓人家。罗四爷有五男二女,家道富裕,人强气粗,为人凶恶混帐,世人畏惧,不敢沾惹。同治四年秋,罗家在屋门前扮禾,周家一小孩提着小提箩去捡禾秈。刚下田弯腰去捡掉在田里的禾爪子,罗家发现了,一个男孩髙喊:“哪个在捡禾秈?我田里不准别人来捡禾秈,快回去!”小孩回答:“咯里已经收割,我只捡跌在田里的禾爪子。”罗家大崽走拢去指着小孩:“哼!不准捡就不准捡,你还调皮!”讲完就是一巴掌把小孩打倒在田里。小孩大哭大闹,其母闻声赶到现场去讲理:“一个七八岁的细嘎叽(小孩)在空田里捡几粒谷,一莫偷你的谷,二莫摘你的禾秈,你为吗子(什么)打人?”罗四爷气势汹汹:“你还蛮有道理!不准捡禾秈,你就不要到田里来!细嘎叽打一下有吗子紧里。”妇女道:“邻居邻舍,何必咯样凶神恶煞!”罗四爷一巴掌把女人打倒在田里。女人大骂,罗四爷又是脚踢过去,女人更加大哭大闹。周二爷得知,赶到田里,对罗四爷说:“你也太过份里,在你田里一粒谷莫捡到,你们打了我崽又打我老婆!”罗四爷逼近周二爷:“打了就打了,你还寻我闹事!”周二爷更加气愤:“做人要讲天良!”罗四爷:“我就不讲天良,我还要打你奈!”撇到就是一巴掌打在周二爷脸上,周准备还手,罗将周推倒在地上又是拳脚相加。邻居见了,是可忍孰不可忍,都不敢上前劝解。
大鹏在附近做事,看到了事件的全过程,气愤填膺,实在忍不住了,前去拉着罗四爷的手说:“罗伯伯,莫打了,跌在田里的谷,他不捡你自己也不会去捡,烂在田里也可惜。你家莫受损失,就算了吧。”罗四爷转向大鹏:“你一个莫脱黄皮的细嘎叽,关你吗子事,滚开!”
顺祥一爷见势不妙,赶快扯开大鹏,对罗四爷说:“他还是个不懂事的细嘎叽,你莫跟他一般见识。”将大鹏拉回家去了。罗四爷虽然没有接受大鹏的劝告,但也不好当众再去打周二爷了。周二爷从田里爬起来,带着老婆儿子回家了。一场以强凌弱的事件到此结束。
大鹏回到家里,气愤未平,同父亲讲:“当今世上如此强欺弱富凌贫,弱者贫者怎样做人?怎样生活?”父亲道:“你现在还小,不要管咯些事。”儿子道:“我已是十六七岁的大男子汉了,读了那么多书,懂得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天下平的道理了,我现在应该为改变这种不平等的社会现象出力才是。”父亲道:“你认为如何治理这种社会现象?”儿子道:“我觉得只有发动大家奋发努力,人人都学一身过硬本事,变弱为强;家家都广辟增收门路,治穷致富;这样,谁也不敢欺负谁,大家互相尊敬,和睦相处,天下不就太平了吗!”父亲:“你小子想的真美!”儿子:“不是想的美,而是要立即付诸行动,我现在就要拜师学武术,等我练得一身真功夫,他罗四爷若来欺负我,我就要好好教训他,让他再也不敢欺压别人了。”顺祥一爷见大鹏长进了,非常高兴,答应尽快送他去学武功。那个罗四爷太凶恶毒辣,周围的人都厌恶他,他实在站不住脚了,自己迁移到贵州的一个大山区,永不归故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