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克祥为什么被称作“许送枪”?

许克祥,驻长沙第三十五军三十三团团长,为响应蒋介石的“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于1927年5月21日在长沙发动“马日事变”:率军查封省、市党部和工人纠察队总部,袭击四郊的农会,一夜间搜捕共产党工农群众3000余人,杀害100余人。

许克祥接到命令后自信满满地说,老子手里有6个团,吃掉朱德的1个团简直是轻而易举!当即率军从广东乐昌北上,直扑朱德率领的工农红军。

朱德、陈毅迅速率领部队主动撤出宜章县城,转移到宜章县城西南方向的山地集结,部队在当地受到村民的热烈欢迎,朱德在军民大会上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鼓励大家,为了穷人翻身做主人而战,手里没枪可以用梭镖,5支梭镖就可以抵得过1条枪!

部队就在山地里一面发动群众,一面争取时间主动进行休整,以逸待劳,等待机会歼灭敌人。

当许克祥急吼吼地率领部队气势汹汹地扑到宜章县时,工农革命军早已在朱德、陈毅的带领下在山地里隐蔽起来了。许克祥的部队连工农革命军的人影都没看到一个,便更加得意洋洋了,许克祥认为朱德等人肯定是被他吓跑了。

许克祥的所有举动早就被朱德派人把情报搜集到手,朱德认为这个时候,主动歼灭许克祥部队的战斗时机已经成熟了。当晚,朱德和陈毅、王尔琢就商议制定了周密的作战方案,决定分两路出兵:一路由胡少海带兵阻断许克祥的退路,一路由朱德、陈毅率领,直接进攻许克祥的主力。

1928年1月31日凌晨,朱德、陈毅率领的工农革命军直扑岩泉圩,许克祥听到一个土豪向他报告说,朱德的部队正在逼近,他压根不相信,因为他不知道这些工农革命军是从哪儿冒出来的,骂这个土豪是造谣惑众,扰乱军心。

许克祥认为,朱德的部队早就被他吓跑了!这个土豪看到的肯定只不过是几个梭镖队而已,这些梭镖队有啥好怕的呢?就是朱德来了又怎样?老子放几颗炮弹,就可以把他们轰跑了!

到了早上7点左右,岩泉圩上许克祥的部队正在吃早饭,不知道从哪儿冒出来的工农革命军突然出现,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冲进岩泉圩,还有助阵的农军也在四面山上呐喊助威,燃放鞭炮。

攻下岩泉圩后,朱德命令部队继续乘胜追击,决不让许克祥有喘息的机会。于是,工农革命军集中兵力飞速向坪石进攻。许克祥手忙脚乱,部队乱作一团,哪里经受得住如猛虎下山的工农革命军呢?

许克祥落荒而逃,这时候也顾不上什么脸面,逃命要紧!赶紧逃到河边,跳上一条小船拼命逃跑。

这一仗俘虏了许克祥部下1000多人,缴获步枪1500多条,迫击炮、过山炮30多门,战马13匹,还有几十担银元。这些战利品摆满了街道上,以至于走路都要绕着走。

这次胜仗极大地补充了朱德率领的工农革命军的武器弹药和物资,让朱德的底气更足了,因此,

许克祥“送”的这些炮,后来成为保卫井冈山的武器,毛泽东后来“黄洋界上炮声隆”诗句里提及的迫击炮,正是这次缴获的。

(0)

相关推荐

  • 「井冈红旗」星火燎原,一轮朝日映山巅

    [历史瞬间] 重上井冈 犹记烽火 1927年10月27日,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的工农革命军来到江西井冈山的茨坪.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开始创建. 1965年5月22日,时隔36年 ...

  • 鲜为人知的经历:毛主席当过师长,朱德也当过政委

    历史客栈原创视频:鲜为人知的经历:毛主席当过师长,朱德也当过政委 ----下面是文字版---- 刘少奇曾经说过这样的话:"在我们党内,只有对三个人可以称职务,一个是毛主席,一个是周总理,一个 ...

  • 冬至:神舟入韶山,告慰导师夙愿!

    作为中国人,非常自豪,因为我们地大物博! 山山水水中,人类文明和中华文脉延绵不绝,山水与人文交相辉映,一些名山大川早就举世闻名,而到了百年前,另一些默默无闻的山,因为人杰而山灵,知名度自然随之拔地而起 ...

  • 湘南起义、桑植起义和平江起义

    湘南起义.桑植起义和平江起义继湘赣边界秋收起义之后,中共湖南省委和各地党组织相继领导发动一系列武装起义,特别是湘南起义.桑植起义和平江起义,对推动全国武装斗争.创建工农红军和农村革命根据地.发展壮大革 ...

  • 一张极其珍贵的历史照片:中国工农革命军第...

    一张极其珍贵的历史照片:中国工农革命军第四军军部成立初期的组成人员合影! 照片左起:朱良才(军部秘书).谭政(军部秘书).毛泽东(军党代表兼军委书记).陈毅(军政治部主任)! 1928年4月,由朱德和 ...

  • 以少胜多的坪石战斗

    来源:解放军报 原标题:以少胜多的坪石战斗 图为广东省乐昌县坪石镇旧貌. (图片源自<朱德画传>) 1928年1月12日,在中共宜章县委的紧密配合下,朱德指挥南昌起义军余部智取宜章县城,揭 ...

  • 铁纪如山

    铁纪如山 刘述涛 一 1927年的10月23日,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后的部队在国民党部队的前拦后堵之下,来到了遂川县的大汾镇.在安排好岗哨之后,这些又饥又饿的战士们只想着快点睡去,好忘记来自于肚子里饥饿 ...

  • 上山与下山的辩证法

    上井冈山,是为了保存力量:下井冈山,是为了实现理想和抱负.两者从思维方式和思想路线来说,体现的都是科学决策的结果.实事求是的要求. 井冈山上有一处碑林,碑上均为老一辈革命家.参加过井冈山斗争的老红军以 ...

  • 仅两千人的南昌起义军余部,如何在重重围困中走上了井冈山

    编辑搜图 ▲南昌起义 1927年9月底,南昌起义军终于突破国民党军的重重封锁,南下进入广东境内,曾经23000余人的队伍已经仅剩万余人枪,但他们身后的追兵仅中央军钱大钧第32军就有近2万精锐,如果不能 ...

  • 历史上的今天,《井冈山的斗争》一文问世

    历史上的今天,<井冈山的斗争>一文问世 历史上的今天(1928年11月25日),毛泽东以中共红四军前委书记名义向中央写报告,即著名的<井冈山的斗争>一文.此文是毛泽东在20世纪 ...

  • 龙江书院:我军军政院校的摇篮

    龙江书院位于江西省井冈山市龙市镇,背踞五虎岭,面临龙江河,古朴端庄,绿意葱茏.书院始建于清道光二十年(1840年),由湘赣边界宁冈.茶陵.酃县(现炎陵)三县的客家人捐资兴建而成. 整座书院分三进,门前 ...

  • 1927年9月21日

    ​1927年9月21日 送别工农革命军 作者:      时间:2007-07-06   来源: 9月21日   工农革命军沿罗霄山脉南下,向江西进军.和表兄杨勇为部队送行,直到登上湖南.江西两省交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