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靖:被称为“托塔天王”的大唐第一名将
相关推荐
-
此人是大唐军神,没有参加玄武门之变,却依然位居高位
在唐太宗命人绘制的凌烟阁二十四功臣图中,大多数谋臣将领都参与了玄武门之变,但却有一人,即使没有参加,也依然位居高位,这个人就是大唐军神-李靖. 李靖生于官宦之家,其父李诠官至隋朝赵郡太守,舅舅则是隋朝 ...
-
【转】大唐名将的含金量有多高?不灭个国,就没法在圈子里面混吗?
唐朝初年真是将星荟萃,和别的朝代比起来,唐朝的名将含金量特别高.提起战功,别的朝代都是说打赢了几场战役,斩杀了几名敌将.唐朝名将则是说扑灭了几个势力,灭了几个国家! 1.王玄策灭天竺 网上呼声最高的就 ...
-
解读大唐七位战神名将,看出身,拼战绩,论封赏,思结局
大唐创业初期,尤其是隋唐时期,涌现出许多骁勇善战的历史名将和众多载入史册的著名战役.如李靖破突厥,侯君集灭高昌,苏定方开西域,李勣平辽东,李孝恭平灭萧铣.裴行俭威震西域.薛仁贵三箭定天山.除去正史记载 ...
-
哪吒他爹?被称大唐军神的李靖为何名气远不如卫青、霍去病?
今天,小编谈谈唐初名将李靖. 中国的历史也是充满战争的历史,战争的发生促使朝代的更迭和财富与权力的重新分配,也催生了无数杰出的名将. 卫青.霍去病是耳熟能详的爱国将领,他们和岳飞一样都出现在语文教材中 ...
-
古今战事之将帅篇—大唐李靖
自小聪慧,出身名门:少年入仕,起点甚高:青年隐忍沉寂,两次险被杀:中年厚积薄发,戡平内乱:暮年壮心不已,荡平外敌. 一.自小聪慧,出身名门 公元571年,李靖出生,其家族是官宦世家,祖父李崇义曾任殷州 ...
-
平定突厥的大唐名将
一,出身名门 李靖(571年-649年),字药师,雍州三原县(今陕西省咸阳市三原县东北)人 李靖的祖父是北周殷州刺史.永康公李崇义,父亲是隋朝赵郡太守李诠,母亲是北周大将军韩雄之女,家世显赫. 李靖身 ...
-
轻松读史之大唐(173):消灭敌人,既开心,又操心
第一篇 创始团队:最初的神明(173) 打垮吐谷浑,估计李世民的心情和五年前差不多:既开心,又操心.当时也是李靖带队,三个月消灭东突厥,还活捉颉利可汗.要说有什么区别,可能这次开心少一点,操心更多一点 ...
-
《隋唐300年》第68篇:50年几经生死,大唐第一名将坎坷路
本文共4300字,预计阅读时间13分钟 在未来的几年时间里,笔者将以史实为依据,用类似小说的形式,将<资治通鉴>这本书中所记载的,1300多年的历史书写下来. 公众号每周一.三.五上午10 ...
-
李靖:“大唐第一军神”,是如何炼成的?(狮子座)
历史上文武双全的将领本就不多,如在这两个领域又称得上"顶级",那绝对是凤毛麟角.大唐第一军神一一卫国公李靖就是这样的一位. 李靖生于公元571年农历六月初七,公历应该是7月24日的 ...
-
家学传承五大原则:分析唐朝第一名将李靖是如何培养出来的!
[出处]<旧唐书>第67卷 列传17 [原文]靖姿貌瑰伟,少有文武材略,每谓所亲曰:"大丈夫若遇主逢时,必当立功立事,以取富贵."其舅韩擒虎,号为名将,每与论兵,未尝不 ...
-
谁是大唐第一抢钱打工人?不是李靖名单上的,前几名你绝对想不到
作者|冷研作者团队-李从嘉 唐朝从太原起兵算起就是一个不断虚开支票的扩军过程,太原起兵之初,唐军只能拥有3万多机动武装力量,但到了当年十月份唐军人数就扩充到20多万,在三个月时间内扩充了6倍.李渊父子 ...
-
隋唐北国头号名将,刀劈大唐第一猛将,被大隋第五杰后人暗算
本文说说跟隋唐英雄有关的故事,隋唐时代的各位英雄名将,有一套自己的独特排名系统,虽然版本不同,略有差异,但整体上还算是大同小异,比如公认的第一斗神的恨天无把恨地无环的西府赵王李元霸,第一猛将则是力大无 ...
-
初唐第一名将苏定方,不是李靖,而是这位攻灭三国的降将!
自古以来,中华民族都是爱好和平的民族.然而,接近千万平方公里的领土,不可能是平白无故掉下来的馅饼.除了汉民族海纳百川般的接纳精神,使历史上无数的民族融入到这个大家庭外,更多的是帝王将相们的开疆拓土. ...
-
这位诗人被称为大唐第一渣男,不但偷人还偷心,鲁迅先生都看不下去了
金庸先生的武侠小说<天龙八部>中有一段经典诗句:"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这句话使用来表达对于一段爱情的追思,意思是这样的爱情之外,再也没有能打动自己的爱恋 ...
-
他是法国近代第一名将,却生性迟钝,被称为“愚钝将军”
一战时期,法国和德国作为协约国和同盟国阵营里的核心国家,战场上可谓是你死我活.而谈到军事方面的对抗,就不得不提两国军事的"扛把子"--德国小毛奇和法国霞飞. 至于小毛奇,虽然比不上 ...
-
她是大唐第一行书,对赵孟頫影响极大
她,被誉为大唐第一行书. "该作品墨法.章法和气韵,一承二王,全篇十分生动,字体'雨夹雪',以正.行为主,间参草字三体并用,但上下照应,左右顾盼,配合默契,浑然天成." 笔致圆润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