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拉雄:华州少华峪(左撵沟)

邮箱:3125136050@qq.com


华州少华峪
作者 邵拉雄
华州少华峪(左撵沟)在小敷峪口西刘家河南,是登少华峰的主要道路,沿途景点颇多。峪口海拔561米,东北距小敷峪口740米,峪道深3. 6千米。

华州少华峪 自毓秀华州

石鱼位于左撵沟内一里的沟槽当中,是一块洁白光亮的巨石,两头小,中间大,酷似游鱼。因为中间突起,周围线条弯曲,“游鱼”显得肌肉丰满,其身长7. 8米,肚宽2. 5米,头南尾北,仿佛跃跃欲试,朝着少华山主峰方向“游”去。
少华峪石鱼 时三文摄
关公磨刀石位于石鱼南面50米的沟东悬崖上,是由两块矩形石板重叠插入石崖缝隙而成,很像农家的磨刀石,长约1米,宽0. 7米,厚0. 2米。为何称做关公磨刀石?传说每年农历五月十三日,关公(即《三国演义》中的关云长)都要到此磨刀。少华山下,关公手持青龙偃月刀,足蹬绝壁,身体悬空,仰天而作,磨刀霍霍,大显神威。天宫不敢怠慢,必在这一天,专为关老爷下磨刀雨。
磨刀石南百米崖壁上有两个小石窝,名曰“打子窝”,旁还有送子娘娘石。据说,欲生儿育女者,对准石窝扔石子,击中南边石窝者可生女,击中北边者可生男。
磨刀石北面沟东有9米高、7米宽的巨石——蛟龙头。相传很久以前,蛟龙作祟,左撵沟发大水,小鱼奋起斗蛟,力弱而败,良田遂被淹没,关公怒斩蛟龙,水息民安。于是,便有了这些景观。
龙口泉位于西岔口中梁之下。这里有一个由几块巨石围成的小山洞,洞口朝天,周围碧草丛生。洞内长满青苔,中有像舌头形状的尖石头向外伸出,一股清泉顺着尖尖石头长流不断,在洞底形成一泓碧潭,潭水清冽可鉴,饮之甘甜。每当东山红日照耀,小潭微波荡漾,水中岩石呈现血红色。每当龙柏花盛开的季节,中梁一线雪白,像一条断了头的小白龙。梁前的山疙瘩,像个与龙体分离的龙头,石洞像张大的龙口,洞内流水的尖尖石头,像吐出的龙舌。泉水终年不竭,叮叮咚咚。
少华山寨门位于西岔口东一里的沟道正中。这里有一道四五十米长的石墙,将沟道堵死封严。石墙高2. 5米,厚6米,均为大块石条(最大的4米多长)砌成,异常坚固,中为高2米、宽1. 2米的石门,仅容一人可出入,这便是古代少华山第一道防御工事,是当年王伯当屯兵的山寨门。
少华山寨门 自灵秀少华山
寨门西300多米的山梁上,有一石龟探出头,像在张望寨门。石龟往上,又一小山包,名曰“将军帽”。将军帽当年曾设有瞭望哨,将寨门内外看得一清二楚,一旦有个风吹草动,烽烟传信,寨门即可封死,固若金汤。此外,南天门、跑马岗均有类似石门,筑于悬崖峭壁,形成“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
风洞位于红眼岔口。红眼岔里堆满乱石,长达一里,洁白如带,形似银河,故名石河。众多乱石缝隙中,有一三角形洞穴,人坐洞口,立感冷风喷涌,寒气逼人,即使三伏炎夏,口鼻出气,也能看见白色雾状气流。确是一股凉风来,不是空调胜空调,避暑佳境何处觅,置身此处任逍遥。
风洞西300米的山梁上,有如虎口大张的崖石,名曰虎口崖。虎口崖离沟道50多米高,昂头张口,面对红眼岔,虎视眈眈,大有仰天长啸,威震山川之势。
中峰寺遗址下,有一冰洞,长满绿苔的石缝洞穴中,异常阴冷。大热天,汗流浃背的登山者,竟能在此发现天然冰柜,找到雪粒冰块,消暑解困。
圣母堂位于风洞上行二里的沟道中,是一座大型庙院遗址。圣母堂坐南向北,原有殿堂、庙宇,东西廊房,围有院墙,规模宏大,占地3. 3公顷。现多数建筑已毁,仅存石屋两进,每座石屋高6米,长7. 5米,均为大块石条砌成,屋顶呈拱形。石屋有门无窗,坚固异常,数百年之久,仍无任何裂痕与变形。
圣母堂外侧面 时三文摄
两座石屋中间,有一方形小院连通,后屋最为奇特。堂门横额和左右两侧均有精美的花鸟图案石刻,“圣母堂”三字刻在花瓣之中,左侧为花草丛中觅食之麋鹿,右侧为盛开莲花旁展翅欲飞之燕雀,形态逼真,栩栩如生。更令人惊叹的是架在石墙上两根6米多长的大石条横梁,竭尽栋梁之力而毫无破损之痕。据传,两座石屋是石匠师傅利用一块巨石打凿修造的,故两屋之石颜色和谐,纹路统一,质地相同。庙后一石面上刻有一段文字,字迹难辨,是否为圣母堂修造者留言,有待详考。总的看,无论是外观造形,还是内部结构,圣母堂都具有建筑参考价值。
圣母堂内 陈宝山摄
圣母堂前面有一高坡,是用1. 3米长的石条铺垒砌成的石梯,共74个石阶,人们习惯上称之为千层石梯。拾阶登堂,使圣母堂显得更加宏伟壮观。
圣母堂后有石磨、石碾、石井,足见当年香火之盛。这眼石井,又有独到之处,井口直径0. 7米,深2米余,内有潺潺流动的清泉,泉水顺沟潜流而下,故井内未有存储。此井为少华山唯一的清泉井,若在顶峰,则价升百倍。中峰上现有的几眼石井均为石崖上凿成,无泉眼,仅靠存储雨水。据说,少华山上当年曾凿有99眼石井,存足雨水,可供屯兵之用。“石井穿层障,松涛卷暮烟”的诗句,便是对这些高山石井的最好评价。而圣母堂这眼石井,则是高山石井无可类比的,圣母殿以上林密无水。

少华山石井 时三文摄

少华峪曲径通幽,可登少华山主峰,可探玉皇宫遗址,可赏四季美景,是一片待开发的处女地。
原文来源:区政协文史资料《毓秀华州》
(0)

相关推荐

  • 少华山森林公园

    少华山森林公园 九月初九,重阳节,是登高望远,把酒临风的好日子. 今年的重阳节,恰逢周末,我把高登畅游的目光投向了少华山.一来少华山没有去过,向往已久,登上少华颠遥望秦川秀,也算了却一桩心愿:二是少华 ...

  • 经典重读|西岳华山楹联实录

    订阅<对联>杂志的三种方式 小视频--对联规则轻松学 ▲有一本期刊最中国--<对联> 西岳华山位于陕西省华阴市,距西安一百二十公里,秦.晋.豫黄河金三角交汇处,南接秦岭,北瞰黄 ...

  • 华州少华山“七上八下”左撵峪

    邮箱:3125136050@qq.com 少华山左撵峪风景集锦 作者 时三文 华州少华山为古代名山之一,其风光秀丽,景色宜人.是大自然赋予人们的天然氧吧!<山海经>曰:"少华之山 ...

  • 碑记被埋于咸中办公楼下,始建于500年前的华州少华书院!

    邮箱:3125136050@qq.com 华州少华书院 中国最早的官办书院开始于唐朝,五代,盛行于宋,一般都建在山林名胜之地,并以此命名.书院多研习儒学,但并不重视科举.仁宗庆历年间,各地州府皆建官学 ...

  • 徒步华州少华五峰

    邮箱:3125136050@qq.com 徒步少华五峰 图文作者 陈宝山 早六时从华县出发,沿环山公路东南行约5公里,至莲花寺镇肖场村刘家河左撵沟口.--左撵沟,一个"撵"字,跟皇 ...

  • 邵拉雄:华州白崖峪与移山潭

    邮箱:3125136050@qq.com 白崖峪与白崖湖遗址 作者 邵拉雄 华州白崖峪与构峪搭梁,在柳枝镇梁堡村南.峪口海拔506米,东距构峪口870米,峪深约十五里.古志载:"峪路亦通蟠龙 ...

  • 邵拉雄:​华 州 马 峪

    邮箱:3125136050@qq.com 华 州 马 峪 作者 邵拉雄 华州马峪,东有泉沟,西有车夫峪,今属华州大明镇.从瓜坡镇的马泉村(因三国名将徐晃战马刨泉而得名)南行一里,就是马峪口,地名叫庙河 ...

  • 邵拉雄:华州太平峪

    邮箱:3125136050@qq.com 华州太平峪 作者 邵拉雄 太平峪俗称三十里峪,位于华州杏林镇李坡村南.峪口海拔500米,东北距水峪口1385米.明<华州志>记载:"太平 ...

  • 邵拉雄:华州机子山

    邮箱:3125136050@qq.com 华州机子山 机子山(鸡子山)为华州黄鹿峪西山梁,在群峰环绕中.耸立独秀,林密土厚. 宝华山(机子山) 自华县志 北有盘山路,东拐西弯(号称十八盘),通向顶端. ...

  • ​邵拉雄:华州五龙山

    邮箱:3125136050@qq.com 华州五龙山 作者 邵拉雄 五龙山位于华县城西南2.5公里的启圣宫南,东连太平峪,西接石堤峪,因五峰蜿蜒相聚,汇于极顶,而得其名,海拔1377米.五龙山古时为少 ...

  • 华州少华山下的兄妹情缘

    邮箱:3125136050@qq.com 少华山下的兄妹情缘 作者 孙守让 今天,应老同学之约去少华山游览,驱车来到售票处,真不巧,因停电缆车停运,去不了玻璃栈道和潜龙寺岂不是白跑一趟了!在我去取电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