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掌故】​​北大营沧桑

日本侵略者炮轰北大营,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从此,举世皆知北大营这个地方了。

沈阳市北大营

北大营坐落在沈阳城北约5公里,东距东大营约10公里,西至南满铁路(今长大路)约300米,到柳条湖不足500米。据《盛京时报》记载,北大营是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徐世昌授东三省总督兼管将军事务时,购卖6户地主的12平方华里(长3里、宽4里)土地,于当年3月19日动工修建的,可驻扎20营兵力。北大营的营垣成正方形,每边长约3000米,四周有2米来高的土围子围护着;土围子上面,可以行人,每到夏季,蒿草丛生,像一道绿色的屏障。在土围子的两侧,挖有1米深、3米宽的壕沟,但终年干涸无水。土围子四周的中间,都有卡子门,设有岗哨;特别是南卡子门,有卫兵室,常有一排兵力守护,昼夜分班站岗、巡逻,门外还有两个岗亭。营垣里的中部,是个大操场,供驻军日常操练之用。在东、西、北三面,营房栉比鳞次,乃驻军之所。在大操场边缘和营房之间,有“马蹄形”的林荫路,两侧古木参天,枝繁叶茂。路面宽3米,可并行四路纵队。惟有南面因从卡子门到旅部指挥机关有大路直达,并筑有影壁墙,没有裁树。在营垣的南、北卡子门外,建有家属住宅区,各有一条小小的营市街,街上开有饭馆、杂货铺、理发店等,还有定期集市,有点热闹的乡镇气氛。

从北大营建成后,一直是驻兵重地,成了保卫沈阳的北面藩篱。在这里发生过许多重大事件。
清末,奉天新军第二混成协统领(即旅长)蓝天蔚便率部驻扎在这里。1911年11月9日,受辛亥革命影响,在革命党人策动下,蓝天蔚及部分官兵在北大营秘密开会,谋划率部起义,占领奉天,驱逐赵尔巽,宣布独立;但因泄密,被赵尔巽从洮南急调张作霖部予以镇压;当年11月14日,蓝天蔚便被褫夺兵权,驱逐出境。

1924年第二次直奉战争以后,郭松龄深感初级军官素质差,文化水平太低,便在这里成立了第三军官教育班(后改东三省陆军军官教育班),授以军事技术、外语及文化课程。从此,直到1928年秋,这里相继成了奉京军阀训练军官的基地。1929年10月10日,北大营举行过一次大规模的阅兵典札。除东北陆军独立第七旅的全体官兵参加外,还有骑兵、炮兵、工程兵、辎重兵、空军等兵种参加,由七旅旅长王以哲任总指挥官,张学良将军亲临检阅;陪同检阅的有吉林督军张作相、黑龙江督军万福麟及驻防在沈阳附近的旅以上军官、东北边防司令长官公署的高级幕僚等。这次阅兵规模之大、军容之整齐,为东北有史以来所罕见。沈阳市民们都在营垣外围观,人山人海,盛极一时。

“九・一八”事变前,北大营是东北王牌军王以哲旅的驻地。王以哲治军有方,军纪森严,素著盛名。1930年春,他召开连以上军官会议,在全旅推行“军工制”,以营为单位创办缝纫、织布、皮鞋、织袜、毛巾、牙粉等工厂,以连为单位种蔬菜等,自给有余,还供应市场,曾被誉为“移兵于工”、“移兵于农”的典范;尤其可贵的是各营、连经办人“怕吃枪子”,竟无贪污舞弊的,其军纪之严也可见一斑了。但推行“军工制”后,各级官兵滋生了“刀枪入库、马放南山”的和平情绪,敌情观念淡薄:对斗志不无影响。

日军掠夺沈阳北大营武器

1931年9月18日,日本关东军悍然发动了侵略东北的战争,北大营的官兵们毫无戒备,仓惶应战,加之上级严令不许抵抗,到9月19日凌晨,东北陆军独立第七旅便放弃了这块阵地,王以哲也带领随从副官和卫兵换上便衣,混杂在逃难人流中从小东门逃出城外,噙着泪水入关去了。

显赫一时的北大营,。从此在历史上留下了悲痛的一页。

作者:胡乔;图片:来自网络

(0)

相关推荐

  • 铭记东北十四年屈辱历史的开始———九·一八之夜

    "九一八"之夜 1931年9月的东北,凉意已深.18日夜,一轮满月高挂于清澈的夜空,皎洁的月光轻抚着东北的黑土地,大地泛着霜白的宁静. 沈阳(原称奉天)城北约4公里处,有一座名为北 ...

  • 下克上是怎么造成的?

    "下克上"这个词最早出现在十五世纪,那是日本的战国时代,战乱频仍,地方大名对抗幕府将军.家臣反叛家主.农民驱逐武士--总而言之,"下克上"就是指身居下位的人战胜 ...

  • 【辽宁老建筑-沈阳:北大营营房旧址】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北大营营房旧址 编者按:近日报载,沈阳北大营营房旧址被国务院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作为一个沈阳籍文保事业热心者,为一个连省级文保资格都没有进入的老建筑,一下子跳跃晋升成国保级 ...

  • 晓陆唠沈阳之王铁汉公馆旧址

    旧址位于:沈阳市和平区北四经街21-7号. 该建筑始建于:20世纪初期. ▲图为王铁汉公馆旧址2017年照 许多沈阳人都不知道,在沈阳市和平区北四经街上的一座已经破旧的老楼里,曾住过一位将军.他在世界 ...

  • 从九一八到七七(二)那一晚到底发生了什么

    其实万宝山事件也好,中村事件也好,并不是918的导火索,早在1929年石原莞尔担任关东军作战参谋主任之后,就制定了入侵东北的计划. 1931年7月张学良调东北军主力部队入关平叛,8月份关东军总司令就换 ...

  • 【沈阳掌故】​“文化大革命”中被毁掉的魁星楼

    在沈阳市大东区万泉河北岸,曾经有一所长方形的特殊古刹,叫"魁星楼".此楼规模不大,却颇有名气,是著名的沈阳八景之一一一<星阁晴霞>. 明清之际,许多地方都修建" ...

  • 【沈阳掌故】历史湮没了的长宁寺

    清初,在盛京声名显赫的长宁寺,今已荡然无存,只能从史籍中稽考了. 据<沈阳县志>记載:长宁寺"--在外攘关外西北五里今沈阳皇姑区西湖街二号),旧称'御花园',顺治十三年(1656 ...

  • 【沈阳掌故】法轮寺中的“欢喜佛”

    "欢喜佛"是佛教秘宗的护法天神之一,是佛坛上众金刚的领袖;后世将其看作主持男女恋爱之神.在北京雍和宫里,供有数十种姿式多样的欢喜佛,其中较大的一尊是几头一体,汉语名叫"大 ...

  • 【沈阳掌故】玛哈噶喇佛楼金佛被盗之谜

    位于沈阳北市场附近的实胜寺,院内有座玛哈噶喇佛楼,楼里面曾供有金佛一尊.在国民党时期,实胜寺的达喇感到金佛的安全没有保障,有被偷盗的危险,便决定平时不开佛楼门,如果有人拜佛,达喇嘛拿钥匙现开.不仅如此 ...

  • 【沈阳掌故】漫话东岳庙

    在道教传说中,东岳大帝是掌管人间贫富.生老病死的神仙.自古以来,上至帝后王公.下至贫民百姓,都要对它顶礼膜拜. 沈阳东岳庙会 沈阳也有"东岳庙",因东庙大帝又名"天齐神& ...

  • 【沈阳掌故】五大落子班社

    二十年代,东北各大城市都可看到落子戏班的演出.其中警世戏社.洪顺戏社(北孙家班).岐山评戏社(南孙家班).复盛戏社.元顺戏社,被人称为奉天落子五大班社. 警世戏社创建较早,原名永盛合班,1917年改名 ...

  • 【沈阳掌故】神秘的“堂子庙”

    堂子庙原在大南门里路南.据文献记载,建于清初.庙外红色围墙高筑,庙内苍松翠柏林立两旁.各殿屋顶覆盖着金.橙.黄.绿各色半圆形琉璃瓦,交相辉映.大殿之前,立着神杆,高有丈余.神杆,满语称为"索 ...

  • 【沈阳掌故】《女犯》——反抗殖民统治的颂歌

    三十年代中期,伴随着席卷全国的抗日浪潮而起于左翼文坛的东北作家群中,战斗着一位中等身材.长有一双聪慧的大眼睛而充满浪漫气息的年轻人,他就是东北现代作家一一林珏. 林珏原名唐景阳,是中共的老一辈无产阶级 ...

  • 【沈阳掌故】话说山神庙

    在大东区小津桥路,有个小小的寺庙,宛如一古朴的四合套院.前进为山门,进后为正殿,东西两侧各有配殿,占地只有964平方米.庙前有一对精工雕刻的石虎守卫在左右,煞是威风.山门檐上,高悬着一方匾额,上书三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