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个时间,一起去看毕淑敏面冰十年的地方,去看白云剪裁的衣服

几天前,同学相约一起去雪域高原,原本已答应并筹划,无奈节外生枝,又临时取消,心中遗憾不已。

向往雪域高原,到达天堂隔壁,去看最纯净的雪山、最虔诚的信仰、最淳朴的脸庞、最澄澈的眼睛,一直是心中不灭的梦想。神秘的布达拉宫,那个雪域高原多情的红衣僧人,那些传唱很久澄澈无比的情歌……

西藏,如美丽的罂粟花一般,幽幽的向所有人招手……

“顶多是到拉萨,高原反应厉害,无法适应,输液打针一周,旅程没有开始,就到了归程。当然,最可怕的是到了目的地,不适应,嘎巴就死掉了。”

我不大相信有这样霉运的人,如有,死在西藏估计也是缘。

在青海湖,我有过高原反应,那里最高海拔大概是3000左右,头疼得厉害,其他还好,喘气什么的阻力并不大。

进藏的想法由来已久,大概七八年前就有相约布达拉的想法,那时,还是个遥远的梦想,飘渺的很。

后来,有同学两家自驾去西藏,再后,有驴友自驾去西藏,前几年,身边的同事自驾去了西藏,那个美梦,悠悠的,从遥远逐渐到了身边,我的心开始蠢蠢欲动起来。

昨天打开毕淑敏的《白云剪彩的衣服》,这是写她在西藏当兵十年经历的一本叙事散文,几乎是一口气看了少半本,西藏,那个神圣的所在,那个常年积雪冰川荒无人烟的雪域,就更招摇起来。我仿佛再也按捺不住,仿佛跟她一起实现了我小时候的梦想,穿上军装,英姿飒爽的由新疆体检合格后,乘车十多天,一直向天上走,走到五六千米海拔高度的阿里。

经受头疼欲裂、眼珠子几近迸出的高原反应,周边是几千年不化的冰川和积雪,夏天也要穿着棉衣,那天空,该是怎样的恢宏和苍凉,那雪山又是怎样的原始和冷漠?必要亲临其境才能有感受。

跟着师傅学医,当了卫生兵,爬雪山拉练,陪老师天葬,用牦牛尾做成黑白拂尘,在雪地里露营,拉练时体验冻伤期,出现“卖火柴的小女孩”的奇妙幻觉,那是分分钟都会送命的惊险,三人结绳组的勇敢自救,露营时在雪域和天空之间的绝美……

那些遥远的雪山,仿佛一下子到了我的脚下,平常的头疼眼疼,仿佛是高原真实的反应,我这种在平原就反应这么厉害的头和眼,最容易有高原上反应的感同身受了。

家人的担忧也不无道理。“去西藏?你,能(活着)回来吗?”

“当然要活着回来,顶多是在那里住院输液一周。”

“那样,去,还有什么意思?”

“不去,你怎么知道能不能行,最坏的是输液一周,人家都说,越是身体强壮的,越容易反应厉害呢,说不定呀,我这身体弱的,高原反应能忍受呢,不试怎么知道?”

试过了,也就不想了,不试一次,就会在心里生出一百次一千次的想法。西藏,仿佛是美丽野花下的沼泽地,充满了无尽的诱惑。

毕淑敏的《白云剪裁的衣服》,初看书名,浪漫到云朵上飘逸漫步,没想到都是忍受着身体极大的不舒服在戍边疆。五个姑娘,从不到17岁入藏,到28岁离开,十一年的最美青春,都献给了圣洁的雪域高原,这种独特的人生经历,真应该分享给更多人。是毕淑敏温暖丰富的文字,让我看到了沉寂千年的雪山,看到了女兵们不服输的勇气和深处西藏戍边同时为藏民服务的辛苦。

查阅,她还有一本《西藏,面冰十年》,内容和《白云剪裁的衣服》很多重合,都是当兵经历回忆。

面冰十年的地方,纯洁澄澈,那里,是天使的泪滴,也是最接近天堂的地方,人这一生,最值得去的地方,就是和常年生活不同的地方。人,活得就是一个经历,不是吗?

约个时间,一起去探访毕淑敏面冰十年的地方。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