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医话临床】栗德林:眩晕的治疗经验

(0)

相关推荐

  • 痰浊头痛治疗方

    [症状]头痛昏蒙,胸脘满闷,呕恶痰涎.苔白腻,脉滑或弦滑. [治法]化痰降浊. [方药]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 [配方]半夏9克   白术15克     天麻12克    陈皮9克    茯苓15克  ...

  • 高血压(痰湿内阻型)治疗方

    [症状]头痛而重,眩晕,胸闷,恶心,食少,多寐.舌苔白腻,脉濡滑. [治法]化痰祛湿. [方药]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 [组成]天麻9克  白术12克  半夏9克  茯苓12克  陈皮6克   泽泻15 ...

  • 半夏白术天麻汤

    由半夏,天麻,茯苓,陈皮,白术,甘草以及生姜,大枣共同组成.功效为燥湿化痰,平肝熄风.主治风痰上扰之眩晕,头痛,胸闷呕恶,舌苔白腻,脉弦滑等.本方所治之风痰眩晕,以头重,呕恶,舌苔白腻为辨证要点.其病 ...

  • 美尼尔氏...眩晕...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张伯臾案

    5.梅尼埃病惯用方 熟附片(先煎).生白术.制半夏各9克,明天麻4.5克,钩藤12克(后下),茯苓.白芍各9克,炒川芎.陈皮各6克,生姜3克. 该症通常病史较长,发作性眩晕.晕厥,迁延难愈.患者感天倾 ...

  • 【栗德林:眩晕的治疗经验】

    眩   晕 眩即眼花或眼前黑蒙,晕即头晕,感觉自身或外物旋转,两者常同时并见,故统称为"眩晕". 引起眩晕的病因很多,外感风邪夹寒.热.燥.湿,内伤七情,饮食劳倦,年迈气衰均可致本 ...

  • 【名医话临床】程士德:胁痛的辨证论治

    胁  痛 [定义] 胁,指胁肋部,在胸壁两侧,由腋部以下至第十二肋骨部的统称.胁痛是以一侧胁肋或两侧胁肋部疼痛为主要表现的病证,也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自觉症状.胁痛之病名首见于<黄帝内经>, ...

  • 【名医话临床】沈宝藩:中西医结合治疗脑中风中脏腑危重症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中风中脏腑危重症 现代医学的脑溢血.脑梗塞等疾病属中医学之脑中风,出现昏迷症候则为脑中风之中脏腑证型.我师沈宝藩教授在抢救中风危重急症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其认为救治中风危重症,必须善 ...

  • 【名医话临床】焦树德:中医诊治疑难病医案1则

    中医诊治疑难病医案1则 中医治疗疑难病,有着悠久的历史,并有不少文献传世,尤其在各医家的医案中,蕴藏着许多治疗疑难病的宝贵经验,我们应该很好地继承发扬,并积极开展中医诊治疑难病的工作,以利中医工作的发 ...

  • 【名医话临床】从三焦辨证治疗汗出异常

    何焕荣从三焦辨治汗症经验撷菁 苏州市中医医院  郭颖 汗症是指人体阴阳失调,营卫不和,腠理开合不利而引起汗液外泄的病症.根据汗出的表现,一般可分为自汗.盗汗.绝汗.战汗.黄汗等.历代医家对于汗症的辨证 ...

  • 八正散治疗泌尿系结石经验(栗德林)

    泌尿系结石属于中医石淋范畴,下面是前辈治验. 石淋乃五淋之一,临床较为常见,以尿频涩而痛,淋沥不畅为主证,时兼尿中有沙石物,或尿癃闭不通,或尿中带血,腹绞痛.中医以药逐石.化石,其效甚佳,勿需开刀取石 ...

  • 【名医话临床】焦树德:咳嗽病治肺清温法

    三.清 (1)涵义:"清"寓有清凉.泄热.清燥.泻火的意思.清法即是用清泄肺热.清气化痰.清肺泻火.清燥救肺等方药治疗咳嗽的方法.亦兼有前人所言,"寒可胜热". ...

  • 【名医话临床】哮喘辨证论治:蒲辅周/张子琳

    蒲辅周临证心法 蒲辅周(1888-1975)先生,四川省梓潼县人,中医世家.1955年,卫生部中医研究院成立,蒲辅周奉命调京工作,曾任北京中医学院副院长.诊治哮喘,辅氏认为,暴喘属实,多为邪气壅肺,气 ...

  • 【名医话临床】慢性鼻炎中医辨证论治

    慢性鼻炎中医辨证论治 1.干祖望诊治经验 (1)肺怯金寒,鼻失温养,则温肺通窍 <灵枢●本神篇>曰:"肺气虚则鼻塞不利".肺气虚弱则不能宣发卫气,输精于肌表,往往易于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