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天坤丨玉米地里的故事(散文)
相关推荐
-
人贩子 · 四
原创叶木喊山 连建强摄影 文〡叶木喊山 龙川镇前街有两户人家,是隔墙邻居. 靠东边的院子,主人姓李,是个瓦匠,常年在外干活,他老婆种种地,看管孩子.靠西边的院子,有个老太太,六十岁左右. 李瓦匠生了两 ...
-
我也想轰轰烈烈,直到折腾不动为止
蓝衣诗社 南国歌者:笔名,或为李十七.李蓝墨等,友情部落常驻作者.诗人.有人说,哪有那么多故事可以书写?写作与做人一样,故事还是那个故事,人却不是原来的人.随笔成诗,或许文采难比李太白,但我的诗歌,书 ...
-
【阅读悦读丨小说】李蓬《固步自封》
文/李蓬 [作者简介]李蓬,财政学学士,四川省作家协会会员,业余小说故事写手.影视编剧.共在近60家省级以上报刊杂志发表文章100余万字,2013年经中国工人出版社出版有武侠故事集<温柔陷阱&g ...
-
在UIUC读书原来是这么爽的体验!
在昨天的上午的一波放榜中,不少同学都收到了来自玉米地的橄榄枝,朋友圈里一眼望去全是"#有学上系列". 的确,UIUC在留学圈里已经是老牌网红了:"会计专业强". ...
-
将近二零二零
蓝衣诗社 南国歌者:笔名,或为李十七.李蓝墨等,友情部落常驻作者.诗人.有人说,哪有那么多故事可以书写?写作与做人一样,故事还是那个故事,人却不是原来的人.随笔成诗,或许文采难比李太白,但我的诗歌,书 ...
-
一粥一饭的执着
农家儿女,多半是惜粮之人.我生于乡下,长于乡下,小时候与年迈的奶奶住在一起,在田野草地上打滚的时候就已经学会了辨认五谷,并顺手从麦田里将杂草扯出来. 我的奶奶那时候已经六十有余,生长在大山里的她勤恳朴 ...
-
三十年前的故事
"父亲是那拉车的牛,父亲是那登天的梯--"歌声萦绕在耳旁,思绪亦回到了小时候! 那是三十年前的故事了!还记得那一年稻谷丰收,玉米棒大且粒饱满,手里握着金黄的.沉甸甸的大玉米棒全家人 ...
-
倚窗听雨 | 口红(二)
写在前面:2016年冬天写了微小说<口红>后,很多读者后台留言说,应该还有下文,期待续集,期待我再写-- 其实任何故事有了续集,也就失去了首集的余味未尽.四年后,我重拾耽误掉的写作时光,考 ...
-
李天坤丨难忘的年夜饭(散文)
记得小时候的年夜,睡得正香的时候,母亲将我从酣梦中喊醒.揉着蒙眬的眼睛望窗外,见灯火辉煌.笑声融融,以为天明了,一看表才是零时.看着红红的门神,有"国泰民安.福满人间.鸿运当头.祖国繁荣昌盛 ...
-
李天坤丨乘务员张浩(纪实散文)
列车上的工作人员叫列务员,也叫乘务员.在我的心中,他们永远都是服务人民的使者,旅程中的守护神. 上个月,我在旅行的列车上,与乘务员张浩同志进行了一次傾心的长谈,使我对他们的生活和职业有了更深的了解和感 ...
-
李天坤丨巨变(散文)
新中国成立七十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民族强盛,经济腾飞,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国防.科技.医疗等都发生可喜的变化,关乎人民群众的衣.食.住.行,也谱写出了一曲曲动人的壮歌. 小时候,我的家 ...
-
李天坤丨滨江印象(散文)
浙江省滨江区位于钱塘江南岸,面积72.02平方千米,温度适宜,四季分明.原属于萧山市,1996年12月12日,经国务院批准,由原来的浦沿镇.长河镇.西兴镇合并成立. 1992年9月,我做字画生意来到了 ...
-
李天坤丨百善孝为先(小故事)
我的姑姑在镇东的教士王庄,一儿两女,都在外地做点生意.儿子王高峰在遥远的新疆包田种地,比较繁忙,好几年都没回来了,姑姑最疼爱和惦记的就是他了. 今年四月,因杨絮燃火,我姑姑的房屋全被烧掉,沉睡中的她被 ...
-
相军原创散文丨车厢里的故事
车厢里的故事 文/相军 因工作原因,我出差特别多,坐火车就成了必不可少的一项内容.出门在外,车厢就成了一个独立的世界.有很多发生在旅途中的事,虽然不能一一用摄像机录下来,但却永久地储存在了记忆中. 一 ...
-
原创|秋天里的故事(散文) ||作者:阳龙生
网络文学 | 文学交流 | 专注原创 原创作品授权天美五星全网首发 文章可在微信读书/讯飞有声上检索此文 秋天里的故事 作者/阳龙生 编审/天美五星 秋天里的故事 作者:阳龙生 (2021.08.12 ...
-
图说丨回忆里的故事:西海固漫漫求水路...
07 . Sep 宁夏中南部山区的贫瘠.落后,都汇成两个字:缺水.缺水造成 113 万群众生活困难,发展乏力,成为半个世纪的难题.那时,经常可以看到用驴驮水的场景.2016年10月8日,宁夏中南部城乡 ...
-
李天坤丨端午情结
我的母亲是山东省泰安市岱岳区大汶口镇的.十六岁那年的端午节,母亲带我去外婆家,留下了一生最难忘的师生情结. 文明古镇大汶口因面临大汶河而得名.那年端午节的一大早,人们便身着艳装聚集在桥上观看龙舟.包粽 ...
